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在了自心,就自在了一切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1

自在了自心,就自在了一切

    上师法王如意宝有一句话:“自在了属于自己的显现,同时就能自在属于他人的显现。”什么意思呢?一切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心的幻化与游舞。你自在了自心,就相当于自在了一切。
   
    《大自在祈祷文》中“大自在”的含义,就是要把握自心。把握了心,就把握了一切。自在了自己的心,就一切都自在了。若是你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没有自在自心,你再念、再祈祷,也不会有真正的自在。
   
    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说:“我要自由,我要自在!”但是你的心不自由自在,你怎么能自由自在呢?如果你真心想自由自在,就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散乱的心太可怕了!如果不去把握它,它说不定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所以不能让心散乱,最好让心找到归宿,让它安住。有的人家庭条件好,身份地位也高,还是觉得累,觉得苦,还是不能脱离烦恼与痛苦。为什么?因为心就像流浪的孩子一样,没有找到归宿,仍然在散乱。
   
    人若是没有佛法,没有修行,没有智慧,没有正知正见,无论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无论是在山洞,还是在皇宫,就是一个字——苦。如果有佛法,有修行,无论是在家出家,无论是在山洞还是在皇宫,没有区别,就是一个字——乐。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烦恼与痛苦。但是对于有修有证的人来说无所谓,他在哪里都一样,在山洞里与在皇宫里一样,都是自在的。因为对他来说,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等同,再有钱、再有权也不可能影响他的成就,他的精神已经超越了物质。
   
    其实我们爱家、爱家人也没有错。但如果是小范围的爱,就是错的。范围应该扩大,不要这个界限。有界限就是轮回,没有界限的就是涅槃。家和家人,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概念与分别。你真正能够从心里放下了,那时才不要放弃,不要舍弃,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整个法界都是你的。整个宇宙都是你的家,一切众生都是你的家人。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感情、所有的付出非要用在周围的几个人身上?那样做多自私,多累啊!
   
    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觉悟,不是一种行为。出离心不是身要出离,而是心要出离;超越不是身要超越,而是心要超越。那些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人,就是因为有压力、有痛苦。他们心不自在,没有超越这些,无法活得快乐。
   
    所以明理很重要,要用心去体悟佛法,这对我们的人生非常有帮助。佛法是一种究竟的科学,一种健康的教育,一种快乐的活法。修行人,身苦心不苦,身累心不累。关键是心,心如果调整不好,你永远会觉得累,觉得苦,想逃避是不可能的。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恩、念恩、报恩是成佛的基础
下一篇:境为心转时,已在净土中
 擦洗清扫即是消除业障 衣食住行皆为供养坛城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与生活的每个过程中
 因改变了,果自然就变了
 关于放生功德的开示(二)
 修行路上,真正的回报是求不来的
 密乘五条根本戒(四)慈悯已入正道者
 心魔:慧眼识之,慧剑斩之!
 在一切环境当中解脱
 《怀业祈祷文》(大自在祈祷文)逐句释文及意解
 《七支供》讲记 普贤行愿品(七支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眼宗的祖师 - 法眼文益[栏目:禅宗·法眼宗]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二 十善业道是一切圆满成就的基础[栏目:宽见法师]
 论虚云和尚的殉教意识(刘建平)[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为什么说刚入佛门的人需要三想破瓦法?[栏目:颇瓦法[往生法]]
 我在诵经和念佛精进时,妄想很多。[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作为一名学佛者,你皈依的目的是什么?[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五○○)[栏目:杂阿含经]
 五百罗汉 270、多伽楼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栏目:衍慈法师]
 请法师开示一下《入行论》第四品不放逸和第七品精进的异同。[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