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
达真堪布开示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2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当看到他人闻思修法、行善积德时,如果能生起欢喜心,诚心诚意地随喜,双方得到的善根、功德、福德是完全一样的。 从前有个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供养一切受用。当时有位行乞贫女得知国王这一善行后,生起了无上欢喜心。在回向功德时,世尊问国王:“你愿将这些善根回向给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更广大的人?”国王说:“回向给福德更广大的人。”于是,世尊先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回向。国王做功德的时候,还有傲慢心、嫉妒心等诸多烦恼,而贫女诚心地随喜国王的功德,只有欢喜心,没有掺杂一丝烦恼,所以贫女做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做供养的功德更大。

有些人心中怀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只做随喜就会获得那么大的功德呢?因为随喜是善心、是正念,它对治了嫉妒、嗔恨等烦恼,这是最大的善根,是特别殊胜的正念。好比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

别人做功德了、种善根了、积福德了,那个时候我们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其他的恶念,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生起欢喜心而随喜。众生有一点一滴的善根,我们都要发清静心、欢喜心而赞叹、随喜。平时自己所听到、所看到和想到的他人的善根,都应当随喜。

比如说放生,能亲自参加当然好,如果不能参加就随喜。无论拿出多少钱,哪怕是很少的一部分,也会积累很大的功德、福德。拿不出钱也没关系,只要你能从内心发出真诚的欢喜心,就会获得与他人所做的善行同样的功德。

如果你发心清净,拿的钱越多越好;如果发心不清净就不要拿那么多,拿再多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有多大的能力就用多大的能力来救度众生、弘扬佛法,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不能多拿,随喜一元钱、十几元钱也行。有些人觉得拿得少,怕别人笑话。别人笑话是他的事,那是因为他不懂佛理,他有恶念烦恼,他自己造业。如果你不随喜,浪费了积累功德的机会,心里还有那么多烦恼恶念,这是你不懂修行,是你的罪过!

佛曾说:“三千大千世界及须弥山都能衡量出大小,但诚心随喜的功德却是无法衡量的。”既然想学佛、想修行、想积累资粮,像这样的善巧方便,在轻松、愉快之中就能获得福慧功德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你在临终的时候放得下吗
下一篇:改变别人的方法是改变自己
 《七支供》讲记 普皆回向支
 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坚定的信念
 深信因果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
 究竟的科学 圆满的教育
 六度之五:禅定波罗密
 佛法融入相续才能对治烦恼
 我们是怎样通过念诵发心仪轨来受持菩萨戒的?
 不改变,无修行
 《法王祈祷文》略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以《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的“慈悲喜舍”观为基础的初步探讨(王惠雯)[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禅宗的两大思想传统(杨惠南)[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福德日记3月27日─节俭与少欲的看法[栏目:福德日记]
 深杰雅提拉克的佛教民族主义思想(黄夏年)[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千金散尽还复来[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仁焕法师]
 灵泉伏藏水[栏目:传喜法师]
 四偈集[栏目:长老尼偈]
 净土宗教程 第二编 中国净土宗 祖师的思想述评[栏目:大安法师]
 瞻礼赞叹地藏菩萨[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