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二、决定志愿
 
{返回 黄明尧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1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二、决定志愿

所谓决定志愿,就是要有坚定的出离心,发愿此生一定要打破生死疑团,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决定志愿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死心切。就是要对生死无常生起真切的怖畏之心,打破日常生活中那种悠悠忽忽、浑浑噩噩的无明状态,时时拿“生死”二字来警策自己,趁色力强健时精进修行。

既办此心,要理会这一着子,先须立决定志。触境逢缘,或逆或顺,要把得定、作得主,不受种种邪说。日用应缘时,常以无常迅速,“生死”二字贴在鼻孔尖头上。又如欠了人万百贯债,无钱还得,被债主守定门户,忧愁怕怖,千思万量,求还不可得;若常存此心,则有趣向分。(《示妙明居士(李知省伯和)》)

二是看破放下。名闻利养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一旦执着于它,被它控制,它就会成为障道因缘和生死的罗网。因此,对立志求解脱的人来说,必须看破名闻利养,淡化自己尘世间的欲心。尘世间的欲心一破,其它的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汪彦章是宗杲禅师的在家弟子,官至内翰,虽然也发心学佛,但是其生死心不切,到老了,仍然对世间的名闻利养放不下。当他向宗杲禅师请问修学之道时,宗杲禅师苦口婆心地劝告他说:

一个汪彦章,声名满天下。平生安排得、计较得、引证得底,是文章,是名誉,是官职。晚年收因结果处,那个是实?做了无限之乎者也,那一句得力?名誉既彰,与匿德藏光者,相去几何?官职已做到大两制,与作秀才时,相去多少?而今已近七十岁,尽公伎俩,待要如何?腊月三十日,作么生折合去?无常杀鬼,念念不停。雪峰真觉云:“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早是四旬余。他非不用频频举,己过还须旋旋除。为报满城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百年光景,能得几时?念念如救头然。做好事尚恐做不办,况念念在尘劳中而不觉也!可畏!可畏!(《答汪内翰(彦章)》)

这段文字可作我们后代禅人真实地发出离心的一个很好说教。

三是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也好,看破放下也好,不能停留在口头或知见上,最终要落实到修行中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不时缓时急,不一曝十寒。若时缓时急,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则说明生死之心还不切,还没有真正放下。

今时士大夫学道,多是半进半退——于世事上不如意,则火急要参禅;忽然世事遂意,则便罢参——为无决定信故也。(《示妙证居士(聂寺丞)》)

既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决欲亲近善知识,孜孜矻矻,不舍昼夜,常以“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茶里饭里,坐时卧时,指挥奴仆时,干办家事时,喜时怒时,行时住时,酬酢宾客时,不得放舍。常常恰似方寸中有一件紧急未了底事碍塞,决欲要除屏去、教净尽,方有少分相应也。若见宗师说时,方始着急理会,不说时又却放缓,则是无决定之志;要得生死根株断,则无有是处。(《示永宁郡夫人(郑两府宅)》)

生死心切、看破放下、勇猛精进,这三者实际上是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增长。要培养生死心,必须学会看破放下。反过来,生死心培养起来了,自然就能看破放下。生死心既切,同时又能够看破放下,修行自然就会勇猛精进。


{返回 黄明尧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1、在念头上用功夫
下一篇: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一、决定信心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1、在念头上用功夫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5、生处转熟、熟处转生
 心路峥嵘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四、参禅方法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3、无分别心用功夫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6、得力处省力、省力处得力
 大梅法常禅师悟道因缘
 结戒十义
 发菩提心 做本分事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二、决定志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律宗“四科”[栏目:佛教戒律学]
 三周修静报告[栏目:沈家桢居士]
 略论南方上座部佛学[栏目:吕澄居士]
 生命的本质(达摩难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警觉无常、策励精进-2005观音纽涅法会[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礼聘良师,启蒙幼童[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观呼吸与观四界 二、如何培养四界观 10-2-6 陆、如何辨识时节生色法[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死若乌有,生又何欢?[栏目:如实生活如是禅]
 修行者的一日[栏目:波卡仁波切]
 Dhamma Is To Be Practised[栏目:S.N. Goenk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