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菩萨戒 四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4

在家菩萨戒(四)

  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羯磨师会问“汝是丈夫否?”,你回答“是丈夫”,什么是丈夫?就是有远大的志向,节操高尚,能够承担如来家务,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如果我们不能去包容别人,那么你当初何必要受菩萨戒呢?
  在我们受菩萨戒的时候,是要祈请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来做证明的。一旦祈请以后,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知道现在某某处,如南阎浮提,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的某某人,现在在受菩萨戒了。所以佛菩萨都知道你是佛子,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欢喜。如果你现在不发菩提心,甚至做一些违背戒律的事情,那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会悲哀怜悯你的!
  所以,大家要想很好地保持受菩萨戒时的初发心,每天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早晨摸头,我是菩萨;中午摸头,我是菩萨;晚上摸头,我是菩萨;古人尚“一日三省”,何况一个出家人呢!我们要能常常反省,记住自己是干什么的?如果能常常想到:我是一个出家人,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就能够克制自己,就会去做利益大众的事情。把自己的利益放下。就象道宣律师所说的:“损己利人”,就是出家憎人的定义。怎么样当一个出家人?就是要做损己利人之事。所以,大家学菩萨就要去实践,真正去体会一下做菩萨是什么样子!  “菩萨”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解释“戒”。“戒”有两个意思,一是禁恶,禁恶才能生善,二是警,警是们策三业,远离犯过的错,积极地去做善。这两个方面就包括了整个戒的内容,无非就是佛告诉我们不应该做的,我们不去做,这就是离恶,佛告诉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就去做,这就是做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是佛给弟子们立的生活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此来规范弟子们的行为。
  在家佛弟子要学的戒有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佛弟子除学这些戒外,还有更多的戒要学,戒是融合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大家把心安定下,慢慢来,以前曾给同事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徒弟到山上找师父。有一位师父特别了不起,他的剑法特别好。这位徒弟就想学剑法,拜了师父以后,就问师父“以我的精进力、刻苦力,最快要几年可以圆满?”师父说:“十年”。徒弟说:“那我再加倍努力去学呢?”师父就说“需要三十年”。徒弟又说:“我用我自己最大的力量,用最快的方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好呢?”师父说:“需要七十年”。同学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越急反而用的时间越长?这就是说,你怀着急迫的心理就破坏了自己正常的运转心。
  我们修行亦如是,首先要身安,身安则道隆。立学的目标,按照佛教导的戒、定、慧次第而入。佛所说的任何法,不论是经还是论,里面都贯穿着戒定慧,拿我们最熟悉的八正道来讲。第一个是正见,这就说明我们修行人,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知见,知道修行的道路是从学戒开始的。有了正知见后,还要有正思维。然后付诸行动,引发我们的善法欲,以此安排自己修行的道路,应该怎么样起步走。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菩萨戒 五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 三
 舍去我执 平息愤怒
 念佛心得
 听闻有感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修行要诀
 从我们做起
 略说五戒 三
 学以致用 惭愧忏悔
 法句经开示 当念无常精进用功
 略说五戒 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泡悟幻[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二课 佛教的伦理观[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
 四众归仰的人间佛教导师(超定)[栏目:人间佛教]
 印光大师说故事 66、诚心求佛 幸免抢劫[栏目:灵岩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二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原始佛教(一)原始佛教的定义(圣严法师)[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烦恼即菩提[栏目:宣化上人]
 什么是治业之本?[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佛教放了大光明——觉光长老回答媒体提问[栏目:其它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