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E 第926经是佛陀对诜陀迦旃延的开示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9

  第926经是佛陀对诜陀迦旃延的开示,即将比丘与良马作一番对比:比丘不应有贪欲,如良马不贪粮食,唯念驾乘。佛陀实际上就是在告诫迦旃延:应修真实禅,莫修强良禅:“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欲草。”什么叫强良禅?若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表面勉强保持宁静,其实内心已处于十分散乱的状态。若从义理而言,该禅是顺随五盖而修习禅定,与出离、如实知并不相应。而与强良禅相对应的即“真实禅”,即依所缘修禅,然后能超越所缘。修真实禅而弃强良禅,就是在教导弟子把握修禅中的核心要领。就好像“强良马”(野马,未被调伏之马)与“真生马”,它们的差别在于:强良马并不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该干的事情上,即系念于驾乘,如何跑得更快更稳,如何使主人更加满意,而是将全部心思集中到槽枥之中的粮草,老是琢磨着什么时候能回到那些甘甜丰盛的粮草面前美美地吃上一顿。而真生马却正好相反,虽有丰美的水草摆在眼前,却并不是非常地欢喜,其满脑子所想念的,便是“驾乘之事”。

  作为比丘也是这样,所谓“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缠)而求正受(禅定)”。比丘除了不依五盖而修禅外,同时还要不依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而修禅,乃至不依非想非非想而修禅。

  在具体的修法上,佛陀主张:“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这便是真实禅,即上面我们所讲的依所缘修禅(如六大、四禅定等),而能超越所缘,此即佛陀所讲的“于地想能伏地想”(乃至“悉伏彼想”)的真正用意。如果我们依于地想,却不能伏于地想而是围着地想打转,那么永远谈不上更高次第的禅定。(6.6.端午节)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F 927经为释氏摩诃男向佛陀请教的相关问题(信、戒、闻、施、证)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D 925经乃为八种德经,此经重点叙述良马八德及比丘八德。
 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K 917经、918经:此二经所述三种调马..
 漫说《中阿含》(卷六)~B 二、梵志陀然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D 第276经(难陀说法经):本经叙述难陀受..
 漫说《长阿含》(卷三)~C 四种沙门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I 第470经(箭经):其主要叙述:无论凡圣..
 漫说《杂阿含》(卷四)~B 第89经(优婆迦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K 1238经、1239经:此二经乃为波斯..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23经:本经叙述皈依三宝的殊胜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A 第304经(六六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心(二十一)结束语·千锤百炼始成钢[栏目:妙祥法师]
 圆觉境界[栏目:白云禅师]
 无常通信[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中台禅寺八十七年度春季福田精进禅七 87.2.15─87.2.22[栏目:惟觉法语]
 虽富犹贫的老人[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第三章 森林品 二七一 泉井污浊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神光断臂 考题交卷 Slicing Off His Arm, Dharma Master Shen ..[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极乐世界”比“兜率净土”容易去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陈大惠采访80岁乞丐[栏目:陈大惠居士]
 涅槃境界有高低之分?[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