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与宗教哲学科学之差别
 
{返回 月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64

佛法与宗教哲学科学之差别

佛法,是释迦文佛六通以后所说,真实不虚。分众生为六道,是就现实的而说,不是凭空虚造。拔苦予乐,冤亲平等,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由戒定慧灭贪瞋痴;修人天福报则守五戒行十善。修四谛则证小乘声闻果。修十二因缘,则证中乘,缘觉果。由因得果,不是迷信。大乘菩萨修显教,则尽三大阿僧祇劫行六度。修密宗则自观为佛,佛慢坚固,即身成佛。皆以度尽众生为旨归。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是平等。一般宗教定有一尊或多尊神祇,不是平等,谁造谁,谁养谁,更是迷信。且即其所言,最高成就亦不过到达欲界天,不能起出轮回。哲学虽形而上,然缺乏戒行基础,犹如于虚空中捉迷藏,不能彻底。科学于相对中求进步,于不相容时打倒车;往往徒苦众生。虽佛法以文佛所说为宗,有似宗教。精进研求,有似哲学。循因得果,有似科学。这祇可谓佛法亦宗教亦哲学亦科学。不能谓佛法即宗教即哲学即科学。惟攻宗教哲学科学者,如能自知不足,学习佛法,以戒行为基础,以利生为目的,精进研求,自能汇归于道。

--------------------------------------

【注释】

六通 
天眼通,天耳通,神是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

六道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十善 
不为十恶。

四谛 
苦集灭道。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前生业报,中阴身不能自主,是为无明投生。机缘成熟,随淫光而入,无远近的阻隔,无选择的智能,是为行,识就是投胎的业识。在胎时,色身还没有成就,那受想行识四阴只有名目,故曰名色。六根在胎中成长,故曰六入。出胎则六根触着六尘,故曰触。六根接触六尘以后就有领受。就对于色境有所爱好。有所取着,就有了业,故曰有。若这生不能转识成智,即转为来生的生与老死。这就是轮回的道理。  
 
大乘显教,行六度,证识蕴无常,缘影之心为常德。证受蕴之苦为乐德。证想行二蕴无我为我德。证色蕴不净之身为净德。常乐我净。   

密宗
有作密宗,行密宗,瑜珈密宗,无上瑜珈密宗,修法不同,即身成就则一。就是以烦恼为菩提。
贪西红妙弥陀佛 于未了达起悲心
瞋东蓝大不动佛 以自明智摧妄念
痴中白法毗卢佛 了达诸法圆平等
慢南黄平宝生佛 了达诸法高无上
嫉北缘成不空佛 平广不容有二执

三大阿僧祇劫
小劫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廿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释迦佛历三祇方成佛道。
初从古释迦至尸弃,七万五千佛。次从尸弃至燃灯,七万六千佛。三从燃灯至毗婆尸,七万七千佛。
又以三阿僧祇配成佛进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资粮位,约占第一劫四分之一。假定,暖顶,忍世,第一称为四加行,合为第一大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七地,为第二大阿僧祇劫。从第八地至成佛,为第三大阿僧祇劫。十地卒即佛果也。


{返回 月溪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佛法解释人生真义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大乘佛法简易解
 心经印心疏节略
 楞伽经疏
 月溪法师成道记
 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
 荷泽显宗记溯源
 月溪禅师问答录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
 大乘绝对论
 月溪法师警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人不应该有感情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二、威仪[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四章 修四念处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七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一)发心的重要性[栏目:圣者言教]
 石女因缘[栏目:破戒果报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四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在慈心定中见到的非人和用神通(天眼通)看到的非人在外形上一样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大圆满之门——秋吉林巴新岩藏法[栏目:经论著作]
 154.云峰文悦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