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为八关斋戒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5

何为八关斋戒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为广度无边有情,因而巧设了种种方便,如从戒体而言,释尊就为我们设立出家和在家两种戒体。僧众要在每月的十五、二十九(或三十)两日诵戒,内容包括念诵别解脱戒的经典等,称为“布萨”,其目的就是让出家僧众忏悔其半月来所造的微细的恶作,增上善业。

  为了使在家人也能体验出家僧人的清净生活,为日后出家持戒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与出家僧人的半月布萨一样能及时忏罪增善,故世尊特意按在家人的根器、条件,相应地为在家人设立与“沙弥十戒”非常相近的“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可以择日受持,时间也只有一日一夜,而不是尽形寿(终身)。其方式非常灵活,第一次须在一位出家僧人前受戒,然后在每月的斋日等吉祥日子里可自己在佛像前求受,因此十分适合在家人的条件、根基,且功德也非常大。佛在《建立家屋经》中曾云:只要受持一次八关斋戒,就不会转生于刀兵劫以及饥荒劫等苦难劫中。释迦牟尼佛是一切智智,真实语者,所说必定真实不虚。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真的已处在刀兵劫、饥荒劫中,恐怕连一分钟的痛苦也忍受不了,所以说如果能在如今优越的条件下,让一个经常做恶业的人受持哪怕是一天的八关斋戒,都可以让他获得极大的利益。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大部分人已造下诸多罪业,虽然我们不能象高僧大德一样,给他们灌顶,令之立即开悟,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他们受持八关斋戒。

  《药师经》云:“若有病人,欲脱离苦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又云:“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瑠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涅槃经》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普达王经》云:“先王在世时,有持善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护净经》云:“一日持戒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佛在经中曾说:如果救100个即将被恶人挖掉眼睛的人,其功德自然很大,但受持一天的八关斋戒的功德比此更大。又说:以医术令100位盲人重见光明的功德也很大,但也不如受持八关斋戒一天的功德。受持一天八关斋戒的功德已如此广大,更不用说一生受持别解脱戒的功德了。由此可知,我们能够受持清净的戒律,实在比得到一个如意宝还要殊胜。

  如果受了别解脱戒中的居士戒后,造了一些轻微的支分罪,则可以通过受持八关斋戒,立即得以清净。这与出家僧众的布萨(诵戒)作用相同。

  小乘诸戒中最容易受持的八关斋戒,只要守持一日一夜也具有无量之功德。法王如意宝曾在光明定中亲见宗喀巴大师时,宗大师为法王传了《三主要道论》,并对法王如意宝亲切教诲:真正的修行人在皈依三宝以后,能守持一次清净的八关斋戒,就可以往生到兜率天的弥勒净土。故出家僧人给在家初机业障深重之人传授八关斋戒,能使他们消除业障,增长善业,是非常有益的,还可以使他们逐渐往生净土。

  而依小乘戒律而言,出家僧人受戒后不能单独受持八关斋戒,因在小乘出家僧人在受戒后已具足八关斋戒的学处、戒体故,但在密宗的四部瑜伽中的事续部中,出家僧人在发菩提心后,可受持事续部中的八关斋戒,而这和小乘中所提出的略有区别,因为这是以发菩提心为基础,并得到密乘的灌顶和传承等,还修持诸佛心要之密法故,所以出家僧人也可守持。

  对于在家居士,我们可以首先让他们守持一次八关斋戒,然后逐渐让他从守居士一戒做起,在具足条件时,进而让他出家守持沙弥戒,最后当他对比丘戒的学处有了系统的了解后,可以授予比丘戒,使他成为佛法的主人,这样次第的引导,可以使一个凡夫慢慢地走向解脱的庄严大道。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关斋戒三十八讲(惟觉老和尚)
下一篇:佛法内涵与人的和谐发展(李海峰)
 浅淡佛教入世(蒋鑫)
 我的出家因缘(法正)
 对佛教振兴之展望(璞田)
 春天的禅定(张筱)
 浅谈生活禅(耀觉)
 平淡是最好的生活(僧禅)
 护生原为天下安——读《印光大师文钞》有感(慎独)
 略说三种礼拜(常静法师)
 忏悔净心灵(陆忠培)
 浅谈二谛哲理(慈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宣隆大师传 27、法(Dhamma)的特质(开示)[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二十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修心法语--护口恶行偈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栏目:宽运法师]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四十二卷[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六祖坛经>讲座第二天[栏目:慧律法师]
 330.问曰:菩萨若能作佛身说法度众生者,与佛有何差别?[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五蕴与空性的关系[栏目:曹越]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七[栏目:妙心法师]
 禅学的黄金时代 13.法眼宗的祖师法眼文益[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