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feeling之1:feeling与修行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4

feeling1 

feeling与修行

梁乃崇教授

我们修行人,要懂得feeling。每个人对feeling所赋予的解释差异很大,有人把feeling解释成对六尘的感觉,把看见什么、听见什么,解释成feeling,这不是我所讲的feeling。我所讲的feeling是直觉,也可以说feeling是「知觉者」在感觉,或者说feeling 是「知觉者」直接对「被知的范畴」所做的感觉。这种感觉相当难表达,懂的人就是懂,不懂就摸不清头绪。

有「直觉」对修行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没直觉,那么他就只是个机器人。机器人是无法修行的,也不可能成道;有直觉的人,表示他有佛性,才可能修成。

在中国,有没有相当于feeling的字呢?我觉得孔老夫子所讲的「仁」就是。「仁」这个字的字形告诉我们,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feeling也是两个人之间、人群之间的事。如果我们对人没有feeling,也就是没有「仁」。有句成语「麻木不仁」——没有「仁」就是「麻木」,而「麻木」就是没有feeling。如果feeling只有单方面,这样的feeling是不健全的。譬如我单方面有feeling,而对方没有,这样的feeling只有一半,无法构成「仁」;一定要双方都有feeling,两人之间的feeling才能互动,我知道他,他知道我,feeling变成人与人之间双向共有的,这样才是「仁」,才是健全的feeling。一旦有了feeling,任何事情自然而然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任何规则、戒条。

有feeling的人做事,都不是为了符合规定或戒律。因为规定是外加的,是由外面的模子把自己限制成那个样子,并不是发自内心,只是表面在做,并没有feeling的特质。修行是要发自内心,譬如说,我们的温和是发自内心,而不是由外在的规则限制成的。feeling一定是发自内心,依feeling来做事,才是真修行。

(摘录整理自1997年5月24日共修)(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知觉者 被知的范畴 直觉 仁 麻木不仁 feeling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爱源源不绝
下一篇:feeling之2:依feeling守菩提心戒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feeling之6:用感性的态度修行
 千年企业是寿者相的实例
 「悬挂」问题就是「寻根究理自解因」
 生活修行之5:有贡献,才有报酬
 反闻闻自性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借《修练的轨迹》自我检视
 享受修行之4:三个检验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
 众生相的连结,力量无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称谓漫谈[栏目:陈星桥居士]
 止观双运是对治痛苦的妙方[栏目:达真堪布]
 久参自然会开悟[栏目:宣化上人]
 陈光标儿子的一封信:父亲的裸捐与我的未来[栏目:积德改命]
 从有相定趋入无相定的趋入点在于五根识,对吗?[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如何修习金刚乘[栏目: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比丘第三之一)[栏目:念佛感应]
 增支部1集8经[栏目:增支部1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