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八十《华严》
唐武则天,笃信佛法,知道晋译华严不全,听说于阗有梵本,就派人去取经,并聘请翻译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喜学)是于阗国的一位知名的学者,他智度宏旷,利物为心。对大小乘经论,外道异学,无不通达。他接受聘请,来到长安,武则天迎请於遍空寺,使其从事翻译。并请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觉爱)和义净二藏帮助宣读梵文,复礼、法藏等诸大师担任笔受润文。经过五个春秋,於圣历二年十月译完。这就是新译的八十华严, 一名唐译。它比晋译,文辞流畅,义理周详,成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的组织。在翻译过程中,武则天亲临译场,助扬译事,并亲自撰写序言,挥毫题写品名。
但此经译出後,其中仍漏译日照三藏补译晋译本的内容。法藏大师将新旧两个译本,互相对照,勘校梵本,补充缺文,文义始得连续畅通。
六十、八十《华严》,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是所诠之义,经是能诠之教。听诠中分为法和喻,大方广是法,华严是喻。大者,体性包容。方广者,相用周遍,即—切如来所证之法。华喻万行,严谓严饰,因位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云华严。义佛果地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生身,故名华严。故《探玄记》云:“佛作下乘,法超因位,果德难彰,华喻方显。”谓万德究竟,环丽犹华。互相交饰,显性称严。
至相、贤首,据六十华严,言佛於七处八会说华严经。七处:渭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亦称七重会:普光为八重会。清凉据八十华严,言七处九会。
第一会:在菩提场,说毗卢遮那如来依汇因果法门,有世上妙严品以下六品。
第二会:在普光明殿,说十信法门,有如来名号品以下六品。
第三会:在忉利天宫,说十住法,有忉利天宫品以下六品。
第四会:在夜摩天宫,说十行法,有升夜摩天宫品以下四品。
第五会:在兜率天宫,说十回向法,有升兜率天宫品以下四品。
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说十地法,有十地品一品。贤圣有隔,故越化乐。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因圆果满法,有十空品以下十一品。前六因圆,後五果满。
第八三会普光明殿:说普贤大行法,六位顿成,有离世间品一品。
第九会:在室罗伐城逝多园林,说入法界法门,有入法界品一品。第九会末,归菩提场,则十会圆明,顿彰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