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庄严世界即是庄严佛土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8

庄严世界即是庄严佛土

梁乃崇教授

通常学佛的人都接受了一个看法,以为佛性是好的,而众生是不好的;出世间是好的,世间则是不好的;并且视世间如火宅,认为它是苦的,要赶紧出离;甚至认为世间是虚妄的、不实的,所以我们要脱离这个不实的世界,而到无相的、空的、无的佛世界。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再加上经典上也讲了许多这样的事情,所以一般人对佛教徒的观感就是消极而离世的,而佛教徒也以这样的特质沾沾自喜,认为这是我们的特色。

由此延伸出来一些现象,例如佛教徒不去改善世间的事情,因为既然这世间是虚妄的、苦的,是准备要离开的地方,那又何需花那么多时间去改善?所以几乎不做这方面的努力,甚至连对自己的健康也抱持这样的看法,认为身体是不好的,是业障,因此应该受罪以消业;倘若佛教徒还在意身体,就显示他没修好,看不开。

这样的看法,我认为是有偏差的,因为我们可以反问一下:如果这种看法是对的,是宇宙本来的真理,为何又要留下这世间呢?留下这样的世间究竟是为了什么?既然世间对世人来讲,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却要把它视为虚妄不实,这样是不是有了偏差呢?

我自己是把世间与出世间看成同等重要,且认为是相通的,虽然一般都把它们分成两个对等的世界来看,但我还是觉得两者是相互依恃、彼此相成,不可以舍弃任何一边。所以我对一般倾向舍弃世间而求取出世间的看法,觉得是有问题的。

倘若这样的想法只是一个中间的过程,还不致构成问题;但若认为终极的状况就是这样,那问题就大了。因为如果终极的状况就是如此,那我们就会疑惑,为什么宇宙要有这个世界?既然它那么不好,那你为什么又要钻进来呢?如果没办法回答这些问题,那我们就要调整这种态度,不要把这世界看成是虚妄的、不值得来的;而应该把它视为和佛世界、毗卢性海同等的重要,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假如大家能把这个观点调整过来,那么佛教徒就不会被人看成是一群消极的人,而佛教也不会被视为是消极的宗教了。

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件不太困难的事,就是重新诠释佛法。其实佛法里面原本就有,只是被诠释得偏差了,在大乘佛法里,就提到我们要庄严佛土,「佛土」就一般的解释来说,好像不在这个世间,但我要解释的是:「庄严世间,即是庄严佛土。」不过要做到这点,必须把「世间」全等于「佛土」。我们要如何使「世间」全等于「佛土」?要拿什么来庄严世间、庄严佛土呢?我们要把佛性与毗卢性海的特质注入到这世间来!那特质就是平等、解脱、清净、不二、无分别、包罗万象与整体和谐——这与西方文化标举的真、善、美、和谐的特质也是相近的。我们就是要让这些佛性美好的特质,在有相的世间显现出来,并且精益求精,不断地改进——这便是在庄严世界,也是庄严佛土。

所以我们是可以在世间找到佛世界、建立佛世界,并且可以永无止尽地趋近圆满!

资料整理- 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被知,就有分别;能知,才无分别
下一篇:面临灾祸的「锦囊妙计」
 王永庆的「求真求实」
 生死大事之3:死即是生,生即是死
 「同理可推」非真实
 生活修行之3:下功夫解贪欲
 承认心灵、尊重法界
 验心
 愿性之22:团体如何形成共同的愿景
 真爱源源不绝
 feeling之9:检验feeling字词
 心物混合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十三篇 密勒日巴对法师释迦古那的开示[栏目:密勒日巴]
 杂阿含经--修习四念处的譬喻[栏目:白话佛经]
 在生活中易动嗔心,该如何化解?[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010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日本 慧印 校)[栏目:04 语录]
 故道白云 67.海洋诗人[栏目:故道白云]
 心忠长老尼塔铭并叙[栏目:太虚法师]
 为何要对治贪嗔痴烦恼[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一一五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诚则潜通佛智(印光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