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苦与乐的价值观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1

苦与乐的价值观

梁乃崇教授

中国的文化里有一个价值观:要吃苦,鼓励吃苦,吃苦才能代表有成就。你如果轻易地就能把书读得很好,赚得很多钱,那么在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会认为这是运气好,不牢靠;一定要吃得苦中苦,越苦越好,如此得到的才是真的成就,才可靠。

这样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心中根深柢固的认为读书就是要苦读,工作就是要苦干;没有苦过,就不算。这样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影响所及,产生了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变成求苦、找苦吃、制造苦,而不是离苦!虽然佛法也有说要苦修,但是苦修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啊!如果变成不离苦,而是要找苦,没有苦不行,这样一直找苦吃就不对了,就有问题了。

在长期追求苦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之下,大家已经变得不自觉地就这样做了。所以这样的价值观已经深到十二因缘的「无明」了!不自觉地这样做,会有些很不正常的矛盾出现。因为苦和穷是一家,所以你苦了,本应要穷;但是如果后来你变富有了,生活上的富有和心里的苦文化在潜意识里就会起冲突。这么大的冲突是藏在潜意识里面,不是在表面上,是不易察觉的,所以这个人就会变得很不安,压力很大。

以前我们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有真乐」、「先苦后乐」,有些人甚至将这些话奉为人生准则,这样其实已经变成苦的奴隶了。我们不自觉地接受了这样的文化价值观,我们的命运也受到影响,被操纵而不自知。因为苦是和穷、丑、贫贱在一起,你要苦的话就得贫贱、穷、丑;苦和无常、悲、弱也很亲和,接受了苦,无常、悲、弱都会随着长出来。反观以追求乐为主的文化,乐会跟什么亲和呢?乐和富、美、尊贵、慈爱、长长久久,以及强盛是亲和的。以上是正好相反的两套东西。

本来苦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当环境真的很不好、很苦的时候,我们真的要以吃苦耐劳的方式来克服这样的困境;而当我们克服了这个困境以后,我们就要脱离这个苦。但是现在有一个危险,就是苦变成习惯了,脱离不了了。于是我们用苦的方式去赚钱,去经营企业,结果就是做得比人家辛苦,但是也不一定比别人赚得多。而现在对台湾来讲,还有更大的压力,因为要吃苦也吃不过人家——中国大陆,大陆比你更会吃苦,你连吃苦的优势都没有了。

苦文化的人不懂得、也不相信用乐可以赚钱,总认为要乐就是要花钱的,但是西方国家他们就是用乐在赚钱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华德迪士尼,他在做什么?他就是用乐在赚钱,他给人家乐,也给自己乐。

事实上用乐可以做到的不只是工作赚钱,我们念书、生活,都是可以用充满喜乐的心去面对。透过反省,透过以境验心的方式,我们要把心中那种不太正常、不太好的文化价值观检讨出来,把它消除掉,我们就可以逃脱苦的命运了。(摘录整理自2003年2月2日连线法会)

关键字:苦 乐 价值观 文化 十二因缘 无明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美」在哪里?
下一篇:生活中修自度度他
 feeling之2:依feeling守菩提心戒
 连结之7:超越连结离四相
 业报未净难修行
 活出生命的光彩与价值
 生死大事之8:临终注意事项(一)
 生活修行之7:化瞋为成所作智
 思惟是修行的过程
 愿力是无为法
 四无量心之10:再谈悲心
 连结之10:连结──同体无分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个修行者,并不是就一定要舍俗[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安居讲法第二十八讲[栏目:智海法师]
 痛苦[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十)何谓上师大悲加持[栏目:圣者言教]
 入行论释·善说海[栏目:入行论释·善说海]
 共修放生[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谁念南无 阿弥陀佛[栏目:金山活佛]
 发菩提心义诀(下)[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7)[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面子[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