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4

辰二、无颠倒等(分四科)  巳一、加行无退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能无退失;于未得退亦无退失。

这是从称赞功德殊胜这一科来的,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辨,分三科。第一科,受记等。现在是无颠倒等,分四科,第一科是加行无退。「加行无退」这句话就是努力的修行,不会退下来,这个意思。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说这位禅师,普遍的对一切所应该作的事「能无退失」,他都能去作,而不会说:「我不作了,我要告假」,不会这样子。「于未得退亦无退失」,前面这是所应作事,是计划要作这件事。「于未得」,就是这件事没有作,那件事就没有成就,这叫作「未得退」。「于未得退亦无退失」,也决定能作那件事,也能把它作成功,这叫作「加行无退」。第二科是胜进增长。

 

巳二、胜进增长 

无退失时,恒常无间一切善法运运增长;如明分月。

无退失的时候,「恒常无间」,这件事是长时期的、不间断的不退。「一切善法运运增长」,因为恒常无间,一直的是不退,所以一切的、广大的善法「运运增长」,都是向前进。「运」者行也,一直的向前进,所以善法越来越多。或者也当渐渐的意思。「如明分月」,就是这月亮分两部分;一个是暗分、一个是明分。或者由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这是明分月。那个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就是暗分月了。这个善法的增长像明分月、越来越光明、越来越多。这是第二科,胜进增长。下面第三科,名真非似。

 

巳三、名真非似

由诸善法转增长故;菩萨尔时得名真实,不名相似。

「由诸善法转增长故;菩萨尔时得名真实」,由于这位菩萨,他所努力作的善法展转的增长,所以「菩萨尔时得名真实」,这位菩萨那个时候就叫作真实菩萨,「不名相似」,不是说相似的菩萨,好像不是真的。那么叫「真实菩萨」。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善知调伏。

 

巳四、善知调伏 

由得真实菩萨名故;于一切种一切有情调伏方便,如实了知。

由于这位菩萨,也就是这位禅师,他成就了真实的菩萨的名称,应该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于一切种一切有情调伏方便,如实了知」,这个真实菩萨这个名称的使用,使用这个「真实」的名称,他究竟有什么功德呢?有什么智慧呢?「于一切种」,一切种类的有情,一切的有情,或者人、或者天、或者三恶道、或者信佛、或者不信佛,这个一切有情调伏的方便,调伏这一切有情的法门;这个众生应该这样调伏,那个众生应该那样调伏,这件事如实了知。这件事可见还是不简单。

 

《披寻记》一六七二页: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二嗢柁南摄。如其次第寻文可知。

「普于一切所应作事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二嗢柁南摄」,这〈功德品〉的第二嗢柁南,就是「无颠倒加行,退堕与胜进,相似实功德,善调伏有情」。这个颂,意思的确是这样意思。「如其次第寻文可知。」

 

辰三、诸施设等(分五科)  巳一、施设建立(分二科) 

午一、标一切善修 

如实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这是第三科。前面第一科是受记等,第二科是无颠倒等,现在第三科,诸施设等。这里分五科,第一科,施设建立。这个施设建立的意思,说个白话就是「安排的事情都能成就」,应该是这样意思。这科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一切善修。

「如实知故」,说这位菩萨,一切种一切有情调伏方便如实了知,他有这样的大智慧。「一切安立,皆得善巧」,对于安立的这些法门,就是自己计划的想要这样修行。「皆得善巧」,这件事他能有智慧把它善巧方便的作成功。这一句实在是标,下面第二科,是释由寻思等,由寻思等,就是解释前面那句话。

 

午二、释由寻思等

从此寻求,于此寻求,由此寻求。既寻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如是名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

「从此寻求」,这是从这里去思惟去观察,应该是「名寻思」。这四寻思、四如实智,这四寻思里面第一个是「名寻思」。如果没有名句,你心里面不能够思惟,所以从名这里开始去思惟,就是「名为先故想」的意思。但是这是在圣道上说的。「于此寻求」,就是名所诠显的义,也就是那个事,「名事互为客」那个「事」,也就是「事寻思」,就是在种种名寻求它所诠显的那个「事」是无体性的,这个意思。「由此寻求」,就是自性、差别假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加上名、事,正好就是四寻思。「由此寻求」,由此自性、差别假立的寻思,这样一共是四种寻思;名、事、自生、差别,从这四方面去观察思惟,都是毕竟空寂的。

「既寻求已,由此究竟皆正安立」,既然这样去思惟观察,这个当然也是在奢摩他里面观察的,不是散乱心的观察。「由此究竟」,由于先名、事、自性、差别的观察,都是意言分别,都是虚妄不实,这是毕竟空寂。因为由于这样子修止观,就是「究竟皆正安立」,就可以断烦恼,可以见第一义谛了,这件事都可以现前了。「如是名为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所以前面那段文,「如实知故,一切安立,皆得善巧」,就是这样意思,就是由于修四寻思观,而得善巧,就是成就四如实智了。

 

巳二、五种无量(分二科)  午一、教授善巧 

于诸安立得善巧故;复于教授能得善巧。

这是第二科,五种无量。前面第一科施设建立,施设建立看出来就是修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止观。这第二科是五种无量,分两科,第一科是教授善巧。

「于诸安立得善巧故」,这位菩萨对于佛所开示的四寻思、四如实智,这位菩萨依教奉行,就得到了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智慧了,得善巧,「善巧」就是智慧,就是成就了这个微妙的智慧了。「复于教授能得善巧」,他自己得成圣道了,所以他又能慈悲的教化众生,对于教化众生这件事,他也是作得很圆满,所以能得善巧。前面是自利,这里是化他。

 

午二、获彼等持 

于其教授得善巧故;复能获得无量所缘三摩地王。

这第二科,获彼等持。这个科文上说五种无量,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有五种无量的意思。但是这位大德他用这个名字,他就是读前面的文,这个四寻思、四如实智后边就有五种无量,所以在这里也就这样解释了,那么到后边再说。

「于其教授得善巧故」,这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教授善巧。这第二科,获彼等持。「于其教授得善巧故」,就是他能够教化众生也得到善巧方便的智慧。「复能获得无量所缘三摩地王」,他又能够成就无量的所缘的三摩地王,这个「王」是自在的意思,就是成就了很多的定,成就了很多的三昧,这样意思。他成就了四寻思、四如实智,这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能够有大悲心教化众生,能够自利利他,他也就能得到很多的三昧,那就是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了,到了发光地,这个意思;我们没有无所得的智慧,这个有所得的执着障碍我们不容易得无生法忍,也不容易得三昧。这个到了极喜地菩萨以上,他们得圣道了,他有无所得的智慧,能够化有所得的这些虚妄分别,所以心就容易成就定,所以「复能获得无量所缘三摩地王」。

 

巳三、说法果利

获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宣说正法种种行相。说正法时,皆有胜果。

这是第三科,说法果利,说法是有果利的,不是空说法的。第二科是五种无量,现在第三科,说法果利。

「获得如是三摩地已,能不唐捐」,所以他能够不白辛苦,他为人宣说正法的种种戒定慧;为人说六波罗密的行相、或者说戒定慧的行相、或者三十七道品的行相。「说正法时,皆有胜果」,他宣说正法的时候,听法的人都能得成就殊胜的胜果,能得圣道。

这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就是能令人得须陀洹果,能令人得阿罗汉道,能有这种威力。在大乘佛法来说,说法的时候能令人发无上菩提心,能令人得无生法忍,能令人信解圣道,精进修行,能令正法久住,这些胜果。

 

巳四、大乘性摄 

能于大乘究竟出离,以依大性而出离故,能摄大乘。

这是第四科,大乘性摄。这里是说菩萨;菩萨他自己用功修行,发菩提心,得无生法忍,教化众生,自己的戒定慧都向上增长广大。「能于大乘究竟出离」,他能够依于大乘佛法究竟的出离烦恼障、所知障。「以依大性而出离故,能摄大乘」,因为他是学习大乘佛法,依于大乘佛法而出离生死,就能够「摄大乘」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大乘的因果都能圆满成就。

 

巳五、菩萨名号 

由此复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得彼彼名。一切菩萨,同共此名;一切世间诸佛菩萨皆共安立,皆共称叹。

这是第五科,菩萨名号。「由此复于」,由于他是真实菩萨了,他又能大悲心教化众生。所以「复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这个「彼彼」就是「大乘出离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个出离一切系缚的这些圣位。「得彼彼名」,得到各式各样的好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那上面也说到:「成就觉慧、最上照明、最胜真子、最胜住持、普能降伏、最胜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圣、亦名商主、亦名大称、亦名怜愍、亦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师」,这种种的名字。「一切菩萨,同共此名」,这位菩萨得到这么多的佳名,其余一切菩萨也一样都有这个名字。「一切世间诸佛菩萨皆共安立」,一切世间的诸佛,一切世间的菩萨,都共同的为真实菩萨安立这个名字。「皆共称叹」,十方诸佛一切菩萨都称叹这位菩萨。

这是第五科,菩萨名号。下面第二科是结。前面是辨,这是结。

 

卯二、结

当知是名所可称赞功德殊胜。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摄。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显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义。四寻思中若名寻思,是名从此寻求。若事寻思,是名于此寻求。若自性差别假立寻思,是名由此寻求。由此四种寻思得如实智,是名由此究竟。言于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显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言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第五嗢柁南中菩萨十应知建立诸名号。余文易了,随应当知嗢柁南摄。

「一切安立皆得善巧等者:此即〈功德品〉中第四第五嗢柁南摄」,那个第四、第五。第四的那个嗢柁南是「诸施设建立、一切法寻思、及如实遍智、如是诸无量」这是第四。第五个嗢柁南是「说法果胜利、大乘性与摄、菩萨十应知、建立诸名号」,这是第四、第五嗢柁南。「此中一切安立皆得善巧,显彼第四嗢柁南中前三句义。四寻思中若名寻思,是名从此寻求。若事寻思,是名于此寻求。若自性差别假立寻思,是名由此寻求。由此四种寻思得如实智」,就是得无生法忍了。「是名由此究竟」,这如实智,看这文上的意思,就是内凡位有四个位置,暖、顶,这是四寻思。忍、世第一,是四如实智。四如实智若说得无生法忍的话,应该从极喜地开始。现在在《摄大乘论》也好、在《瑜伽师地论》也好,都是从忍、世第一才开始有四如实智。那么这两个位子是接近得无生法忍,还没得无生法忍。所以这地方有那么一点出入。「是名由此究竟」。

「言于教授能得善巧等者:此显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是这样意思。这个五无量;第一个就是有情界无量,就是众生是无量无边的。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一切众生,因为有苦恼的众生,菩萨才发大悲心教化众生,所以这是善巧的作用。第二是世界无量,有众生一定有众生的住处,然后才能够教化众生,这第二世界无量。第三是法界无量,法界无量就是众生或作善法、或作恶法,所以这样就有无量无边的法,这些无量无边的法没有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贪瞋痴的事情,这是法界无量。第四个所调伏界无量,就是在无量无边的众生里面,有的众生有善根、有堪能、有大势力,能在佛法中得大利益,那么这就是所调伏界的无量。第五个是调伏方便界无量,菩萨发大悲心、有大智慧调伏众生,用什么方法来调伏?就是佛法。佛菩萨他自己由外凡到内凡,由内凡到得无生法忍,他在无量无边的佛法中努力的学习,所以他能够调伏一切众生,有这么多的善巧方便。所以这叫作「此显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故」。

「言于彼彼大乘出离位中得彼彼名等者:此即第五嗢柁南中」那个「菩萨十应知」。「菩萨十应知」,实在就是菩萨十种差别;第一种就是住种性的菩萨。二是已趣入的菩萨。三是未净意乐。四是已净意乐、就是得无生法忍的了。五未成熟,就是你还没能到第十地,到第十地就名已成熟。未堕决定、已堕决定,这又是一种。九、是一生所系菩萨。十是住最后有的菩萨。就是有这么多的不同,这叫作「十应知」。「建立诸名号」,就是刚才说,菩萨有很多的名号。「余文易了,随应当知嗢柁南摄。」

 

辛二、次相等摄(分八科)  壬一、相 

由得如是殊胜名故;当知获得诸菩萨相诸相所相,成就其相。

这是第二科,次相等摄。这是前面第一科,初持摄这一科讲完了。这个大科,菩萨地是第十二科,菩萨地里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广辨一一,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普摄学果,这一科是很多。第二科是地义次第,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叫作地义次第,从前面已经开始了。这个地义次第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也是广辨一一。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第二科是结。辨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初持摄,这一科也很多,我们也学习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次相等摄。分八科,第一科是相。

「由得如是殊胜名故」,由于这位菩萨得了无生法忍以后,他得到这么多殊胜的名字「故」。「当知获得诸菩萨相」,他有名也就应该有实,所以他是成就了菩萨的诸相、「菩萨相」。「菩萨相」是有五种;第一个是哀愍,他有慈悲心。第二个是爱语,同众生说话的时候,都是对人有利益的。第三是勇猛。第四是舒手惠施。第五个是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这是大智慧的境界。菩萨就是有慈悲、有大智慧、而还有勇猛,菩萨这个勇猛还是很特别的。「当知获得诸菩萨相」,有这么多的殊胜的名称,那就表示他已经成就了诸菩萨的道德的行相,圣人的行相。

「诸相所相」,这么多的德相来相这个菩萨,来庄严这个菩萨。也就是菩萨成就了这么多的功德,「成就其相」。这是第一科是相。第二科是分。

 

壬二、分 

如是正行一切种相,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能成办。

「如是正行一切种相」,就是这位菩萨修三十七道品,修六波罗密的正行,成就了这么多的功德相,这么多的功德的庄严。这个相是谁成就的呢?是「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能成办」,就是有的菩萨是在家,有的菩萨是出家,这两部分的菩萨所能成办的,他这么多的功德庄严,在家菩萨也能成就,出家菩萨也能成就。「所能成办」的,不是说决定是出家,在家菩萨也能成就。

 

壬三、增上意乐 

于二分中能成办已;正行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如是意乐,或在家品所应摄受;或出家品所应摄受。

这下面第三科,增上意乐。「于二分中能成办已」,这两位菩萨,能成办菩萨的功德以后,「正行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他的正行特别坚固,世间上的恶法、世间上的污染所不能动摇的,他的戒定慧特别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对于这个戒定慧的善品,他成就了「一向」,就是一个方向,没有第二个方向,就是成就了「增上意乐」,「增上」就是殊胜的意思、强大的意思,就是得了圣道以后是特别强大的,他的戒定慧非是凡夫所能及的,所以增上意乐,也就是得无生法忍了的意思。「如是意乐,或在家品所应摄受;或出家品所应摄受」,这个增上意乐,这个清净强大勇猛的意乐,就是得无生法忍。这个功德或者是在家品菩萨所应该成就的,或出家品所应该成就的。这是第三科,增上意乐。下面第四科,住。

 

壬四、住 

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这是第四科。「或于善品能正安立」,或者这样解释,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接近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能安立在戒定慧这里,安立在六波罗密这里。「乃至安住」,就是由内凡位到了见道,到了圣位的时候,初欢喜地以上,这个时候就安住在善品之中,主要就是安住在第一义谛,安住在这里。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者:此显〈住品〉应知。于其胜解行住,名正安立。从此已上所余诸住,名正安住。

「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者:此显〈住品〉应知」,这句话就是显示前面那个〈住品〉的意思。「于其胜解行住,名正安立」,就是这位菩萨这个时候,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他努力的学习佛法,修六波罗密,他达到胜解行住的程度了,就是对于第一义谛,他能深入的胜解,这个「胜」是有力量的意思,这个「解」就是通达明了,他对于法的学习、法的通达很有力量,叫作「胜解」。譬如说我们现在学习佛法,我现在这么讲,有人说:「你讲得不对!」你心就有一点疑惑;「我可能讲得不对。」那就表示你没有力量,你对佛法的理解没有力量。现在这是「胜解」就是他有力量,就是深刻的意思。「胜解胜行」有胜解、他就会行,就能够如是解也如是修止观,叫「胜解行」。譬如我们自己反省就知道,我们学习了一切法都是假名有,都是毕竟空的;你用嘴这么说可以,你心里能作如是观吗?不能,那就表示你,「一切法都是假名有,是毕竟空」,你通达的肤浅、没有力量。若是我们对这个道理,今天也学习,明天也学习,今天也专精思惟,明天也专精思惟,达到了一个高的程度的时候,那自然是这样子,自然是能修止观。如果你能修止观的时候,那你修净土法门的时候,就是念诸法如名为念佛,而不会念阿弥陀佛名号,不会单独以此为行门的,不会是那样的,一定是会念诸法如的,不一样的。

所以「于其胜解行住」,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一定是能修止观的。「名正安立」,这话是这样意思。「从此已上所余诸住,名正安住」,从这个胜解行住以上,就是见道了,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就是初欢喜地(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那上边都叫作「安住」,就是安住第一义谛,无论什么境界都是诸法如,对他都是增上缘,都能增益他的道力;你骂他一句、他也增益道力、道力能增长的,你赞叹他一句、他也是能够与第一义谛相应、他不会随着你的舌头转的、不会的。所以「或于善品能正安立,乃至安住」。

 

壬五、生 

从此已上,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

这第五科是生。「从此已上」,就是从得无生法忍以后,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已上。「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他要故意的这样子想,他「受诸有生」,我愿意在人间,我愿意到天上去,或者我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就「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他是能这样子。「受诸有生」这个地方,这个「有生」多数是到众生的世界,到众生世界叫「受诸有生」。「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他到那个地方去得一个果报,或者在人间、或者在天上,其中有一件事是决定的,什么事情呢?「常得值遇诸佛菩萨」,他常是能遇见佛菩萨。当然他也是愿意到佛世界去,他愿意到阿[门@(人/(人*人))]佛世界,到日月光佛世界,一切佛世界都可以去。但是他就是不到佛世界,到众生世界,也能遇见佛的。说这个地方是众生世界,没有佛住世,但是他一入定就可以见佛,就是见佛听佛说法了,有这个事情,和我们凡夫不一样。所以是「常得值遇诸佛菩萨」的。

若是我们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我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内凡,还在外凡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入定,没能力入定,我们佛法理解的程度也不够,这时候你想见佛还不容易。也不是说不能见佛,但是难,就是我们的贪瞋痴的障碍,不容易的。所以这样情形,还是念阿弥陀佛好,求生阿弥陀佛国好。到阿弥陀佛国是非常好,那个世界没有战争,这是最殊胜了,世界是和平的。第二、这生命体在那里没有老病死,你看这好不好?你若不到那个佛世界去,你若在众生世界,这众生世界很多很多的问题,而你得的这个身体又有老病死。所以我们若从这地方去观察,那我们不到佛世界,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去的呀!别的地方是不可以去了。这位菩萨,我们不能和他比。他不到佛世界去,他什么地方都是佛世界啊!我们不能和他比。所以「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

 

壬六、摄受 

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诸饶益事。

这位菩萨他是圣人,他能够发动,能够作对一切有情有利益的事情,他能作这个事。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起作一切有情诸饶益事者:此显〈摄受品〉应知。

是前面那个〈摄受品〉。

壬七、地 

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任持善品,领受殊胜证得分位。由领受故,于可称赞摄受殊胜证得分位,能正安处如己舍宅。

这是第七科,前面是摄受。这第七科是地。「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这位圣者的菩萨他「恒常无间」,没有间断、长时期没有间断的能蒙一切佛、一切菩萨「无倒教授」,微妙的教授佛法。当然这个是他已经得无生法忍了,但是还没得一切种智,所以他还要见佛闻法,而佛也是大慈大悲,时时的教授他。「任持善品,领受殊胜」,他教授,那不白教授啊!佛为他说法,他能够「任持」,能摄持,不像我们学完了,没有到五分钟就完全忘了,不知道学什么。所以他能任持佛所说的善法,能摄持而不忘失。「领受殊胜」,他也就能如法的修行,能够悟入第一义谛。「证得分位」,他能证得十地的位子;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

「由领受故,于可称赞摄受殊胜证得分位,能正安处如己舍宅」,由于他能够如理作意,悟入第一义谛,所以叫作「受」。「于可称赞摄受」,「摄受殊胜证得分位」是可赞叹的事情,他能够「摄受」,也可以说是成就,成就殊胜的证得分位,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十地。「能正安处如己舍宅」,他能够一点不颠倒的安处在第一义谛,就像我们在自己的房子住似的,「毕竟空寂舍」,以第一义谛为自己的房子,他在那里住。

 

《披寻记》一六七三页:

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等者:此显〈地品〉应知。

下面第八科,是行。

 

壬八、行 

住此位已,能于后后殊胜分位,一切种相觉慧升进;渐次乃至到于究竟。

「住此位已」,他安住在第一义谛以后,他能够「后后殊胜分位」,他不是停留在那里,他还努力的向前进,以后以后更高的境界,譬如说到五地、又到六地、到七地、到八地。「一切种相觉慧升进」,通达一切法的大智慧,这个智慧逐渐逐渐向前进。「渐次乃至到于究竟」逐渐的由八地、九地、十地一直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圆满了。

 

《披寻记》一六七四页:

能于后后殊胜分位一切种相觉慧升进等者;此显〈行品〉应知。

 

于其中间不生喜足。

这位菩萨他没有究竟圆满,在中间那里,他不生喜足。「就好了!我不须要再进步了。」他没有这个心情。

 

辛三、后建立摄

如是升进,证得究竟;从此不求其余上地。已到究竟极边际故;名得无上。

这下面第三科,是后建立摄。分三科,第一科是持摄,第二科是相等摄。现在是最后是建立摄。

「如是升进,证得究竟」,就是这样子不断的向上升进,「证得究竟」,就证得无上菩提了。「从此不求其余上地」,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再就不求其余的上地,没有上地可求了。「已到究竟极边际故」,他现在的程度已经到了究竟圆满的极边际了。「名得无上」,就是得了无上菩提了。所以「后建立摄」。

下面第二科是结。前面第一科是辨,分三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是结。

 

庚二、结 

是名菩萨地义次第。

这是菩萨地前后深浅的次第。

 

《披寻记》一六七四页:

如是升进证得究竟等者:此显〈建立品〉应知。

 

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

这是第十六地,有余依地,前面菩萨地是第十五地。

 

丙十三、有余依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菩萨地。云何有余依地?

菩萨地是第十二,现在这是第十三科,有余依地。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已说菩萨地」,前面从三十五卷开始到这里,已经赞叹了菩萨地的次第、功德,这是结束前文。「云何有余依地?」有余依地是什么意义呢?这是生起后文,结前生后。

下面第二科,正辨地相,辨有余依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标。

 

丁二、正辨地相(分三科)  戊一、标 

当知此地有三种相。

第二科,正辨地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当知此地有三种相」,当知此有余依地有三个相貌。这是标,就是标出来数目来。下面第二科是列,就是列出来名字。

 

戊二、列 

一者、地施设安立。二者、寂静施设安立。三者、依施设安立。

「一者、地施设安立」,这是一个相。「二者、寂静施设安立。三者、依施设安立。」一共有这三个相貌。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地施设安立」。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戊三、释(分三科)  己一、地施设安立(分三科)  庚一、征 

云何地施设安立?

这个「地施设安立」怎么讲呢?怎么解释呢?「征」就是问的意思。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

 

庚二、释 

谓有余依地,除五地一分,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除一地全,谓无余依地。所余诸地,名有余依地。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谓有余依地」,这个「有余依地」是指什么说的?什么叫作「有余依地」?前面「云何地施设安立?」这是问,下面就是「有余依地」。「有余依地,除五地一分」,一共是十七个地,其中有五地,要「除五地」,把那五地捡出去不算,它不是有余依地。十七个地其中有五个地拿掉它,它不算。但是不是全部的除掉,是「一分」,五地的其中的一分。什么叫作「五地」呢?「谓无心地」一共是十七地,其中有个无心地,有个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这一共是五地。这五地其中有一分不要,是这么意思,不是完全不要。这到《披寻记》再解释也可以。「除一地全,谓无余依地」,这十七地里面有个无余依地,这无余依地完全把它挑出去,它不算,这一地是全部的除掉、不算。那五个地只是每一地除去一少分,不是完全除掉。「所余诸地」,除掉的不算,剩下来的都可以名之为有余依地。是这么意思。

 

庚三、结 

是名地施设安立。

 

《披寻记》一六七四页:

除五地一分等者:谓除五地中无余依涅槃所摄一分,取余一分施设安立有余依地。如于无心地中有二建立:谓若阿赖耶识永灭,名无心地,此即无余依摄。若所余位诸转识灭,名无心地,此即有余依摄。义如有心无心地说应知。(陵本十三卷十四页)今除无心地中无余依摄一分,取彼有余依摄一分,名有余依地施设安立。如说无心地,如是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随应当知。

「除五地一分等者:谓除五地中无余依涅槃所摄一分」,就在无心地里面,这无余依涅槃地,这无心地里面也有包括这无余依涅槃的,在无心地里面除掉那个无余依涅槃,除掉那一少分。「除五地中无余依涅槃所摄一分」,无心地里面也有无余依涅槃。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里面都有无余依涅槃的。就是把这五地里面的无余依涅槃不要,这个意思。这个下面有解释。这无心地不解释。修所成地里面,是修慧,因修慧而成就的圣道,那里面也有无余涅槃,他也可以成就有余涅槃,但是也能成就无余涅槃,现在修所成地里面的无余涅槃不算。声闻地里面也有无余涅槃,独觉地里边也有无余涅槃,这个菩萨地里面也有无余涅槃,因为这些地里面有苦集灭道。有苦集灭道,苦谛、集谛这不算,灭谛里面有无余涅槃。这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里面都有四谛,都有四谛就都有灭谛,灭谛里面有无余涅槃,就是把那一分除掉,是这样意思。所以「除五地中无余涅槃所摄的一分」,把那个除掉。

「取余一分施设安立有余依地」,就是无心地里面的无余涅槃,乃至菩萨地里面的无余涅槃除掉,剩下来的那一分,那一分「取余一分施设安立有余依地」,就施设这个名字,可以安立叫作「有余依地」,这么意思。这个「施设安立」,这「施设」就是施设一个名字,就是这个意思。在什么地方给它起个名字叫作「有余依」呢?就是除掉了无余涅槃剩下的那一部分,都可以名之为「有余依」,就这样子。施设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在什么地方安立呢?就剩余的那一部分,在那里安立。譬如说我们现在的身体叫作色受想行识,给它安立叫作「我」,就是这个意思。「施设安立有余依地」。

「如于无心地中有二建立」,这下面举个例子,前面是总说在这五地里面的无余涅槃除掉,现在举出一个例子,什么叫作「无余涅槃」?「如于无心地中有二建立」,有两个道理可以宣说。那两个呢?「谓若阿赖耶识永灭,名无心地」,连阿赖耶识都灭了,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在这部论上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阿赖耶识灭了。阿赖耶识灭了就没有心了,就名叫作「无心地」,「名无心地」。「此即无余依摄」,这阿赖耶识也灭了,这就是无余依涅槃的意思。这「无余依」,若阿赖耶识在,阿赖耶识为依,就是有余依。现在这个依也灭了,这阿赖耶识也灭了,所以叫「此即无余依摄」。

「若所余位诸转识灭,名无心地」,前面说阿赖耶识灭叫「无心地」,这下面第二个解释,若所其余的阶段的时候「诸转识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灭了,这也叫作「无心地」。譬如说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不作梦,那前六识都不动了,那就可以名之为「无心地」,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若作梦,作梦是第六识在活动,那就是第六识还在,就不可以说叫作「无心地」。所以这「无心地」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前六识灭了叫作「无心地」,或者说阿赖耶识也灭了,也叫作「无心地」,是这么意思。所以无心睡眠也叫「无心地」,或者是他不是睡觉、闷绝了,一下子倒在地上昏过去了,第六识也不活动,这时候也叫作「无心地」。「若所余位诸转识灭」,名叫作「无心地」。「此即有余依摄」,前面说阿赖耶识灭了,那叫作「无心地」,那就是「无余依」了。现在说是前六识不动,也叫「无心地」,但是也可以说是「有余依」,而不能说「无余依」。「义如有心无心地说应知」,前面这有心地、无心地前面已经过去了,那里说了很多解释了。(陵本十三卷十四页),这是在那有心地、无心地,这个地方。

「今除无心地中无余依摄一分」,现在是无心地里面那无余依摄那一部分,「取彼有余依摄一分」,名叫作「有余依地施设安立」,现在是这样意思。「如说无心地」,是这样子,这么解释了。「如是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随应当知」,也是除掉那个无余依那一部分,那么剩下来的就可以名之为有余依地了,这样意思。

 

己二、寂静施设安立(分五科)  庚一、征 

云何寂静施设安立?

前面是「地施设安立」。有三种相,第一个是「地施设安立」,这一个施设解释完了。现在解释「寂静施设安立」是第二科,这里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寂静施设安立?」施设这个名字,用这个名字安立在这个地方。这个怎么解释呢?是先征,下面第二科标。

 

庚二、标  

谓由四种寂静,施设安立有余依地。

就是要四种都是寂静,这里面没有动乱。「施设安立」这就叫作「有余依地」。这譬如说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的生命,这里面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这就叫作「有余依涅槃」,就是还有剩下的色受想行识还在,这里面也有尽智、无生智,有阿罗汉的智慧,这都是「有余依」;如果这些都没有了,这就是「无余依」了,是这么意思。现在这里说「四种寂静,施设安立有余依地」,这是第二科是标。第三科是列出来。四种寂静,那四种寂静呢?

 

庚三、列 

一、由苦寂静故。二、由烦恼寂静故。三、由不损恼有情寂静故。四、由舍寂静故。

这四种寂静,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苦寂静。

 

庚四、释(分四科)  辛一、苦寂静 

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已得遍知。如多罗树断截根顶,不复现前。由得当来不生法故:是名苦寂静。

「云何苦寂静?」怎么叫作苦的寂静呢?这个苦若来了的时候,这苦恼若现前的时候,心是动乱的,是那么意思。现在「苦寂静」,就是没有这个动乱了,所以叫作「寂静」,那也就是没有苦了,这个意思。

「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这三果圣人都不在内,唯独到阿罗汉果,四果的时候这个苾刍;阿罗汉一定是出家人,所以叫「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他的爱烦恼和见烦恼都永久的消灭了。「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他的诸漏永尽,他的苦尽没有呢?「所有当来」,就是将来后有众苦,将来他的色受想行识,在色受想行识上有老病死,有很多很多苦恼的事情,现在这位阿罗汉将来的色受想行识的众苦,「皆悉永断」,都完全断灭了。就是他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还是有的,现在的色受想行识也可能会有病,所以也可能有很多苦,所以不说现在,只是说当来,「当来众苦皆悉永断」。「已得遍知」,这位阿罗汉他已经成就了他的清净的明了的智慧,普遍的随时都是现前,没有糊涂的时候。这个「知」也就是他的智慧,时时现前的,不会失掉的,已经成就了。

「如多罗树断截根顶」,这说个譬喻,像那个多罗树,这个树,若断截它的根,若断截它的顶,那这个树决定会死掉了。说这位阿罗汉他断除见烦恼、也断除去爱烦恼,他断了以后不会再现前的,这烦恼不会再现前,就是他的烦恼的种子被消灭了。说我们虽然是凡夫,有的时候也没有烦恼,但是那烦恼种子还在那里,烦恼种子有的时候会动,你就有烦恼。阿罗汉的烦恼种子他灭掉了,就永久不会有烦恼,不复现前。「由得当来不生法故」,由于阿罗汉他修学戒定慧,他成就了将来烦恼不现起,他成就了这个功德了。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他成就了无我的智慧,只要没有入涅槃,他的智慧一直的成就而不会失掉。第二个原因,烦恼种子消灭了,所以将来不会有烦恼现前这回事。烦恼不现前,所以也就没有苦恼,老病死都没有了,是名叫作「苦寂静」。

 

辛二、烦恼寂静 

云何烦恼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由得毕竟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

「云何烦恼寂静?」这下面第二科,烦恼寂静。烦恼也是动乱的,烦恼现在不动乱了,没有烦恼了,所以叫作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怎么叫作烦恼寂静呢?「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他的贪欲心永久是消灭了,不是暂时的。我们修不净观是暂时的调伏烦恼,不是断灭烦恼。阿罗汉他修无我观的时候,这里面无有少法可得,常常作如是观,他就灭掉了这个贪欲心。「瞋恚永断」,这个瞋恚心也是,没有我。这个修无我观还是很厉害的。他观察我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离色受想行识也没有我。

我看这《大毗婆沙论》上,这须菩提尊者他去到另外一个修行人,都是住茅蓬嘛!他去敲他的门,里面那位比丘说:「你是谁?」须菩提尊者在那里想:「是谁?」他不能说「是我」,这句话说不出来。因为他常修无我观,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离开色受想行识也没有我,所以现在这是谁?他不能说「是我」,达到这么个程度。我们若常常修无我观,也一样也会到这个程度。说是有人骂你:「妙境是坏蛋」,谁是妙境?他也不承认是我,所以你骂那个人,并不是骂我,所以他心不动。你赞叹,他也不动。修无我观有这个微妙,所以可以修无我观。你不修法空观没有关系,但是你若修无我观能得圣道,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若是对无我义你能常常学习,常常思惟,就是可以修无我观。修无我观先修不净观,先修慈悲观也可以,慈悲观破除瞋心、不净观破除欲心,这个欲心和瞋心是障道因缘,把它破掉,破掉以后你心里面也容易寂静,这个时候修奢摩他,修无我观就得圣道了。就是阿罗汉,能达到阿罗汉那么高的境界。

说「云何烦恼寂静?谓阿罗汉比丘贪欲永断」,瞋恚也是永断,他这个时候,世间上一切的境界都不关我事,不再有贪瞋痴的这种活动。「愚痴永断」,这个愚痴的烦恼也永久的断了,你若通达十二缘起,苦集灭道这个道理,这个愚痴心是没有的,就知道世间是因果,出世间也有因果的道理;都是十二缘起,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个生死的缘起和涅槃的缘起,这是要经过学习。你常能够修无我观,见到离一切相的毕竟空的境界,就是得涅槃了。所以「愚痴永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所有的烦恼都完全断了。当然这个地方还是要有定,散乱心不能成就这件事,一定要修奢摩他的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当然你再修无色界四空定也可以,但是色界四禅里面修四念处是很有力量的。「一切烦恼皆悉永断」。

「由得毕竟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这个「毕竟不生法故」就是无我观,这个无我观,此中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也是不可得,这里面无有少法可得,不生不灭。「是名烦恼寂静」,要修四念处才能断烦恼,断烦恼就得到毕竟不生法故,「是名烦恼寂静」。

 

辛三、不损恼有情寂静 

云何不损恼有情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皆悉永尽;不造诸恶,修习诸善,是名不损恼有情寂静。

这是解释第三个,不损恼有情的寂静。怎么叫作「不损恼有情寂静」呢?「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皆悉永尽」,都寂灭了,「不造诸恶」,他不会再作伤害人的事情,他心里面没有贪瞋痴,若有贪瞋痴就可能会作恶,若有贪瞋痴的时候,这个人一定有我见,有我见、他就有贪瞋痴,有贪瞋痴就可能会伤害人,就会这样。现在他没有我了,他也没有贪瞋痴。「不造诸恶」,不会再作什么事情伤害人,没有这件事。「修习诸善」,他要动作,他可以作善事,阿罗汉可能作善法,不会再作恶的事,「是名不损恼有情寂静」。若作善事,那是会饶益有情,阿罗汉他因为不修法空观,他这个厌离心特别强,所以他这大悲心不容易生起来,他就自己走了,众生苦他不管了。就是这么回事,「是名不损恼有情」的寂静。

我们那天和一位同学谈这件事,以前我没有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件事,只是说是菩萨有大悲心,所以能在生死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学习了《瑜伽师地论》的时候,添出来这么一件、也算是智慧吧!就是菩萨观一切法空,所以他厌离心轻,他能容易现起大悲心。说阿罗汉不能观一切法空,他只能修无我观,他的大悲心不容易现起,也是有大悲心,但是一思惟世间是苦,他就想入无余涅槃了。

 

辛四、舍寂静(分四科)  壬一、征 

云何舍寂静?

这是第四个寂静,叫「舍寂静」。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舍寂静」呢?这是征。

 

壬二、标 

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

这是第二科标。谓阿罗汉比丘,他「诸漏永尽」,一切的烦恼都已经消除了,消除了以后,阿罗汉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怎么一个情形呢?就是「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就是断除爱烦恼、见烦恼之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还是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他有时候入定当然不接触,有时候不入定他就接触了。而这个时候「恒安住」,常常的寂静住,就是他心里没有烦恼,他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寂静住,因为烦恼寂静了,「六恒住」。「恒常无间」,这个寂静住不是有间断的,长时期相续不断的心里寂静住。「多分」的「安住」在寂静住这里,这个「多分」好像又不是全的,多数是这样安住,有一部分还不是的。有一部分,那么他若听佛说法的时候,他可能随佛去思惟佛所说法,那也可以说是不安住,当然心还是清净的。

因为他还在世间,没有入无余涅槃,他有时候还是乞食的。乞食的时候他向这个斋主乞食,到那一家乞食,你常常乞食和他有关系了,他有的时候可能有事要求你。我看书上说毕陵伽婆蹉阿罗汉,他是常常到一个居士家乞食,这个居士不是个有钱的人家。他到居士家乞食,这个居士家有个小孩子,可能是两三岁、三四五岁这么样吧。这个阿罗汉到他家,这个小孩去抱他大腿,小孩子就是这样子。忽然间这一天来,这小孩子不见了,没有小孩来抱他大腿,那么看到父母在那愁眉苦脸的这样子。这毕陵伽婆蹉阿罗汉就问:「怎么回事?」说是:「小孩子丢了!不见了,到那儿去找也找不到,请阿阇黎慈悲,给我们找一找吧!」这毕陵伽婆蹉就坐下来一入定,一入定的时候他在定里面这么一伸手,就把这个孩子拿回来了,拽回来,这个厉害吧!因为他一入定,这阿罗汉有天眼通,一看,那个贼偷这个孩子,从岸抱到船上去了,他一下子就把他拿回来了,作这件事。

作这件事,当然这心里也是清净心作这件事,不能说是贼劫贼。后来大众僧知道了,大众僧要作羯摩;「你是作贼了,你抢人家的孩子」,说贼劫贼,有这个事情。这时候把这孩子找回来了,他父母就欢喜了。这件事就传开了;阿罗汉自己是不说这个事,但是就有人传到大众僧,喔!贼把他孩子偷去了,这是贼所有物,你去抢回来,你也是贼啊!贼劫贼。于是大众僧作羯磨,请他来参加,他不来,阿罗汉不来参加作羯磨。但是大众僧派人去找他来,他在寮房里,住在那里,这一敲他的门,这个手就粘在门上,就拿不下来。大众僧还等着他呀!「怎么好久都不来呢?」又派一个又到那儿去,又是粘上了。这样子,大众僧就吵闹。吵闹了,最后这个阿罗汉来了,大家就说明这件事,这阿罗汉不承认,「我不是贼劫贼」。这么吵闹的时候,佛就天耳遥闻,佛就来了,你们吵的什么?大家就报告。佛就问:「你用什么心情去把这个孩子夺回来?」他说:「我是用慈悲心。」因为他父母在那儿悲痛,他就同情这件事,就把他找回来,是这样意思。佛说:「若是用慈悲心,这不是贼劫贼。」这就没有这件事了。

我想这件事,你看这「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这个也算是寂静住,这是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这个频婆娑罗王送给阿罗汉一个毛毯,是很贵重的毛毯。他就拿回来,到他的住处。他在走的时候,贼就看见他拿这个毛毯,这个毛毯是很尊贵的,不是一般的毯子。这个贼这一天就到这儿来,就对阿罗汉说:「王送给你一个毛毯,你送给我好不好?」不是说偷,就直接和他要这个毯子。阿罗汉说:「好!你在窗户外,我这个毯子从这个窗户给你送出去。」就把窗户开开,这毯子就从这里送出去。外面这个贼就把毯子往外拽、拽、拽,没个完。一直的这个毯子无穷无尽的,堆了一大堆还是没个完。这个贼拿刀砍也砍不断,用火烧、烧也烧不断。最后这个贼呢「哎呀!这个阿罗汉有神通,算了!算了!」他就走了,不要了。这些事情,看出阿罗汉「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这个地方、就是阿罗汉也有一点戏弄他;你要,我心里面还是不给你的呀!

所以这「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不是全分的,可以这么讲吧!所以「于六恒住,恒常无间多分安住」,不是全分的。这是标,下面解释。

 

壬三、释 

谓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这是解释,怎么叫作六恒住呢?「谓眼见色已」,就是阿罗汉他的眼看见外边青黄赤白这些色法以后,「不喜不忧」,心里也不感觉欢喜,看见可爱的境界,心里也不欢喜,看见可憎恶的事情,心里也不忧;不喜不忧。「安住上舍」,他的心里是什么呢?就是不执着。我们凡夫看见不满意的境界,心里面也不想去爱着,也有个舍的意思,但是那是下等的舍,不如这个阿罗汉他的心清净。这个「舍」就是不着,好的坏的,什么境界心里都不着,这也有不受一切法的意思。

「正念、正知」,这个「正念、正知」实在我们是讲过的,我今天再去查一查,这两个字,我查了一个钟头。它的解释很多,很多种的解释。这个「正念、正知」或者这么解释,这个「念」就是明静而住叫作「念」,就是奢摩他的止,也就是前面那个「安住上舍」的意思,就是「正念」。这「正知」呢?就是思惟它无常、无我,这就是有观的意思。「正念」就是止,「正知」就是观。思惟苦集灭道,思惟无常、无我,这叫「正知」,阿罗汉的心就是这样子。所以是「眼见色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阿罗汉的心是这样子。这是第三科的解释。第四科是结。

 

壬四、结

是名舍寂静。

舍寂静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贪瞋痴的活动。我们止观不相应的人,我们遇见什么境界能够「不喜不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吗?我们恐怕不行。但是你若常修止观,就是我们的心接触到境界的时候,你马上提起来无常无我的止观,也会有效的,心就能清净住。这是第四科,结。下面第五科也是结束。

 

庚五、结 

即依如是四种寂静,说有余依地,最极寂静、最极清凉;是名寂静施设安立。

「即依」,就是由于前面的「四种寂静」,「说有余依地,最极寂静」,就是说这阿罗汉的有余依地,就是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还是心里面「最极寂静」的,没有贪瞋痴的活动。「最极清凉」,有烦恼的时候就是不清凉,这个「清」是清净,就是没有见烦恼、没有爱烦恼,是最极清凉。烦恼来的时候是热恼,就是不凉。现在没有烦恼而心里清净,也就是感觉清凉,没有苦恼了。「是名寂静施设安立」。

这四种施设安立,这是有余依地的相貌。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