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除习务尽勿再发生说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9

除习务尽勿再发生说

明真法师

修心非难,修心而能除习者实难;除习非难,除习而能务业者实难。盖人之初生,本具清明之性。然有清于始而不清于终,明于暂而不明于常。其故何哉?嗜欲攻其外,美恶动于中也,是以求苦而舍乐。夫求苦而舍乐,岂人之本性哉?习有以宁之矣。故嗜欲习也,美恶亦习也。皆所谓外来物也,能不尽力除乎?故必以智慧之水,而清洁之;以观照之灯,而光明之。彼习虽深且厚,有不远而去之者乎?犹之千年暗室,一烛而能破除;燎原烈火,一水而能消息。此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独惜夫今世修心之士,能除习者已寡矣,安得其务尽也哉?此生死所以难了,而佛祖所以难成也。虽习有善恶之不一,而丁此末法之际,时风颓糜,世道败坏。习善者诚不数观,习恶者恒指不胜屈焉。良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心所思者名利,志所专者欲乐。目所愿者丽色,耳所听者好声,口所食者嘉物,舌所当者美味。则其八亩田中,所下之种子,亦惟名也、欲也、声也、色也、物也、味也。本具清明之性,早已汩没而无矣。尚何能证道见真,而为圣为贤乎?是皆由恶习不良,而乃使之然也。故恶习不可不除,而除尤不可不尽。如扑灭余火,不令死灰复燃;如芟夷蔓草,勿使残根再植。其斯为除习务尽之义也乎?古圣昔贤,皆除习之极范也;佛经祖语,皆除习之方针也。吾人果能蹈圣贤之模范,依佛祖之方针,必使习无容身之地。除之又除,务至于尽。何患本性不能复?又何患于如来不能把臂齐驱乎?亦在夫人之自加鞭策而已。是以习为圣凡之初基,而亦圣凡之分途。习而善也,则为圣人;习而恶也,则为凡夫。然即恶矣,苟转变之,亦未始不能由凡成圣也。由此观之,习之关系,不亦重且大哉,纠小子能不慎乎?

(原载《弘法社刊》……一九二九年第三期)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致曹劲松(能证)函
下一篇:至心忏悔文
 《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探索
 明真法师致惟正法师函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探索
 《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启发
 我们要降伏今天的“毗沙恶鬼”
 佛教徒对于素食与肉食应有的正确态度
 圣凡在我毁誉无所损增
 关于“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回忆
 略谈三法印
 致净慧法师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见修行果 离开不敬信[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以直观看现实世界[栏目:向智尊者]
 雕鹄和兔子[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杂阿含经卷第二[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 显明义释心要庄严疏(贾曹达玛仁钦 著)[栏目:其它善知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三节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爱、慈善、大悲、菩提心辨[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68.树立自我的形象[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一章[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