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陀舍利在中国
 
{返回 真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50
  佛陀舍利在中国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五月二十九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先后向中外记者宣布,在北京云居寺雷音洞、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发现佛舍利,引起佛教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本文拟就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即我国在建国前,哪些地方保存有佛的舍利?建国以后,又有哪些重大发现,作一概述,以响读者:
  一、建国前保存的佛舍利
  《阿育王传》载:〔佛寂百年后,有阿育王出世,取前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宝末,造八万四千塔。尊者耶舍,舒指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于一日中,遍南瞻部洲,震旦国者,一十九所。〕这十九所塔的分布情况,《法苑珠林》三十八卷记载如下:
  一、西晋会稽鄮县塔
  二、东晋金陵长干塔
  三、石赵青州东城塔
  四、姚秦洒东蒲坂塔
  五、周岐州岐山南塔
  六、周瓜州城东古塔
  七、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
  八、周洛州故都西塔
  九、周凉州姑臧故塔
  十、周甘州删丹县故塔
  十一、周晋州霍山南塔
  十二、齐代州城东古塔
  十三、隋益州福感寺塔
  十四、隋益州晋源县塔
  十五、隋郑州超化寺塔
  十六、隋怀州妙乐寺塔
  十七、隋并州净明寺塔
  十八、隋并州榆社县塔
  十九、隋魏州临黄县塔
  在这十九所塔中,建国前只留下西晋会稽鄮县塔,在今浙江省鄞县鄮山阿育王寺。寺建于东晋义熙元年(公元四零五年),原名广利寺,梁武帝赐名阿育王寺。据《鄞县志》,寺内供奉的佛舍利塔,是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并州(今山西太原市)僧刘萨诃发现的。塔青色,高一尺四寸,广七寸,五层四角形。东晋义熙年间安帝始构亭保护。该寺建筑规划之宏大,供奉舍利塔的舍利殿之壮严,在国内首屈一指。前来瞻仰佛舍利者,终年络绎不绝。因为此塔是传来我国十九座佛塔中唯一幸存者,所以弥足珍贵。又此塔灵异传说颇多,据印光在法师《阿育王佛舍利塔记实》写道:〔晋武帝时,有僧慧达(一),礼拜祈求,从地涌出,遂建育王寺,其塔中舍利,历朝屡著灵异。平时塔门常锁,有欲睹舍利者,先通知塔主,塔主请塔出,可跪而睹之,塔高一尺四寸,周围亦尺余。塔之中,内空,中悬一实心钟,钟底正中有一针,舍利附于针端。四面有窗,华格拦遮,手不能入,即于华格孔中睹之。其舍利之形色大小多少,均无一定。平常人睹,多见是一粒,亦有见二三粒者。有见舍利靠于钟底不动者,有见一针下垂至寸许者,有见忽降忽升忽小忽大者,有见青者黄者赤者白者,及一色之浓淡不同,并二色相兼之各种异色者。有见色气暗然者,有见色气明朗者。不独人各异见,即一人亦多转变不一。又有见莲花及佛菩萨像者,亦有业力深重,完全无所见者。见其小时,每如小绿豆大,亦有如黄豆大,枣大者。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陆光祖,笃信佛法,极力护持,与亲友数人来睹,初见如小豆大,次如黄豆大,次为枣大,次为瓜大,次为车轮大。光明照耀,心目清净。时舍利殿坏,塔供库房,陆遂发心重修塔殿。披亲友所见亦甚好,但不如陆之神异。〕
  建国前我国保存之佛舍利,除鄞县阿育王寺外,还有北京西山灵光寺的佛牙舍利。
  一九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西山灵光寺内之辽塔──〔招仙塔〕和全寺建筑,都被侵略者的炮火所毁。寺僧扫除瓦砾,得露盘有文曰:〔大辽国公,尚父令公、丞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公元一0七一年)八月工毕〕。旋于塔基,多获一石函,启视有沉香匣,内贮佛牙舍利一颗。匣上书曰:〔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比丘善慧书。〕《辽史道宗记》载:咸雍七年(公元二0七一年)八月置佛舍利于招仙浮屠。其年月与露盘刻文相合。燕国太夫人郑氏据《辽史》即辽相耶律仁先之母。据《补绩高僧传》,题匣之善慧为北汉僧人,宋初受宣秘大师之号。天会七年(公元九六二年)乃北汉刘氏年号。上述史实,说明佛牙舍利,初在北汉,后至辽京,咸雍入塔。
  二、建国后发现的佛舍利
  建国后,中国佛教协会恭迎佛牙供奉于北京广济寺舍利阁,为国内处四众弟子顶礼瞻仰。一九五七年──一九六0年,相地鸠工,重建新塔,用于奉置佛牙舍利,俾垂久远。塔址三级,高约五十二公尺。塔顶内供养尼泊尔国王赠送我国的佛陀肉身舍利十二粒,象徽十二因缘。以下六层,又各供六粒,象徽六波罗蜜。此外又分层供奉我国汉、藏、巴三系佛教的佛像、经典和其它法物。在塔顶露盘上,用梵、巴、汉、藏四种文字,刻写《法身偈》,象徽四圣谛。
  佛牙舍利,现存于世者只有两颗,一在我国,一在斯里兰卡。我国的佛牙舍利,受到世界各国佛教徒的高度重视。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一年先后应缅甸和斯里兰卡政府及佛教界的要求,我国的佛牙舍利,由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人护送到缅、斯两国巡展,受到两国政府和佛教徒的隆重接待和虔诚供奉。
  (一) 苏州虎丘塔内发现迦叶佛舍利
  一九五七年苏州文管会在整修虎丘塔第三层时,发现石函、铁函、铁金涂塔各一具。
  在铁金涂塔外,包裹的四幅织品都已腐烂。在比较完整的一幅上,用墨笔题着两行字:〔×××恩朗舍此袱子一枚,裹迦叶如来真身舍利宝塔〕。在石涵四周,有铜佛四尊,檀香雕木佛像三尊,铜镜三面,越窖青瓷莲花碗一双,制作精美。在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中间,有高一米的空隙,中间放有一双长方形石匣,石匣内有一长方形楠木匣子。匣底的木柄上写着:〔弟子××舍净财造此函,盛金字《法华经》,孙仁遇金银手工装,孙仁朗舍手工绣花,辛酉岁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午〕等字。经卷用白棉纸墨书写。由于日久腐酥,已沾在一起,无法全部展开。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是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东西。(二)
  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之一, 在这个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确切年代,不可考证。古佛舍利的发现,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意义十分重大。苏州文管会决定,待虎丘塔修复后,仍将迦叶佛舍利送还塔中保存。
  (二) 镇江甘露寺铁塔基出土释迦佛舍利
  镇江甘露寺铁塔建于宋代,九级八面,造型精美。明代因海啸倾塌,遗存最下三层。
  明万历年中,释性成、功琪就残存三级加以修复,成为七级。到了清末,明代绩建的四级又毁,仍存原来三级。一九六0年镇江文管会修复铁塔时,在塔基下深约三公尺半的地方,发现一个地宫,其东西长九七米,宽八六米,深八0厘米,由十九层青砖平铺构成,底层石板。地宫放置一长方形大石函,作东西向,上面盖有宋元丰元年(公元一0七八年)四月八日,〔润州甘露寺重瘗舍利塔记〕石刻一方。大石函内,还放置一些唐代石刻。其中最重要的有唐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塔舍利记〕,大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李德裕重瘗上元县(今南京市南郊)禅寺舍利记〕石刻两方。此外,还有唐宋石刻七方,都是记载唐宋重瘗舍利的经过。
  据梁《高僧传·康僧会传》,僧会于赤乌十年(公元二四七年)入吴,为吴大帝孙权致舍利。帝于秣陵(今南京)城东长干,为置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江南塔寺之始。后寺塔具废,西晋刘萨诃,于塔废址得佛舍利,后于其地建寺,造三级塔,名长干寺。梁时,大加兴建,号阿育王寺。至唐长庆年间(公元八二一--八二四年)李德裕(公元七八七──八四九年)任润州刺史,乃将长干寺一部分佛舍利,移置其新建之京口(今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并建石塔供奉。宋熙宁二年(公元一0六九年)又民现佛舍利,该寺改建铁塔一座,将佛舍利集中一起,安奉供养。据此可知,一九六0年于镇江铁塔地宫发现的释迦佛舍利,即《法苑珠林》记载的(三)东晋金陵长干塔之佛舍利。这一重大发现,对江南地区佛教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露寺地宫发现的释迦舍利,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据镇江博物馆报告,共有七百七十二粒。唐代瘗下的计两处:长干寺舍利小金棺内十一粒,禅众寺舍利金棺内一百五十粒。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颗粒,无色或白色的,小如芥子。宋代瘗下的计三处:银人五十六粒,附在一大块化石状物之上。银圆盒内一百七十粒,另有七粒作矿石状,绿为子孔雀石。木函内三百七十二粒,均小如芥子。(四)
  (三) 北京云居寺雷音洞发现释迦佛舍利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午,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清理著名的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于原佛座后面地下五百米处,发现一方石,下有坚穴,内存石函、银函、玉函,以函套函的方式加以密封。一号汉白玉石函,函盖上刻有一百七十二个字,函内还刻有八十三个字的铭文。这些文字记述了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间,在石经山首次发现隋代所藏佛舍利的情况,并初步判定此函为明万历年间所制。二号青石函,较上函略小,函盖上刻有〔大隋大业十二年(公元六一六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巳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原住持永劫〕三十六字铭文。说明佛的舍利,在这里已珍藏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三号汉白玉函,有楔状抽屉盖,上有〔佛舍利〕以及上下款,共二十六字。四号镀金银函,四周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浅刻图案,盖上有花卉图案,内有木质彩绘香珠一颗,珍珠十一颗。五号白玉函,十分精巧,长宽各十二厘米,高十七毫米。在这里可看到两颗乳白色如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两颗珍珠。
  隋代印度一僧办将一部分佛舍利献给隋文帝杨坚。幽州高僧静琬从隋文帝那里得到三颗佛舍利,安放在白带山(后称石经山)雷音洞内。明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佛舍利首次被发现,由当时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母亲迎入宫中供养,三日后又安放在雷音洞内。为何记载有三粒佛舍利,现存祗有两粒呢?据专家推断,其中一粒可能在明代迎入宫中供养时,不慎遗失。
  据悉,待云居寺修复后,这批佛舍利还将送回寺内安置,供海内外各界人士瞻礼。
  (四) 陕西法门寺发现释迦佛舍利
  一九八七年四月初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法门寺塔基下的地宫时,首次发现极为珍贵的佛指舍利,以及唐代许多皇帝供养舍利的金银器、丝织品、瓷器等大批珍贵文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九公里的法门乡,在西安西部一百公里处。法门寺塔始建于东汉,原为四层木塔,明代隆庆年间毁于关中大地震。明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起重建为四十九米砖塔。法门寺为唐、宋时代的宫廷寺庙。
  法门寺塔西部于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倒塌。为了重修佛塔,一九八五年又拆掉囝摇摇欲坠的残存东半部。一九八七年三月间,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地宫天井。四月初,在地宫内,陆续出土了一批稀世珍宝。
  特别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在地宫的前中后三室及后室下四龛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四枚佛指舍利。经与甬道中发现的碑石志文和有关文献的勘验,确系唐代皇帝多次迎供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据现在所知,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佛指舍利。
  史籍记载,法门寺分得佛指舍昨,置于专门修建的塔中,故名〔真身宝塔〕。唐时每隔三十年开真身塔一次,由皇帝率众臣迎佛骨至长安供奉。送还法门寺时,朝廷都要赠送一批珍贵的器物。地宫甬道中出土的一块《物帐》碑,详细地记载了唐代几个皇帝赠物名称和数量。佛指舍利在法门寺的重放光明,专家认为这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是全世界佛教徒值得庆贺的重大事件。
  一述资料说明我国现在是全世界保存佛舍利最多的国家。除释迦佛外,还有迦叶佛。释迦佛的舍利,又有佛牙、佛指、佛身各个不同部位的舍利,数量大,是各国佛教徒共同的圣物。

{返回 真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港沪相通、佛教一家——欢送香港佛教访沪代表团
下一篇:佛教的孝经——《盂兰盆经》
 重建崇明寿安寺记
 现代僧青年需要具备的条件
 华严宗简论 第四章 华严宗的思想体系 第四节 六相
 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
 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祝词
 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一节 三时
 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二节 二祖智俨
 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四节 四祖清凉
 佛国巡礼漫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72 用会作么?[栏目:活得快乐]
 在心地上建造自在平安的生活[栏目:达真堪布]
 众生有没有福报与佛法结缘,是由于自己的业力,菩萨在这里面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The Smaller SUKHÂVATÎ-VY&Ucir..[栏目:英文佛典]
 舍弃名利心才能摆脱束缚[栏目:心似莲花开]
 唐密传承六祖一行禅师[栏目:唐密祖师]
 佛教常说的“慧”有哪些含义[栏目:佛学小知识]
 唯识三字经释论 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六)心所[栏目:唯识三字经释论]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二十三)[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五[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