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4

居士: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

法师:心空即佛性,佛性是我们本自具有的。无奈无明烦恼厚重,佛性无能透显。而执持六字洪名,正是开启佛性的金钥匙。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从心佛众生等无差别的原理予以观照。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遍入众生介尔一念里面,即“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所以我们至诚念佛,就能将阿弥陀佛的三身功德召唤出来,由此阿弥陀佛果地上的功德就会体现在凡夫众生浊染的心里面。

佛号如摩尼宝珠,能澄清凡夫的污染心,能使凡夫的散乱心有序化;名号内具的无量光寿令念佛人身心柔软,开发智慧,开显自性。我们声声佛号都是与阿弥陀佛的光明互动,光光互摄,就能化解种种厄难,就能开发我们的菩提善根,就能增上我们信愿持名的力量,最终令我们横超三界,往生净土,快速成佛。

所以至诚执持名号,称扬赞叹弥陀的光明,如是哪怕一昼夜的持念,也能够成办往生大事。所以说念佛是神妙的法门。此法门的建立全体是佛果地上的境界,诚为大不可思议。

释迦、弥陀两土世尊,以大悲心以神道设教,教化我等众生,生信启愿,感应道交。

自古迄今,有许多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或闻到佛香,或看到莲花,或在助念的时候见到西方三圣等,这些不是齐东野语,乃真实之事实。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念佛,三次见到阿弥陀佛,刘遗民居士也有定中见过阿弥陀佛的感应。

对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例,无法以逻辑思维来作论证,但事实却凿然存在。释尊在宣说《无量寿经》的时候,与会的两万地球人都看到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是两土的世尊慈悲加持,令与会者断疑启信所致。空中现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如黄金山,光明炽盛,西方净土全部现前,娑婆的此土和极乐的彼土打成一片,其清晰程度就像手拿明镜照见面像一样。

净土法门一一事相悉可消归自性。极乐世界全体依正庄严即是涅槃的常乐我净,亦是一切众生所本具的。念佛法门别无奇特,但至诚恳切,无不感通。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如空印空,似水投水。执持名号,显我自性,立竿见影,但愿辛勤精进。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只要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下一篇:为什么佛不经常示现让人增强信心?
 如何将出离心长养成菩提心?
 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
 学佛人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即使是净土宗历代祖师,对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的判断,怎么圆融?..
 当今社会食用保健品、保健酒的人数很多,该如何做才如法?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等“佛事”吗?
 念佛的目的是什么?
 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不知道是否如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中)[栏目:能利法师]
 学佛点滴(思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贤愚经 贫女难陀品第二十[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