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8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梁乃崇教授

在修行上有两句很重要的话:「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这一前一后,并不是空间的前后,而是心念的前后,这个前后是可以感觉的:当你一看到被知的东西,一认识被知的东西,你会很明显地感觉到那是在你前面,对不对?各位是不是有这个感觉?这就是「前念」,它就在你的前面。你的任何一个想法,你心里面会晓得有这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在你的前面,这些都是「前念」,全都是「前念」。

我们修行要做到什么呢?就是要「前念不生」,也就是要把前念息掉。前念息掉的话,就是被知的没有了,也就是没有相了,一没有了相,你就会体察到有一个「知觉者」在后面,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后念,它不是「后面」,而是「后念」,是在念之后。很多人经常会把「后念」跟「后面」弄混,像我现在觉得我的背部是在后面,这是我现在就可以感觉的。

然而这个是空间的后面,但在认知上、在心念上它却是在前面的,所以「后面」是空间的、身体的;但「后念」则不是,「后念」是在你认知的背后,也就是你的「知觉者」、你的「本来面目」,所以那个是「后念」,不是后面。所以说到「前念」、「后念」都是指心灵上的前后,而不是空间上的前后。

我们修行人第一步证到的就是「前念不生」;「前念不生」以后就会证到「金刚后心」,所谓「金刚后心」就是「后念不灭」。这个「后念」本来一直在那里,没有消失过,也没有办法碰到它、知道它,自然没有办法破坏它,这个时候的状况就是「金刚后心」;「金刚后心」证得比较深的时候,就叫「后念不灭」。

当达到「后念不灭」的时候,也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所说的:「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净念相继」指的就是这个「后念不灭」,这是整个修行程序(指「入解脱门」)最后的步骤。我们体会到这些东西以后,若能把握重点,也就可以说是把握了佛教的真谛。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来玩Feeling游戏
下一篇:恢复感性直觉
 借《修练的轨迹》自我检视
 无心自有法
 菩萨如何修奢摩他
 被知,就有分别;能知,才无分别
 「冷」与「静」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分别与无分别
 生活修行之5:有贡献,才有报酬
 善用祈愿与祈求,启动愿力好修行
 四相之2:如何进入众生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的三大纲要[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七)[栏目:杂阿含经]
 妄语有哪三种?[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灯光[栏目:明真法师]
 瑜伽行传承之七:法的传承[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糊涂生命糊涂人[栏目:宣化上人]
 三六四 萤本生谭[栏目:第五篇]
 不是改装自己[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百喻经 40 治秃喻 On Curing Baldness[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法语[栏目:谛闲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