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要奉献不要牺牲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3

要奉献不要牺牲

梁乃崇教授

大多数的宗教都提出「牺牲奉献」的观点,我也非常推崇能够做到牺牲奉献的人,认为这是非常崇高的行为;但是我一直觉得这个地方有问题,可是又讲不出哪里不对劲。后来看了《夏山学校》这本书,有所感触,于是我就把它整理得很清楚:奉献是好的,牺牲是不好的,牺牲加上奉献也是不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牺牲带来的是死亡,奉献带来的是生机;牺牲带来的是苦、是毁灭,而奉献带来的是成长、是快乐。所以如果我们崇拜牺牲的话,那我们就是在崇拜死亡、歌颂毁灭。

我们的文化常常会崇拜牺牲,如果有人为了救别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事实上这会带来错误的讯息:死亡是很崇高的。这是一种苦文化的结果,是一种有病的状态,所以我不鼓励大家去作牺牲,同时我也不接受别人的牺牲。我不要你用牺牲的方式来帮助我,如果你是以贡献的心态来帮助我,那我是很欢迎的;但是如果你是抱着牺牲的精神来做,我不觉得那是伟大的,我觉得那是痛苦的,因为那样的精神本身是反生命的。

或许会有人问,在打仗的时候总会有为了救同伴而牺牲个人的情况,那我们是很悲伤的去接受这个事情,对他觉得感谢也觉得抱歉,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样而鼓励大家都来牺牲,把牺牲变成一种崇高的行为。

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有一对夫妻,他们在读研究所的时候生了一个小孩子,有了小孩妈妈就不能读书了,当然妈妈教育小孩子也很认真,可是她一直认为她为小孩做了太大的牺牲,像这种状况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牺牲,事实上心是不平的,是不快乐的;但是如果生了小孩,当妈妈的很高兴觉得可以照顾小孩成长,这时候她的心态觉得自己是在奉献,是很快乐的,这两种心态完全不一样。

所以说,如果父母为子女好,但他是用牺牲的方式,我就会觉得很难过,我情愿不要;但是如果父母亲养育我们,他们觉得是在贡献,然后很快乐的在做这件事,孩子也会很高兴,不然的话真的是会让人难过的,我们为什么要鼓励这种让人难过的事情呢?这种难过你没有仔细去审查是不会发现的,但如果你发现了,你就会觉得:我好对不起父母!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拒绝别人为我的牺牲,因为这不是一桩好事!所以我是赞成奉献;但不赞成牺牲。

同样的一件事情,若采取不同的看法,其结论就会不同,所以采取奉献的心情去做事情,和采取牺牲的心情去做事情,做的事情可能是一样的,可是做出来的结果绝对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透过自我的检讨,把那种牺牲的心情转化成奉献的心情,这样的转化就是「庄严」,如果不懂得这样转化就是不懂得「庄严」。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清除内心的伤痕
下一篇:被知世界只有相对的真相
 以境验心消苦业
 本觉之1:「本觉」的三面向
 人受feeling的影响,远远超过thinking
 细心体察自己的因果业报
 「众生相」层次者的描绘
 佛法如何融入现代高科技生活中?
 面对金融海啸的反思
 「活在当下」的真谛
 生灵的互重共荣
 要懂「众生相」就要懂权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吉藏大师与三论宗(理净)[栏目:三论宗简介]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八十五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正分36 总括前文 观心利生[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佛教影响华族思想之最大者[栏目:太虚法师]
 情感表达[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美句欣赏[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相应71-75经 戒具足等经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试述三论宗的二谛义(慧然)[栏目:三论宗文集]
 关上身后回忆的门[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