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除烦恼 断执着 从持戒开始
达真堪布开示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6

现在有些人一讲戒律就害怕,“我做不到怎么办?”因而不敢受戒,甚至不敢学佛。其实无论你是否受戒,只要造了恶业就要感受恶报,后果是一样的。比如,杀生了就要感受下地狱的恶报,下地狱以后很难出来,出来了先要托生为饿鬼、傍生,然后慢慢才有机会托生为人。也有直接托生为人的,但是也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欠一条命要还五百条。

受戒是为了让你增加功德,不是佛要求你什么,不是让你受苦受累。你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报,有福报了就有智慧。守戒是为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你的进步就快,这些烦恼和习气才能断除。

“我的烦恼有时候很少,但是一遇到对境就不行,我的习气还是改不了。”你能改得了吗?你也没有受戒,对自己要求也不严格,总是那么马马虎虎的。那么多劫积累起来的烦恼和习气,平时都藏在阿赖耶识中,面对对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你要对付它!什么时候才能对付烦恼呢?你要有正知正见,要有智慧。有正知正见才能对付邪知邪见,没有邪知邪见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才没有习气。

先断烦恼障,再断所知障,最后才断习气障。“我的习气什么时候才能断掉……”你连烦恼障都没有断,能断所知障吗?习气障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有的人对法的执着特别强,因为烦恼障没有断,所知障肯定断不了。断掉了对法的执着是不是无法修行了?不是,断执着是一种修行,断除执着了才有修行。有的人又想,“对法也不能有执着啊?”然后就不修了,这就是把放弃当放下了。

放弃和放下是两码事,执着和认真是两码事。佛菩萨、上师不可能不认真吧?但是他们没有执着心。认真是解脱,执着是罪过,现在你认为自己认真了,实际上那是执着,你真正认真了就解脱了。“我认真了,怎么还不好呢?”那么在乎,总活在别人的眼光下,总看别人的脸色,人家的脸一黑心就动了,脸一白心就乐了。这就叫执着!哪有这样的修行人?别人脸黑脸白与你有什么关系?这不都是分别心吗?别人脸色好了你就解脱了?不可能对你都是白脸,也不可能对你都是黑脸,你不执着白脸就没有黑脸,不执着黑脸就没有白脸,你不执着都不会伤害你。

“我对家人、对孩子、对亲朋好友真好啊!”实际上这是执着,而不是认真,你不执着了才有认真。我说的认真是一种缘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脱;你说的认真是一种执着,是轮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你的“认真” 给你带来了烦恼和痛苦,这不也是一种罪过吗?

放下和放弃也是一样,“我把家也放下了,孩子也放下了,怎么我还不好呢?”不用问,这是放弃,放弃了肯定有烦恼,肯定有痛苦也是罪过,当你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时候才是真正放下了。不要放弃任何人,不要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大乘佛法能圆融一切,容纳一切,所以大乘佛法里的解脱是究竟的解脱,大乘佛法里的成就是圆满的成就。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切莫染污清净的道场
下一篇:信心清净 则加持现前
 修破瓦法时观想的三个关键之处
 2008加行开示 闻法方式(2)
 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皈依的三种发心与结果
 加行班小结 寿命无常三
 解脱之道
 修好日常的生活 见到自己的本性
 晋美彭措法王的两句教言
 观音法会开示七
 老实观心 明白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E 第926经是佛陀对诜陀迦旃延的开示[栏目:界定法师]
 什么是修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五福(陈柏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灵媒跟我说弟弟中阴身一直跟在我身边,现在要做哪些功德才能防止他堕入三恶道?[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栏目:雪漠]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栏目:陈兵教授]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六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五百罗汉 190、善星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学会从失去中得到(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一节 正像末法的三时思想[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