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E 第926经是佛陀对诜陀迦旃延的开示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2

  第926经是佛陀对诜陀迦旃延的开示,即将比丘与良马作一番对比:比丘不应有贪欲,如良马不贪粮食,唯念驾乘。佛陀实际上就是在告诫迦旃延:应修真实禅,莫修强良禅:“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欲草。”什么叫强良禅?若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表面勉强保持宁静,其实内心已处于十分散乱的状态。若从义理而言,该禅是顺随五盖而修习禅定,与出离、如实知并不相应。而与强良禅相对应的即“真实禅”,即依所缘修禅,然后能超越所缘。修真实禅而弃强良禅,就是在教导弟子把握修禅中的核心要领。就好像“强良马”(野马,未被调伏之马)与“真生马”,它们的差别在于:强良马并不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该干的事情上,即系念于驾乘,如何跑得更快更稳,如何使主人更加满意,而是将全部心思集中到槽枥之中的粮草,老是琢磨着什么时候能回到那些甘甜丰盛的粮草面前美美地吃上一顿。而真生马却正好相反,虽有丰美的水草摆在眼前,却并不是非常地欢喜,其满脑子所想念的,便是“驾乘之事”。

  作为比丘也是这样,所谓“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缠)而求正受(禅定)”。比丘除了不依五盖而修禅外,同时还要不依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而修禅,乃至不依非想非非想而修禅。

  在具体的修法上,佛陀主张:“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这便是真实禅,即上面我们所讲的依所缘修禅(如六大、四禅定等),而能超越所缘,此即佛陀所讲的“于地想能伏地想”(乃至“悉伏彼想”)的真正用意。如果我们依于地想,却不能伏于地想而是围着地想打转,那么永远谈不上更高次第的禅定。(6.6.端午节)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F 927经为释氏摩诃男向佛陀请教的相关问题(信、戒、闻、施、证)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D 925经乃为八种德经,此经重点叙述良马八德及比丘八德。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G 1001经:生命无常而且十分短促,我们..
 漫说《长阿含》(卷十三)~C 师徒二人被度化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N 1288经:本经阐说如法布施的福报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E 1111经~1113经叙述帝释天虽为自在..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八)~C 三、牛角娑罗林经(上,184)..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J 第323经(六内入处经):本经阐述的何为..
 漫说《杂阿含》(卷九)~L 第249经(舍利弗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H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A 1198经~1207经:此十经重点叙述..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A 一、温泉林天经;二、释中禅室尊经;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逻辑与佛教伦理初探[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生辰八字被人拿去做法,如何化解?[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牛的贡献[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三十九讲 前行备忘录-业因果-诸法因缘生-断见派的观点-开光[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在义工制服背面印上“爱”字是执着吗?[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踏上心灵幽静 第9章 灵性的云霄飞车:拙火与其他副作用 找到刹车[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楞严大义今释 叙言[栏目:南怀瑾居士]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