[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忍耐,也要找出解决的办法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7

忍耐,也要找出解决的办法

梁乃崇教授

中华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很重视「忍」,并且透过教育方式,传递此观念。

可是,忍却使得人们自我压抑,使问题或情绪变成地下组织,造成内心不断地冲突与纠结,真正的feeling无法流露出来,并且形成扭曲,这个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其实,学习忍耐是有必要的。不过中华文化对忍耐的要求确实有点过头了,以至于有些负面影响产生。是那些负面影响呢?有忍耐,但没有解决问题。如果经过忍耐,可以把问题解决,那么忍耐就是ok的;如果常常忍耐,却没解决问题,只是把它压着,那么问题就会愈压愈多,而变成大问题。

不是说不要忍耐,而是忍耐要具有功用。特别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和容易冲动的人,就要学习忍耐,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是,我们的环境很奇怪,不是要求那个会爆怒的人忍耐,而是要求他周围的人要忍耐。

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因忍耐而产生的内心的不平和纠结呢?如果忍耐也没办法解快问题,那就不要忍耐,而改采不理它的方式──「被知的都不是」!也就是把它丢掉。事实上,把问题丢掉也是一种解决的办法。有时候,你没办法,是因为你不会丢,一直把问题放在口袋里;当你能够把它丢进垃圾桶里,就是解决了!(摘录整理自20061204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中华文化 价值系统 忍 教育方式 观念 地下组织 内心 冲突 纠结 feeling 血气方刚 年轻人 解快问题 被知的都不是 垃圾桶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人都有主动权
下一篇:放生的现代意义:环保放生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一切幸福的开始之4
 要奉献不要牺牲
 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上)
 四无量心之3:悲天悯人可消苦
 要做「修行者」,还是「被度的众生」?
 交易原理之4:交易的模式与内容
 努力下功夫,「返闻闻自性」
 人人都有主动权
 反省、忏悔、消业与还债
 思惟是修行的过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把念佛堂办好交给念佛人(了义)[栏目:净土宗文集]
 《普门品》图文释义 12、现梵王身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果报明如镜——我所见证的堕胎事实[栏目:远离堕胎]
 千年论辩——古因明之轨迹[栏目:刚晓法师]
 五百罗汉 291、持大医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念到心身放下[栏目:宣化上人]
 戒律与社会的互动是正法久住的基础(温金玉)[栏目:戒律学研究]
 念佛堂规约[栏目:丛林规约]
 论相宗空宗与性宗之十异[栏目:单培根居士]
 护持净戒——在新戒拜见三师时的讲话[栏目:真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