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奉献不要牺牲
梁乃崇教授
大多数的宗教都提出「牺牲奉献」的观点,我也非常推崇能够做到牺牲奉献的人,认为这是非常崇高的行为;但是我一直觉得这个地方有问题,可是又讲不出哪里不对劲。后来看了《夏山学校》这本书,有所感触,于是我就把它整理得很清楚:奉献是好的,牺牲是不好的,牺牲加上奉献也是不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牺牲带来的是死亡,奉献带来的是生机;牺牲带来的是苦、是毁灭,而奉献带来的是成长、是快乐。所以如果我们崇拜牺牲的话,那我们就是在崇拜死亡、歌颂毁灭。
我们的文化常常会崇拜牺牲,如果有人为了救别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事实上这会带来错误的讯息:死亡是很崇高的。这是一种苦文化的结果,是一种有病的状态,所以我不鼓励大家去作牺牲,同时我也不接受别人的牺牲。我不要你用牺牲的方式来帮助我,如果你是以贡献的心态来帮助我,那我是很欢迎的;但是如果你是抱着牺牲的精神来做,我不觉得那是伟大的,我觉得那是痛苦的,因为那样的精神本身是反生命的。
或许会有人问,在打仗的时候总会有为了救同伴而牺牲个人的情况,那我们是很悲伤的去接受这个事情,对他觉得感谢也觉得抱歉,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样而鼓励大家都来牺牲,把牺牲变成一种崇高的行为。
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有一对夫妻,他们在读研究所的时候生了一个小孩子,有了小孩妈妈就不能读书了,当然妈妈教育小孩子也很认真,可是她一直认为她为小孩做了太大的牺牲,像这种状况也就是一般人所讲的牺牲,事实上心是不平的,是不快乐的;但是如果生了小孩,当妈妈的很高兴觉得可以照顾小孩成长,这时候她的心态觉得自己是在奉献,是很快乐的,这两种心态完全不一样。
所以说,如果父母为子女好,但他是用牺牲的方式,我就会觉得很难过,我情愿不要;但是如果父母亲养育我们,他们觉得是在贡献,然后很快乐的在做这件事,孩子也会很高兴,不然的话真的是会让人难过的,我们为什么要鼓励这种让人难过的事情呢?这种难过你没有仔细去审查是不会发现的,但如果你发现了,你就会觉得:我好对不起父母!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拒绝别人为我的牺牲,因为这不是一桩好事!所以我是赞成奉献;但不赞成牺牲。
同样的一件事情,若采取不同的看法,其结论就会不同,所以采取奉献的心情去做事情,和采取牺牲的心情去做事情,做的事情可能是一样的,可是做出来的结果绝对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透过自我的检讨,把那种牺牲的心情转化成奉献的心情,这样的转化就是「庄严」,如果不懂得这样转化就是不懂得「庄严」。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