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除烦恼 断执着 从持戒开始
达真堪布开示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0

现在有些人一讲戒律就害怕,“我做不到怎么办?”因而不敢受戒,甚至不敢学佛。其实无论你是否受戒,只要造了恶业就要感受恶报,后果是一样的。比如,杀生了就要感受下地狱的恶报,下地狱以后很难出来,出来了先要托生为饿鬼、傍生,然后慢慢才有机会托生为人。也有直接托生为人的,但是也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果报;欠一条命要还五百条。

受戒是为了让你增加功德,不是佛要求你什么,不是让你受苦受累。你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报,有福报了就有智慧。守戒是为了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你的进步就快,这些烦恼和习气才能断除。

“我的烦恼有时候很少,但是一遇到对境就不行,我的习气还是改不了。”你能改得了吗?你也没有受戒,对自己要求也不严格,总是那么马马虎虎的。那么多劫积累起来的烦恼和习气,平时都藏在阿赖耶识中,面对对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你要对付它!什么时候才能对付烦恼呢?你要有正知正见,要有智慧。有正知正见才能对付邪知邪见,没有邪知邪见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才没有习气。

先断烦恼障,再断所知障,最后才断习气障。“我的习气什么时候才能断掉……”你连烦恼障都没有断,能断所知障吗?习气障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有的人对法的执着特别强,因为烦恼障没有断,所知障肯定断不了。断掉了对法的执着是不是无法修行了?不是,断执着是一种修行,断除执着了才有修行。有的人又想,“对法也不能有执着啊?”然后就不修了,这就是把放弃当放下了。

放弃和放下是两码事,执着和认真是两码事。佛菩萨、上师不可能不认真吧?但是他们没有执着心。认真是解脱,执着是罪过,现在你认为自己认真了,实际上那是执着,你真正认真了就解脱了。“我认真了,怎么还不好呢?”那么在乎,总活在别人的眼光下,总看别人的脸色,人家的脸一黑心就动了,脸一白心就乐了。这就叫执着!哪有这样的修行人?别人脸黑脸白与你有什么关系?这不都是分别心吗?别人脸色好了你就解脱了?不可能对你都是白脸,也不可能对你都是黑脸,你不执着白脸就没有黑脸,不执着黑脸就没有白脸,你不执着都不会伤害你。

“我对家人、对孩子、对亲朋好友真好啊!”实际上这是执着,而不是认真,你不执着了才有认真。我说的认真是一种缘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脱;你说的认真是一种执着,是轮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你的“认真” 给你带来了烦恼和痛苦,这不也是一种罪过吗?

放下和放弃也是一样,“我把家也放下了,孩子也放下了,怎么我还不好呢?”不用问,这是放弃,放弃了肯定有烦恼,肯定有痛苦也是罪过,当你没有烦恼和痛苦的时候才是真正放下了。不要放弃任何人,不要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大乘佛法能圆融一切,容纳一切,所以大乘佛法里的解脱是究竟的解脱,大乘佛法里的成就是圆满的成就。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切莫染污清净的道场
下一篇:信心清净 则加持现前
 护法护持如法修行的人
 七支供第六支:请求不入涅槃支
 2009年万盏法会6·开显解脱道之发菩提心
 对境让相续水落石出
 如法修持顶礼可以具足六度
 真实供养的三个要点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与生活的每个过程中
 七支供第四支:随喜
 2010培训开示(九)共修的力量与功德
 大圆满的窍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忏悔的力量 1993.2.16~1993.2.28[栏目:星云日记]
 修行之道·第三篇 菩提心[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出世与入世[栏目:文珠法师]
 昙无忏 (东土传法 有去无回)[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93 不在别处[栏目:没时间老]
 三十忠告论[栏目:教言汇集]
 放生的现代意义:环保放生[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跟压力说再见[栏目:工作好修行]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六讲[栏目:大安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J 第471经(虚空经):本经叙述空中有种种风,而人生则会有种种苦乐之感。[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