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谓娑婆?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2

何谓娑婆?

印光法师答: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注:摴蒱:音出葡。掷色子。)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著不捨,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具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
 
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
 
八苦之义,书中备述。(印祖在与陈锡周居士书《增一》中详述八苦之义: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
 
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初机净业指南序《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三》)


{返回 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为父母求寿?
下一篇:什么是“三障、三途、八难”?
 讲净土,应详说哪些道理?
 如何才能得到佛法实益?
 食素人宜以什么食物来滋养身体?
 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功德更大吗?
 没有信愿,能仗佛力往生吗?
 什么是十念法?
 看经有哪三种目的和三种方法?
 念佛法门为什么是总持法门?
 念佛号多,功德功德就大吗?
 念六字佛号还是念四字佛号为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心[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19、划水作记[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不清净施[栏目:宽见法师]
 开悟[栏目:明法尊者]
 吃了肉念经罪过相当大?[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有人说自己业障太重,必须要回向自己才能够消除业障...这样的说法对吗?[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G 第313经(经法经)[栏目:界定法师]
 在家菩萨戒 四[栏目:如瑞法师]
 成实学派--弘扬《成实论》而得名(林子青)[栏目:成实宗]
 灵魂安住才有命在[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