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是我观(一)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0

如是我观(一)

明真法师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五蕴皆空”,是在我国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句佛语。之所以比较流行,当亦决不是偶然的。我观这简短的四个字里,具有无量妙义。它阐述了人生的现象、人生的本质、人生活动的规律性。这句独具特色的佛学术语,在其它书本里很难找得到。我既作如是观,即应以笔述之公诸天下。我笔述的是佛学,必然有异于常识、有异于科学、有异于其他流派的学术思想。读者认为所说不当,请提出不同意见。

佛学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质素混合组成的。色是物质,受想行识即精神。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组合。在日常生活中,精神占优势,这就是人生的现象。

一提到精神,大家就感到有些渺茫,不可捉摸。佛学所说的精神,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又是什么呢?是不是眼可看得见、耳可听得见、手可触得到的具体事物呢?我们必须对人的精神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才能展开笔述。老实说,我对精神也不是什么明白人,只是把佛学结合人生实际,作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说得出一点道理而已。对不对?读者自己去鉴别。佛学认为人人皆具有八识,还有与识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组成人的精神结构。在精神结构中,识为心王,是精神结构的主要质素。识即认识,没有认识能力,就不能认识主客观世界,也就不能改造和提高主客观世界的质量了。其次,心王是对心所而言。为什么叫心所?是隶属于心王、为心王所有、应受心王的统率的精神质素,因而心所则是精神结构中的次要质素。这当然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唯识学者改造人生的理想。受是感情;行即思心所,亦即意志。情与欲是很难分开的,因而佛学把感情作为受的实质,欲望作为受的作用。五十一个心所中,又别有欲心所。佛学是很看重“欲”的,认为“欲”是中性,非善非恶,非染非净的。情意欲,也许就是人的生命活力——一种具有盲目性的生命活力。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的情意欲、不能认识自己的生命活力,任其盲目冲动,就可能给自己和社会造成不愉快。佛学推尊识为心王,贬低情欲为心所,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理智,具有调节疏导情意欲的能力,勿使泛滥成灾。这种理想是很不错的。今天的人类还需要这种理想,佛学所说的受想行识,实际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认识、感情、欲望、意志,它们时刻都在我们生活中起作用。我们要对人类有所贡献,就应该观察研究自己的这些精神品质。

在这里,我必须补充两点:一、物质与精神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是有形有相的,精神是无形无相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类从未发现思想为黄为红,亦从未发现感情为方为圆,能说精神有形有相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随时皆有思想感情在活动,我们能见、能说思想为黄为红吗?能说、能见感情为方为圆吗?显然不能。爱国、同情世界人民,已成为人类思想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人的精神能与国家密切联系,始能爱国;也只有人的精神能与世界密切联系,始能同情世界人民。只有人在思想上具备高度的价值观念,才能对国家、对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人的精神作用是无穷的,也是无敌的,但谁又能证实人的精神为黄为红、为方为圆、有形有相呢!二、人的精神是以我为中心,概括了思想认识、感情、意志、欲望的有机混合体。这当然只是笔者的设想,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精神却是客观的存在,且其威力大于物质百千万倍,这是人类生活已经证明了的事实。

我既然要从佛学的角度说明五蕴是人生的现象,那么,色受想行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应在此作一交代。

什么是五蕴?

色的具体内容,总括为五根、六境。根与境,皆为生识外因。根,有助识生起的作用,又是识生起的落脚点。境,是认识的对象。五根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皆依身而合,合称根身,亦即日常生活中的身。六境中的前五境为色境、声境、香(物质散发的气氛)境、味境、触境。自然物、人造物皆是色、声、香、味、触构成的。身缘于外地、眼唯缘色、耳唯缘声、鼻唯缘香、舌唯缘味、身唯缘触。缘,在此为攀附义。识攀附于境,始能认识于境。识是从自种生的。自种,为生识的内因。根、境、识,互相联系的。如图:

五根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自种    内因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五境            色境  声境  香境  味境  触境

佛学认为身心受到外境的触刺,处于眠伏状态的识种,迅速引起警觉,即能依根生起,直缘于境。因而识的自种,是生起识的内因,根境还只是生起识的外因。五境概括了自然物、人造物;社会,乃法境的组成部分。应说六境,则能概括自然界和社会,如图:

前五境      自然界

六境

法  境      社  会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组合。精神是无形无相的,不能直接向外表达的。人要表达自己的精神,就不能不以身作为人的标帜不能不借助依附于身的言语动作以向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佛学认为人的认识,是从自种生的,根与境只能作为外因。这是佛学的独特思想之一。

佛学认为五根六境,皆是组成人的质素,也就是说身、自然界、社会皆是组成人的质素。人能污染环境,也能美化环境;人能破坏生态平衡,也能维护生态平衡。每个人在不断呼吸时,实际上是人在不断地与大自然交换气息。人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与自然环境互相联结、互相转化。谁能说自然界不是组成人的质素?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文化、工业、农业、服务行业等等不同类型的社会中生活的,人是在家庭、乡邻、社会、国家、世界等不同层次的社会中生活的。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人,人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社会。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对社会的影响,当然不显著,却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社会。人生活在社会环境,同社会环境互相联结,不断地互相转化。佛学认为自然界、社会皆是组成人的质素,正是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这一事实。佛学认为五根六境是组成人的质素,这是佛学的独特思想之二。

它的具体内容止于此。现在笔述受的具体内容。

何为“受”?《成唯识论》卷三说:“受谓领约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性,性质,业,作用。境相,复词,即环境。人是在环境中生活的,人的苦乐忧喜,基本上是人的身心受环境剌激后所引起的反应。佛学把人生经常接触的环境概括为三类:能顺益身心,激引喜乐情绪的称为顺境;违损身心,激引忧苦情绪的称为违境;非顺非违,只能引起平淡情绪的称为俱非境。人生的苦乐忧喜,既不是神所赋予的,也不是命运注定的,我们要排生活中的忧苦,保持或增加喜乐,主要是不断地改造环境以适应人类的生活。人对苦乐忧喜,也要有正确的见解,不要随情而动、随欲驱遣。由于人的生理结构大致相同,对顺境违境的认识及苦乐的感受还不致有多大的悬殊。至于人的心理结构就十分复杂,对顺境、逆境的认识及苦乐的感受,不仅有差异,有时且有本质上的差异。苦乐唯身受,忧喜通心受。有时一个人的心受,亦往往陷于矛盾,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是不为利诱、不为威胁,以保持自己的心态泰然,还是曲顺迁就,以安享眼前的荣华富贵呢?这也是对于一个人的考验。生活中没有苦乐忧喜,就像喝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味道。对生活中的苦乐忧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也可能给人带来麻烦。

通过观察与研究,我认为“受”实亦人生之至宝,只是人生犹未及觉察耳。一个人能感受他人的苦乐忧喜,也能感受自己的苦乐忧喜。人无感受,就会变成木偶,变成机器人,无法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了。人还能感受家人的苦乐忧喜,甚至对家人的苦乐忧喜感同身受。为了解除家人的忧苦,增添家人的喜乐,作牛作马而不辞,这也是人生的一乐嘛。感受族戚、邻友的苦乐忧喜,互相恤问,互相庆慰,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点温馨。人生舞台上的沉寂、冷落,是会愁煞人的。

一个人误落水中,有人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援,这是由人溺己溺的同情感产生的见义勇为的行动。在同一件事上,有的人根本不理解人应有同情心和心灵美,不但自己见死不救,甚至认为救人者是邀誉邀功。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人尽管很少,但时有所见。他们不知救人者只是行乎不得不行,在跳入水中救人的那一刻,连自己的生死都忘记了,哪里还有什么邀功邀誉的念头!在人类历史上,奋不顾身、救人于水火的事实,累累如贯珠,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习以为常。

引而伸之、推而广之。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因能深切感受国家民族天下后世的苦乐忧喜,思欲有所变革,朝斯夕斯,锲而不舍,绞脑竭血,履艰涉险,不以生死易其心,不以苦乐移其志。生荣死哀,光照人寰,铸成这种人类的健者,因素虽是多方面的,而对国家民族天下后世的苦乐忧喜感同身受的崇高责任感,则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个事实说明人类生活中的“受”,不但感受个人、一家人的苦乐忧喜,还能感受戚族邻友的苦乐忧喜,甚至路人、素不相识者的苦乐忧喜,谁能说这个受不是人生之至宝呢?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是我观(二)
下一篇:“五蕴皆空”的研究——佛学的人生观
 如是我观(二)
 明真法师致某同修函
 如是我观(一)
 佛教徒对于素食与肉食应有的正确态度
 悼念明真老法师示寂
 致通一法师函
 论作文应先明道
 除习务尽勿再发生说
 佛法蠡测
 论研究佛教必须会归自心方得实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如来藏品第一[栏目:大乘无上续论略释·弥勒教言]
 相应13经 三十位经[栏目:相应部 15.无始相应]
 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