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要受教育?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6

为什么要受教育?

梁乃崇教授

我们做很多事情,常常会忘掉它的基础。譬如我们谈到教育问题时,常是片段化。如果把教育的基础切开不谈,会使得教育问题片段到什么程度呢?它使人只会去想:「我这回考试会不会及格?分数拿多少?」就变成这样零碎的片段。而再大一点的片段,也不过是想:「我能不能考取某某学校?我能不能上大学?读到一个好的科系?」而那些教育家呢?他们所思考的也是片段化成:「我们是不是能够办一所国际一流的大学,好让世界看重我们?」这样子的考虑范围都很狭小。

像这样子片段的思考方式,才智就会被限制在切下来的片段里面,凡是跟这片段有关联的其他部分,也被切掉了。而我们的问题,经常是由于其他有关联的部分,没有衔接上而产生的。

讲到教育问题,我第一个要问的是:「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你怎么会知道要受什么教育?这是教育的基础问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才有可能知道接下来的教育问题该怎么办。这个基础问题,若是没有考虑到的话,接下来的一切等于是空谈。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讲,要考虑得这么深还不习惯,但至少可以问两个问题。第一要问:「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再来要接着问:「为什么要做人?」

对我而言,没有考虑到这两个问题,就等于跟教育的基础断了根。在这种情形之下,所做的教育工作,和所接受的教育,根本就是糊里糊涂的去做和接受的,像这样的教育必然问题百出。

唯有从基础思索,「我们活着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去接受教育?为什么要接受这种教育?」一定要把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问清楚了,才有办法问第二个问题;这么一连贯都问清楚了,教育才算真正的完整,也才有办法产生一个真正好且适当的教育。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拿掉「钱牢笼」
下一篇:反省消业障
 面对金融海啸的反思
 「录用」而非「支持」
 思考的纪律
 精进与贪有何不同?(上)
 修心要修「知而不评」
 细胞也有独立的心灵
 莲师对「实相」的定义
 愿性之9:祈愿启动菩提心
 连结之1:「连结」才能成就「众生相」
 掌握「主动权」,「皈真」不迷航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十)~E 第263经(应说经):本经主要叙述如不修方便与知见的话,就难以获得解脱。[栏目:乘宗法师]
 我们求法应有的认识[栏目:星云法师]
 生起嗔心时应当下立断[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净水般的信心得月亮般的加持[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贤庆法师开示[栏目:其它法师]
 学佛第一课[栏目:界诠法师]
 人人可转凡成圣[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象峰下的崇福心灯[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法修学概要 四[栏目: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
 五宗平等勤念佛——二〇〇七年夏安居佛七开示[栏目:妙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