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愿性之14:发愿就是求好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7

愿性之14:发愿就是求好

梁乃崇教授

  发愿的真谛就是发菩提心。佛经上诸佛菩萨发的大愿令人非常佩服,因此就有同修问:看菩萨发的大愿真是令人自叹弗如,我们修行还浅的人,该如何发愿呢?

  我想,并不需要把发愿看得那么深奥;发愿就是我们想学好,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都有求好之心,而这样的心才是最根本的!至于我发的愿境界高不高?那也不过是求好的心,好到什么样的境界,所以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求好的心。

  我们都希望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这就是善心;这样的善心会引导我们努力去做,因此就有了一个方向。——这样一个朝好的方向去努力的目标,就是所谓的愿。发这样的愿,实践的力量就会引发出来;如果没有这个愿望,我们就没有努力的方向。

  所以发愿就是一般的愿望,也可以说是希望,希望我们变好,这是最平常、最基础的心理状态。至于我们心里有很多贪、嗔、痴,因此还是会有一些不好的愿望出来,这就不是愿望这个地方要考虑的了。愿望就是我们想要更好,如果因为你的程度太差,发出的愿可能还不够好,这也不能怪你,因为对你而言,已经在进步了,方向对了就可以。随着自己的进步,我们会希望自己更好,那时自然可以把自己愿望的境界提高。这样的提高,是一个动态变化,一个进步再进步的变化,只要我们是进步的,只要我们是往好的方向不断提升,就可以了。

  所以不必在乎我们现在的愿望境界不够好,譬如说有一个小偷,他每天都会偷人家一千块的东西,现在他要做好一点,变成只偷一百块,这也是进步。虽然对不偷东西的人而言会觉得:这算什么?但是对小偷而言,他在进步了,我想这样子就可以了。

  愿望重要的是方向,就是往好的方向进步的这种期待,这就是我们的愿望。佛法讲的这些,事实上都是非常平常的,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至于它深奥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把平常的事情能够持续不断地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推进,这样就变成不平凡了。能够把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每天都持续不断的努力、追求变好,能够这样做才是不平凡!很多人都耐不住这个很琐碎、很细小、不间断的努力,都很想一步登天,这样才是不好的!

  事实上愿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就是我们心里面都希望更好一点。但是如果这希望只局限于我自己更好一点,并没有想让周围的人也更好一点,甚至还希望周围的人更坏一点,只有我更好一点,这样的愿望就不合「我们希望更好一点」的意义,因为这样还含有一个「希望坏一点」的愿,只是那个坏一点的是别人。

  希望好一点,是很琐碎、很细微、很卑微的,但却是很普遍的,而且是持续的、不断地在努力做的。当我们做到这样,这个往好一点的愿望,就不平凡了。

  所以佛教讲的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平凡、非常平淡的,不要看成高不可攀。但是在平凡、平淡当中,有其深奥、不平凡之处。(摘录整理自2003年11月2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发愿 发菩提心 求好的心 方向 持续不断地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运用SOP让修行快又有效(下)
下一篇:愿性之15:回向让我们修行更进步
 化解五浊恶世
 众生相的连结,力量无比
 本觉之1:「本觉」的三面向
 「连结」之护?攸关组织生死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
 小世界中的「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天命之谓性,爱命要爱菩提心
 生灵的互重共荣
 要做「修行者」,还是「被度的众生」?
 细心体察自己的因果业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人说老人不能过得奢侈,否则会消福,那我把钱给奶奶让她去享受,岂不是害了她?但在我这方面是想尽孝道,..[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问42 这种禅修方式究竟有何利益?[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以佛法研究佛法 十二、欲与离欲[栏目:印顺法师]
 平常心 Normality - 平静之道 The Path of Peace[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廿一 第十三则 巴陵银碗盛雪[栏目:冯学成居士]
 禅宗对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影响(黄夏年)[栏目:禅宗文集]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八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二[栏目:龙树菩萨]
 删减经文 几遭灾祸 (刘宋 慧严)[栏目:释门法戒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