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二节 缘起教与四谛教
 
{返回 日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1

佛法的基本知识

日慧法师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二节 缘起教与四谛教

缘起教并非不通余道,如果从解脱道的理趣看,它跟四谛教,应同是一知苦断集证灭之道。

四谛全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是。因为它是说明世间苦集之理和成就出世间苦灭之道,故除苦圣谛仍为原名无异称外,余分别就其含义称为: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它之所以被称为圣谛,原因在于它不是凡夫颠倒见之所见,而是圣人如实见之所见,谛是真实的意思。行者若初次如实见此四谛行相,便是谛现观,亦名见道,见前颠倒见所未见之道,为踏上超凡入的初步。

前说十二有支在显示生死寂灭之道,除说法及观行方便不同外,义理却仍然被涵摄在四谛之内。详细观察,不难体知,试看下表,即可了然。

 (图略)

 现在,还回头来谈四谛。

佛陀说法,原是为一切有情众生说的。四圣谛就是把一切有情众生的整体生命,规范为四个有关联的共同领域。在这四个领域中,又分为世间的和出世间的两个领域,如其次第,即是四圣谛,今且略述之。

第一、苦圣谛:这是一个受用世间果报的领域。就单独的生命整体而言,一期生命中,从生有起到死有止,中间本有相续的五取蕴,属于一期果报。这果报,包括有情身心的禀赋,如:美丑、智愚、健康……和一生的遭遇,如:眷属、亲友、事业等等。总之,凡享有的和受用的,无不算在其中。这中间,虽然也有许多快乐之事,事实上,这些快乐都从辛苦中来,一如李绅《悯农》诗所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由这句话,我人可以推想到,人生的任何享有和受用,纵然小至盘中的一颗饭粒,都含有一分数不尽的辛苦和代价,没有不劳而获的。佛法中八苦、三苦的教示,只是择其大者和根本者而言罢了。若是更进一步看诸经论的具体说法,谓五蕴是一纯大苦器——苦聚、苦果报,那就是依真实状况完全否定了这世间犹有乐事之说。如是,佛法中说世间有相对于苦的乐事,但为世间欢喜,随世间说的,圣者所见的苦谛无有此事。正因为如此,所以,诸圣者对这世间非常厌恶,因有“违圣心故苦”之说;唯除诸佛世尊及诸大菩萨,为大悲心之所驱使,来生这里,济度这些苦难众生,出离这个苦恼地方。

因为人们对佛法所说的世间果报范围不太清楚,甚至有所误会,遂在前面特地提一个总的概念,以供了解。若照部派,依各自见地,作严格的规范,那还有差别说的。

有部师说:苦谛是五取蕴。烦恼为取,据有支取缘有的因果关系,取即五蕴世间的根本。分别论者说:漏八苦为苦谛。这一施设,是从能显示有漏八苦为苦相着眼的,此外,也总显它的粗显、广大境界。又出示它是重担义、结处义、极可怖畏义。关于八苦的内容,已在第三章谈过,可以参阅。

譬喻师(旧经部师)说:名色为苦谛。所言名色,应知是十二有支中的名色支,它的实体即是五取蕴,亦即有漏五蕴。然则,为什么不立五取蕴而立名色为苦谛呢?因为有支中的名色,指的是有情自体,六处支就是以它为缘而生的,不含非有情数外色。若泛说五取蕴,则遍摄情与非情等内、外一切色法。由于此师主张,非有情数外色,只具色法共有的变碍特征,不具有情内色不共的受苦特征,所以说外色但是苦品,不是苦谛①(注释:参阅《顺正理论》卷一,《大正》二九·三三一下。);有情数内色,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既是苦品,也是苦谛。因特立名色为苦谛,以简别非情的外色。这样建立,才没有过失。诚然!声闻道中,于四谛观苦谛时,毕竟是由观自补特伽罗无我得解脱的。补特伽罗我执既遣,非情的外色,自亦不能为作系缚了。此部立名色是苦谛,其理趣,大抵如是。

第二、集圣谛:此中之集是因义,指能集起三界苦的因缘,简单地说:即集谛是能生苦谛的因。

有部师说:有漏因为集谛。所谓有漏因,就是以有漏五蕴为因。此部诸师认为:现在的有漏五蕴,是从过去的五蕴集起,复能集起未来的五蕴。因为一切诸法,其各各自体都是恒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至其随逐三世流转,呈现出有、无、增、减等变异的现象,那只是自体的转变作用。是故,诸法生时,生于自性,住时住于自性,灭时归于自性。因此,有漏五蕴之果,亦无非是以有漏五蕴为因,故《顺正理论》说:有漏五蕴,“或名为集,即彼种类能为因故”。①)(注释:见《大正》二九·三三三上。)然此说因,亦必摄取蕴成就的惑、业。

分别论者说:能招后有爱是集谛。这里的爱,即是有支爱缘取的爱支。爱是渴求的意思,故又说名渴爱,也是贪的异名。由于它的增长,能与四取作缘,起身、口、意罪、福业,招引后有,作名色集,亦即为生作因。虽然,爱、取、有等烦恼、业都是生因,但是,爱在烦恼中独胜,可说是烦恼的根本,又是生三界六趣诸有果的生因,业则不然,它是牵引往生各别界趣的别异因,为简择苦谛的真集,遮除似集,故以爱为集谛。他们并举佛陀所说偈以证之,偈言②(注释:见《四谛论》卷二,《大正》三二·三八八中。):

如树根未拔,虽断犹更生,随眠爱未除,苦体恒相续。 是故,此师界定苦谛,乃是依有漏八苦,总摄世间或内缘生或外缘生的诸所有苦,因而界定集谛,则以能感后有诸所有苦的那种无餍足的渴求爱的共因为因。

譬喻师说:惑、业为集谛。此中之惑,指所有烦恼、随烦恼;业指身、口、意所作善、恶、不动等所有业。按:这一苦集谛内涵的施设,完全是以十二有支中惑、业、苦三事的因果关系为依据,理趣非常明显,无须多言。惟此师在七支苦事外,别许名色是苦谛,如上苦谛所说,当知这一名色,乃总指五蕴,只是在色中简除外色和把受等无色四蕴归纳在“名”中而已;所以它实俱摄有支苦事的七支,不过,在这七支中,识乃至受等前五支属苦法,后二支——生和老死属苦相,亦即前五支的分位相。这一点,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故顺便一说。

第三、灭圣谛:一般说来,灭有二种,无常灭和择灭。无常灭乃有为诸法刹那生灭、灭生相续不绝之法。此中,前刹那所灭法是无,后刹那所生法是有,灭是无事。如说:“生刹那后,诸行相尽,说名为灭,亦名无常。”又有说:“暂有还无,无时名灭。”虽然,中观根本应成诸师,则说:即此灭之一法,便是能生后刹那果有法之因。并说:唯有如此,才能说明刹那或一期有法,依灭的作用转化到另一刹那或一期有法的生起,若说灭无,过成断灭。这一问题,不能多谈,且置之。今应回到这里的问题——择灭。择灭亦译思择灭,是用智能思惟简择诸法之意。诸所有法经过多次的逐一简择,把那些具有动乱过患的诸行,一一灭除,灭后不再生起,还动乱于寂静,这就是寂灭涅槃。由于此灭,只是灭去动乱有为,令不再生;不再生便是无生,无生则亦无灭。此灭既离生灭相,便是无为;亦唯无为法才离生灭相。若法是无为,就不能立任何一类有为法作它的生因,它也不是任何一类有为法的所生果。所谓道谛是灭谛因,灭谛是道谛果,那是以修对治道,灭除有为过患,所证得的寂灭果。这种因果关系,和因生果的因果关系,大不相同,不可混滥。什么是证得?用般若(智能)如实知见名证,后得无分别智,如所知见通达无失名得,合名证得。然则它灭去了些什么呢?它灭去能生苦的苦因;而且,这里说苦即是苦谛,说集即集谛,不予任何拣别。苦、集二谛的内涵,已说于前,不必重复。再者,由于苦因永灭,苦果便不再生。所谓不再生,就是证得寂灭涅槃的圣者,不再在三界中受生,也就是不受后有之义。但涅槃有二:有余、无余。有余涅槃,是指证得涅槃的圣者,寿命未尽,从亲证涅槃的根本位,出到后得位时,由宿业所得的苦报身,还有饥、渴、寒、热、老、病等余苦,故名有余,亦作有余依。无余涅槃,则是寿命尽时所趣入的涅槃;因为不再为饥、渴等余苦所苦,故名无余,亦作无余依。这两种涅槃都是二乘人所证,此外,还有诸佛所证的大(乘)涅槃;若并前二,则说涅槃有三。

不过,中观根本应成这一系的学者,虽也随顺声闻说二种涅槃,但若约其自宗说,则只许如《法华经》所许,二乘涅槃是化城,不是真灭,真灭唯佛才得。又,佛所得真灭,即无余涅槃,此外,亦不立有余涅槃。

总上所说:灭谛、择灭、涅槃这三者应是一事,因为不论灭谛之灭,择灭之灭,寂灭涅槃之灭,在圣人各自内证的义境上,是平等无差别的。故灭谛之灭,亦名择灭,亦名涅槃,一义异名,只是用在非虚妄、非颠倒,是真实的四谛道上名灭谛,用在以智能断烦恼上名择灭,用在灭谛经由择灭所显发的离系境界上名涅槃。虽然如此,说一切有部诸论师说:假名施设,必依实事,所以,灭谛、择灭、涅槃,甚至与择灭互训的离系,各各都有自己的体性存在。

已总略说灭谛,今仍随顺上述差别说其差别义。

有部诸论师承认择灭是灭谛。因择灭能使五蕴若因若果皆无余灭。此说五蕴若因若果,是成立已招感现前苦果的五取蕴为因,及因此能招引当来苦果的五取蕴为果。为灭除这种苦因苦果,由修道的思惟简择,乃得永灭。是故,择是无漏无倒正慧,灭是慧果,择所得灭,名为择灭。“择”声,亦遮无常灭及非择灭,如是择灭,体是离系,法属无为,依理,遂立择灭为灭谛。

分别论者认为爱尽是灭谛。因为爱着或渴爱是烦恼根本,亦最强而有力,若能尽爱,所余的烦恼、业亦必随之而尽。不过这里应注意,此中之爱,是指能招引后有的染污爱——非不染污——是能作苦谛因的集谛,所以断爱便是断集。能断集谛的是灭谛,这就很自然地成立爱尽为灭谛了。又,这样的建立,也是随十二有支的还灭道理,所谓: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灭,老死灭,则忧、悲、苦、恼等种种过患都灭。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解释,谓:忧是心乱不悦相,悲是啼哭饮泣相,苦是身逼恼相,恼是心逼恼相,这是用来显示十二有支缘起的有情世间唯是一大苦蕴集而已,并没有别的东西。

譬喻师说:惑、业尽是灭谛。此师立惑、业尽为灭谛,自然是根据他许惑、业是由集谛而来,同时,也应是依惑、业缘起的十二有支成立。十二有支由惑、业缘起苦事——名色,惑、业尽,诸苦亦尽,其成立惑、业尽是灭谛,不也很合理吗?所余诸义,已于前之苦、集二谛中说,这里不用说了。

第四、道圣谛:具体地说,应作趣苦灭道圣谛。一般说来,它是依八支圣道而立。八支圣道趣向何所?谓趣向苦灭的安隐涅槃。此义,《大毗婆沙论》有一设问,颇饶趣味,拟述于次①(注释:见《大正》二七·四○四上、中。惟此引文,已改用语体转述。):

有问者问道说:你有能力令因非因,果非果吗?

道答:不能。虽然,于诸能生苦果的因缘,我能对治,令不能生苦。

此中,问道谛,是问它有没有能力坏前因及坏前因所生起的现法果——这当然是不可能之事。故道谛答以“不能”。说它只能对治因,使不集后果。这则问答,显示道谛是对治道,即此道,便是趣向苦灭不生之道。

或有人疑,既然如此,为何已证无学的圣者,仍为老、病等苦所苦呢?谓:现苦是宿业所招的果报,除入无余涅槃外,只有尽形寿以受之之一途,不可以灭。这里说灭,是灭后有苦,如佛说:“圣道能灭后有众苦。”于此,更清楚地回答了前面和道谛问答的问题。

复次,道谛即八支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种道支,是圣人所行,故名圣道;正趣涅槃,故旧译八正道。总之:它是灭苦之道,在佛法中,谁也不能否认。

此八支圣道,可以摄为三聚:正语、正业、正命为戒聚,能断除瞋烦恼及其根本;正思惟、正精进、正定为定聚,能断除贪欲及其根本;正见、正念为慧聚,能断除无明邪见及其根本。又可摄为二聚:正见和正念是毗舍那聚,因为它能灭无明,故以慧解脱为果;所余道支属奢摩他聚,因为它能离贪欲,故以心解脱为果。合此二聚或三聚,其果即为俱解脱。

 基于上述,八支圣道是断烦恼道,这也就是说,佛法中修道,只断三界所系的烦恼,不断现前作业,也不断现前苦果,遂有有余涅槃之设。如是,若是已尽三界一切烦恼,纵有未尽之业,必不能生果,因为,起业的因已断,此业便成阙缘不生的非择灭。故已尽烦恼的无学,宿生虽有顺后生的五无间业,决定不于次生受无间地狱的罪苦报;现在生中,虽修善业,如正语、正业等,亦不于次生在人天中受福乐报。这就是学佛人,应注意降伏其心,断除烦恼,为当务之急;否则,徒法不足以自行,是不中用的!

 上面,已总略说道谛。此下,将仍依前举差别叙述其义。

 有部诸论师,认为学、无学法是道谛。学,或说有学,或说学人,乃指圣道位中,始从初果向到四果向之间——诸漏未尽,后有未断——所作未办的圣者。无学即所作已办的阿罗汉。学、无学法的法,乃无漏有为法,谓即八支圣道。故知学、无学法,就是这二辈人身中所成就的八支圣道功德。这样建立道圣谛,与其建立余圣谛的理趣是一致的。

分别论者,直许八支圣道是道谛。这是正随顺八支圣道能对治后有爱等烦恼和灭除诸苦立说。其建立的理趣也同余三谛一致。

诸譬喻师,承许止、观是道谛,这应该是如前所说,把八支圣道归纳为奢摩他和毗

 舍那之二分所作的立说。奢摩他意译为止,毗舍那意译为观;止属定,观属慧;止为对治贪爱,观则对治无明,如说:止能断贪,贪断得心解脱;观断无明,无明断得慧解脱,得二解脱,修道之事毕矣。然则,此许惑、业为集谛,如是,此业由谁对治断除?答案是:此师许八支圣道中止聚之戒分,于黑、白业能起对治及予断除;于中,无漏身、语业能起对治,无漏意业能予断除。所以,此师于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其根因见和灭、道二谛的道、果见,仍然一贯,不成缺失。

至于大乘唯识宗,略说一切生杂染皆名苦谛;一切烦恼杂染、业杂染皆名集谛。此中,三杂染即十二有支的惑、业、苦三事(亦名三道)。其说灭谛,乃依二种涅槃增上安立。若说诸烦恼品粗重(种子)永断,是据有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若因永断未来不生,及先世因受用已尽,现在诸行任运谢灭,是据无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其说道谛,谓若能证得第一义谛所有正见,及正见为先一切圣道,是名道谛。又许: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道谛相。又,此道谛相依三自性建立:依遍计执说遍知道,依遍计执及依他起说永断道,依遍计执及圆成实说证得道,此一切皆由修道通达成就,故皆摄为道谛。

 大乘中观宗,许大乘人唯修一实谛。如说:菩萨住性地中,得柔顺忍,以般若波罗蜜道,通达诸法实谛,所谓诸法实相空,则不顶堕①(注释:顶堕:声闻法中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中的顶善根,名之为顶。行者趋向顶,于未到时,功败垂成,名顶堕;若安全上顶,即不畏堕。菩萨道中,从柔顺忍到无生法忍,其间诸所有法,都名法位,亦名为顶。菩萨从四地进修顶法,七地得顶,方不畏顶堕,可安然趋入无生法忍——菩萨位中。(参阅《大正》二五·三六二上及七二一上诸文。) ,得入菩萨位。又,若人见一切法空,则无八法处;所谓四圣谛和四谛智;若无八法处,则四谛平等,这是把平等建立在诸法实相空无所有的谛实之上。故知此宗唯许二谛,所谓世俗谛、第一义(胜义)谛;若知世俗谛诸法但有名言而无自性,则直入一实谛——胜义谛,以胜义空遮断一切自性执,过二乘地,上菩萨位;不认为一定要修四圣谛道,才能得道。《大智度论》说②(注释:见《大正》二五·六六二中 。这段引文有两条附释:

 (1)八道,指八无问道,即声闻谛现观之八忍位。八忍即八 人,如说:“八忍中住,名为八人。”(参阅《大正》二五?三八三中)。

 (2)四谛皆是一谛:一谛指一实谛,谓诸法实相。按:此论释十 八空中第一义空说:“第一义名诸法实相”;然于此不能解读四谛即是胜义谛。因为四谛中的灭谛是胜义谛,余三谛是世俗谛,所以,要二谛一切法皆入诸法实相中,则得说名一实谛,或说四谛平等名一实谛。):

菩萨大乘人故,不应用二乘道……若(菩萨)生八道,即是八人,乃至生辟支佛道,即是辟支佛……若菩萨作八人乃至作辟支佛,然后入菩萨位,无有是处……

声闻人以四谛得道,菩萨以一谛入道,佛说此四谛,皆是一谛,分别故有四。是四谛二乘智、断,皆在一谛中。

《大智度论》亦说声闻四谛道①(注释:参见论之卷九八 ,《大正》二五·七二○中。),谓:世间及身皆是苦谛;爱等烦恼是苦因,苦因是集谛;烦恼灭,是苦灭谛;灭烦恼方便法是道谛。又说:众生所畏而急求解脱的莫过于苦;为除苦故,示以佛道,故说四谛。此中苦者,五受蕴身是一切苦本,以其性即是苦;苦集者,爱等诸烦恼;爱是心中旧法,以是故,佛说“爱能生后身”,故知是苦因,苦因即是集,若人欲舍苦,先当断爱,爱断,苦则灭;断爱即是 苦灭,灭苦即是道。

《大智度论》所出有关四谛这两段说法,后者可视为前者的解释。若观其理趣,应该是随顺上座部的。按:前面所说有部的分别论者,其见地也是随顺此部。


{返回 日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下一篇: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三节 生死轮回图图说..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六日 祖师的权便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观察世法谈佛法 第一节 超越世法的觉者法..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观察五蕴世间 第二节 别论五蕴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七日 禅宗的独特家风
 禅七讲话 甲篇禅七·话头禅 第四日 离心意识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二节 别说作受因果
 般若心经略说(一)
 般若心经略说(四)
 禅七讲话 乙篇乙亥新正禅七讲话 第七日 向无下手处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认识有漏修无漏[栏目:传喜法师]
 说情的燕[栏目:哼哈一如说]
 行于大菩提道[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不被六根蒙蔽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增支部1集129经[栏目:增支部1集]
 观音在耳,菩萨在行[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3、梨打痢头[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十七、憨山大师醒世歌[栏目:诗偈法语]
 关于供护法仪轨的开示[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众生是娑婆的缩影[栏目:境明·千里皆明]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