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修心以持戒为本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3

论修心以持戒为本

明真法师

观夫今日之世界,削发为僧者,固不乏其人;而立志潜修者,亦指不胜屈。欲求其一生取办得大解脱者,卒难数观。甚至落于魔道,上品魔王,中晶魔民,下品魔女。果何说耶,余当反复思之。岂真修心而无益耶?抑古今人不相及耶?不然何佛之难成若是也。精研既久,遂得贯通。今则释然悟,憬然晓,而知彼之所以难得成佛者,乃由未达修心之本故耳。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此天下必不可能之事也。然则修心之本是何?曰持戒而已矣。夫戒何以为修心之本耶?亦自有说焉。盖戒能防恶于未形,止非于未然,使众生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此戒可以破恶者一。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三学既成,百善自圆,万德自具,此戒可以生善者二。菩提涅槃,以戒为基,佛祖圣贤,以戒为本;破除烦恼,非戒无以奏其功;了脱生死,非戒无以成其效,此戒可以作圣者三。严整威仪,谨防身、口,无轻浮之恶习,有端庄之懿行,人天见而敬畏,鬼神望而钦崇,侮慢之罪得免,信仰之福得生,此戒可以起敬者四。一戒能持,四美齐集,谓为修心之本,不亦宜欤。古之释迦弥勒,所以正身于当时,立名于后世者,要未有不坚持戒行而可以幸致者矣。故我佛于机缘将尽,示现涅槃之际,殷勤苦口,一再婆心,付嘱阿难以戒为师者,无非希望末法有情,身体此戒,力行此戒,口诵此戒,心持此戒。作一清净男儿,成一出世丈夫?刮心田之尘垢,磨意地之光明,而一洗无量劫,来卑鄙之举动、龌龊之行为也。此可见我佛之悲愿普矣,爱物至矣,慈意深矣,度人切矣!吾人虽粉骨碎身,酬恩报德,尚有不足者焉。况故意不守戒律,违反佛制,则其罪将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也。我佛在常寂光中,以慧眼遥观,见此恶劣比丘,明目张胆,公然作恶,当亦痛哭而流涕矣。然将如之何哉?亦惟誓遵佛祖遗嘱,力守僧徒常规,改良凡习,革除恶化。时时净念现前,刻刻染心向后,以不负我佛之叮宁慈命而已。夫欲不负慈命,非先精持佛戒不可。苟能精持佛戒,则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舌不妄尝,身不妄触,意不妄动,久之久之,惑尽情空,虽以戒法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亦何难之有哉?戒乎!戒乎!其真成佛之资粮,作祖之基础,而修心之根本。吾僧伽宜力持而勿犯也。不犯则已,犯则堕阿鼻地狱,受无量之痛苦。不闻佛名,不知修道,永劫沉沦,无有出期,能不悲乎?

(原载《法海》一九二九年第二期)


{返回 明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略谈三法印
下一篇:对于端阳节之感言
 论研究佛教必须会归自心方得实益
 感怀赠南岳客人
 宗教信仰自由的二三事
 《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探索
 “想”的探索
 论学佛者应打破贪心
 论人生苦乐之由来
 僧青年的信仰与生活问题
 论学佛者应打破贪心
 如是我观(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10课[栏目:净水如意宝讲记·圆春法师]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论翻译家玄奘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拉吉尔·夏沃克)[栏目:玄奘研究]
 (电脑游戏)偷菜到底犯不犯盗戒?[栏目:妙量法师]
 第九章 目标[栏目:生活的艺术]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8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第三章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栏目:蒋维乔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昨年今日无尽感言[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