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feeling之1:feeling与修行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0

feeling1 

feeling与修行

梁乃崇教授

我们修行人,要懂得feeling。每个人对feeling所赋予的解释差异很大,有人把feeling解释成对六尘的感觉,把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解释成feeling,这不是我所讲的feeling。我所讲的feeling是直觉,也可以说feeling是「知觉者」在感觉,或者说feeling 是「知觉者」直接对「被知的范畴」所做的感觉。这种感觉相当难表达,懂的人就是懂,不懂就摸不清头绪。

有「直觉」对修行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没直觉,那么他就只是个机器人。机器人是无法修行的,也不可能成道;有直觉的人,表示他有佛性,才可能修成。

在中国,有没有相当于feeling的字呢?我觉得孔老夫子所讲的「仁」就是。「仁」这个字的字形告诉我们,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feeling也是两个人之间、人群之间的事。如果我们对人没有feeling,也就是没有「仁」。有句成语「麻木不仁」——没有「仁」就是「麻木」,而「麻木」就是没有feeling。如果feeling只有单方面,这样的feeling是不健全的。譬如我单方面有feeling,而对方没有,这样的feeling只有一半,无法构成「仁」;一定要双方都有feeling,两人之间的feeling才能互动,我知道他,他知道我,feeling变成人与人之间双向共有的,这样才是「仁」,才是健全的feeling。一旦有了feeling,任何事情自然而然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任何规则、戒条。

有feeling的人做事,都不是为了符合规定或戒律。因为规定是外加的,是由外面的模子把自己限制成那个样子,并不是发自内心,只是表面在做,并没有feeling的特质。修行是要发自内心,譬如说,我们的温和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由外在的规则限制成的。feeling一定是发自内心,依feeling来做事,才是真修行。

(摘录整理自1997年5月24日共修)(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知觉者 被知的范畴 直觉 仁 麻木不仁 feeling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爱源源不绝
下一篇:feeling之2:依feeling守菩提心戒
 愿性之10:「愿力」是可以被点燃的
 生死大事之2:从「能知与被知」看生死
 防火重于救火
 真平等是有差异但没高低
 业报未净难修行
 交易原理之2:间接贡献的力量庞大
 放生的现代意义:环保放生
 「无为法」才不会疲厌
 细胞也有独立的心灵
 恢复感性直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养老院”是最有希望的工程[栏目:净空法师]
 觉音[栏目:南传佛教人物]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