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密宗法义精要 五、明解脱道之胜利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16

密宗法义精要

五、明解脱道之胜利

  从于流转大苦海中,而获出离其苦,如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皆名解脱。但最初为证得解脱道之因者,始自修持暇满,应知不有修因无以证果。因者,当励力于暇满人身难得、念死无常、观六道苦、忏黑修白等,各科观察思惟;然后从皈依三宝起,修学究竟最深法门止;更于五戒、小戒,菩萨戒十八条,及密乘戒十四条,毅力守护,此为造因。后得菩提正智,是所求得果也。是故当知,因中之行,即是果上之德,因圆果满,永得快乐,离一切轮回众苦。学者于此,不当深发随喜心耶?

  复次,解脱之胜利,谓由三恶道出而为人,由人修十善而为天等,皆非所谓解脱也。以自利心修四谛、十二因缘,而为声闻、缘觉,成二乘,得偏空槃,亦非究竟。以利他故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依增上三学修六度、四摄而为大乘菩萨,进求佛果,是为得大解脱。人天二乘,非本科所赞叹,但大果终由小果成,如遇火轮,当舍木船,应再增上发菩提心清净三门,为众生而皈依,而求法,而持戒,乃至赞佛礼拜,供养一花一香,皆是为众生所作事业。一切功德,回向有情,不著三轮体相,翘诚发愿,愿众生成佛,我方成佛也。


  菩萨愿起菩提行 菩提行依菩萨愿
  愿行相资必不离 戒是南针道金绳

  修智慧度内分五:识善恶、明因果、临境正知不倒、识障盖,能方便对治、修令般若时时现前。

  静则一念不生 动则万善相随

  静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返回 密宗法义精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1、观其功德
下一篇:密宗法义精要 四、信业果 3、白业白业国
 密宗法义精要 八、发菩提心 1. 四无量心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1、思维本体
 密宗法义精要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6、天道
 密宗法义精要 二、念死无常 7、死决定至
 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1、生信
 密宗法义精要 三、观六道众生的痛苦 3、畜生
 密宗法义精要 四、信业果 2、黑业果
 密宗法义精要 四、信业果 3、白业白业国
 密宗法义精要 一、人身难得 4、思维数目差别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1、观其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情爱是修行最大的障碍[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福德日记7月23日─献曼达供[栏目:福德日记]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五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志在觉醒与奋发——法堂看《功夫熊猫》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教与心灵环保-从心开始[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为什么学戒要从闻、持、读、学这个顺序呢?[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有人说,如果生活很优越,说明前世积累了很多福报,这一辈子应该精进修行。如果各方面比别人差,也应精进修..[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佛学纲要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栏目:蒋维乔居士]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是学处。若违犯了需忏悔吗?违犯僧制需忏悔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第十三课 性具法门[栏目:天台宗简明教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