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苦与乐的价值观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5

苦与乐的价值观

梁乃崇教授

中国的文化里有一个价值观:要吃苦,鼓励吃苦,吃苦才能代表有成就。你如果轻易地就能把书读得很好,赚得很多钱,那么在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会认为这是运气好,不牢靠;一定要吃得苦中苦,越苦越好,如此得到的才是真的成就,才可靠。

这样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心中根深柢固的认为读书就是要苦读,工作就是要苦干;没有苦过,就不算。这样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影响所及,产生了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变成求苦、找苦吃、制造苦,而不是离苦!虽然佛法也有说要苦修,但是苦修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啊!如果变成不离苦,而是要找苦,没有苦不行,这样一直找苦吃就不对了,就有问题了。

在长期追求苦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之下,大家已经变得不自觉地就这样做了。所以这样的价值观已经深到十二因缘的「无明」了!不自觉地这样做,会有些很不正常的矛盾出现。因为苦和穷是一家,所以你苦了,本应要穷;但是如果后来你变富有了,生活上的富有和心里的苦文化在潜意识里就会起冲突。这么大的冲突是藏在潜意识里面,不是在表面上,是不易察觉的,所以这个人就会变得很不安,压力很大。

以前我们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有真乐」、「先苦后乐」,有些人甚至将这些话奉为人生准则,这样其实已经变成苦的奴隶了。我们不自觉地接受了这样的文化价值观,我们的命运也受到影响,被操纵而不自知。因为苦是和穷、丑、贫贱在一起,你要苦的话就得贫贱、穷、丑;苦和无常、悲、弱也很亲和,接受了苦,无常、悲、弱都会随着长出来。反观以追求乐为主的文化,乐会跟什么亲和呢?乐和富、美、尊贵、慈爱、长长久久,以及强盛是亲和的。以上是正好相反的两套东西。

本来苦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当环境真的很不好、很苦的时候,我们真的要以吃苦耐劳的方式来克服这样的困境;而当我们克服了这个困境以后,我们就要脱离这个苦。但是现在有一个危险,就是苦变成习惯了,脱离不了了。于是我们用苦的方式去赚钱,去经营企业,结果就是做得比人家辛苦,但是也不一定比别人赚得多。而现在对台湾来讲,还有更大的压力,因为要吃苦也吃不过人家——中国大陆,大陆比你更会吃苦,你连吃苦的优势都没有了。

苦文化的人不懂得、也不相信用乐可以赚钱,总认为要乐就是要花钱的,但是西方国家他们就是用乐在赚钱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华德迪士尼,他在做什么?他就是用乐在赚钱,他给人家乐,也给自己乐。

事实上用乐可以做到的不只是工作赚钱,我们念书、生活,都是可以用充满喜乐的心去面对。透过反省,透过以境验心的方式,我们要把心中那种不太正常、不太好的文化价值观检讨出来,把它消除掉,我们就可以逃脱苦的命运了。(摘录整理自2003年2月2日连线法会)

关键字:苦 乐 价值观 文化 十二因缘 无明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美」在哪里?
下一篇:生活中修自度度他
 培养领导,攸关建立人间净土
 「活在当下」的真谛
 严守身口意,不造恶业
 无住生心的剖析
 本觉之2:修行困难,始于造作太多
 从骨髓移植手术再谈细胞心灵说
 愿性之7:愿性是什么
 四无量心之12:舍无量的实践
 轻实践的文化是阻碍华人进步的要素
 谈「行十善、戒十恶」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序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从佛教的观点看遗传基因工程[栏目:高永霄居士]
 普劝读诵一切经中之王 --《大乘妙法莲华经》[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23[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法苑谈丛 第五章 佛教文化艺术(三)大藏经[栏目:法苑谈丛]
 增支部1集171经[栏目:增支部1集]
 第四章 学佛的婚姻误区 第一节 节欲与禁欲[栏目:佛法与婚姻]
 复李虎居士书[栏目:太虚法师]
 刚波巴四法[栏目:嘉察仁波切]
 各宗义理都是为了阐述佛法妙义,引人证入无生,为什么要分那么清楚?[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