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16日(则慧法师)
 
{返回 戒幢寺首届网络班·在家律讲课记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6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16日

则慧法师

  各位菩萨晚上好!!
  上周我们讲到第四重戒,只讲了一半。
  下面就接着继续讲谤乱正法戒
  这里所讲的谤乱正法,是一类众生以自己的邪见,谤乱如来的正法,与毁骂之谤是有所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毁谤骂詈菩萨藏,这罪过固然很重,但是比起说相似法的罪过,要稍微轻一点点,而其罪仍是极重的
  因为如果有人是用直接的毁骂,有正知见的人知道他是在毁骂,就不会被他所迷惑、混乱和误导
  也就不会被破坏法身慧命
  而如果是说相似正法,谤如来正法,必定会搞得邪正不分,结果,不但有害菩萨正知正见,而且会使众生,盲无慧目,有走上邪道的危险
  比如前几年特别兴起青海的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他就提出了“即身是佛”
  说自己就是观音菩萨,跟他学,当下就能开悟,只有他的那一套才是完全对的
  而参禅、念佛、等其他的法门都没有用
  可他说的又象是佛的正法之一,这就是说相似法
  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本来是正法,经他这么一说就变成不是正法了,真是“邪人说正法,正法亦成邪”了
  他的错误在哪呢?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在《楞严经》里明明说,二十五种圆通,都是平等的
  只是为了适应象阿难尊者这类的根性,而这个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选择了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但是经上并没有把其它的法门毁掉,一样都能开悟,都能成就正果
  而他却说成修其他法都没用,这就错了
  所以《华严经》说:“执一非余,魔所摄持”
  同是佛法,如果只执着一个法门是对的,其他的通通不对,说这种话的人,就是被魔所摄持,就是魔党,已经失去菩提心,不是菩萨
  因此也就失掉了菩萨戒的戒体
  其实,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无论哪种法门,都是为了适应对方的根机而说的
  绝对不会说出没用的法,既然佛说的必定有效用,
  只是时间长短,修持的工夫多少不同而已
  怎么可以毁谤其他的都不对,都没有用呢?
  所以我们如果对于菩萨法藏不能如法了解的时候,
  应该设法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闻思经教中去求了解
  绝对不能可以因为自己的不了解,而随便毁谤大乘,说这不是佛说的、这个没用
  如果这样,这个菩萨就会被邪见烦恼所胜伏,而犯了菩萨重戒
  那么这种重罪的罪业,比造了五无间业还要重得多,所以必定是堕在三恶道中,感受极重的苦果
  以上已经把菩萨的四重戒讲完。这四条重戒,都是由于菩萨以最严重的贪嗔痴等烦恼上品心,去做犯戒的事,所以又称为增上烦恼
  受过菩萨戒的人,如果起了增上烦恼犯了任何一条重戒,都会失去菩萨戒体
  可不是四条全犯了才失去菩萨戒体的

  《菩萨戒二十颂》以偈颂总结此四重戒说:
  “谓若猛利烦恼生,即能毁坏五切戒。当知其罪有四种,佛密意说等他胜。为贪利养恭敬故,便尔自赞而毁他。于彼有苦无怙者,悭诸财法不施与。他来谏谢不忍受,内怀忿恨复捶打。背舍大乘菩萨戒,爱乐宣示相似法”

  但是菩萨戒法很特别,和声闻戒法不同,声闻人一旦犯了根本重戒,就不能重受
  菩萨戒虽然失掉了菩萨戒体,却可以再受,再得戒
  当然在再受之前,必须要通过深深的求哀忏悔,把罪过完全忏悔清净,从头再发起增上大菩提心
  对治犯戒之增上烦恼,把这些烦恼消除,使身心清净,然后再受菩萨戒,才能重得菩萨戒体
  为什么菩萨戒可以重受呢?
  因为菩萨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由发菩提心以后,可以遣除此一切罪障,且菩萨尽未来际,不能说他失去戒体,虽破戒,但可重受,后即清净,这也是菩萨戒最为善巧之处
  但要想持戒清净的一个重要前题是,必须要明确得知道,自己到底有犯没犯,所犯的到底是轻是重
  一个持戒的人,不但要用戒律来衡量自己,也要用来衡量别人,特别是做师父的或律师,在诵戒羯磨的时候,要判定是否有犯
  犯的是属上品、中品、还是下品缠,这样才能如法如律的提示这个人应该怎样进行忏悔,才能清净
  乃至在犯戒时,所犯的是有染污的,还是无染污的都应当要明确的知道
  因此在菩萨戒中讲,一个人犯戒的因缘有四条:
  1、无知:没有觉慧,对于犯与不犯都无所知
  2、放逸:虽有觉慧,也有所知,但他是安住于失念放逸中,而不是正念中
  3、烦恼炽盛:虽有觉慧有所知,但是因为贪嗔痴猛烈成性
  4、骄慢:虽有觉慧有所知,但对于自己的信解方面非常鄙浅。比如对三宝不敬,恃无忌惮,没有惭愧心等
  菩萨所犯的罪有分上、中、下的三品。那么,菩萨犯了上品、中品、下品缠应该如何忏悔,才不失戒体呢?
  菩萨如果犯了上品缠,如果想不失戒体,必须要取相忏悔。必须见光见华,或得好梦,才能重得清净,才可重新受戒
  或必须经过,至心忏悔满一年以后,才能重新再受
  这一点比《梵网菩萨戒》善巧,因《梵网戒》是必须要见好相才行,不然是虽忏无益
  中品缠犯,要对三位以上清净比丘发露忏悔,才可还净,而下品缠犯,对一位清净比丘忏,就可以重得清净
  当然,在忏的时候,也有一些说词,这就要对首的清净比丘来教了
  以上说明了根本重戒,和一些该注意的事项,下面就该说说四十三轻戒了

  前面所说的四重戒很严重,所以只要稍微注意,还是不容易犯的
  而此四十三轻戒,就比较容易犯,因此大家要特别的注意才好,不然虽是轻戒,但如果积少成多也就麻烦了
  在各种菩萨戒本中,对于轻戒的称呼也都不太相同
  如《梵网戒》称“轻垢罪”;《优婆塞戒经》称“失意罪”等
  在瑜伽戒中,称轻戒为“违越罪”,也就是指违背、超越了菩萨行的正道和准则
  如果以四度四摄的分块法来学习和理解,在四十三轻戒中,障六度,即障碍摄善法戒的有三十二条。其中:
  一、障布施戒的有七:1、不供三宝戒;2、贪名利戒;3、不敬有德同法戒;4、不应供受衬戒;5、不受重宝施戒;6、障法施戒;7、障无畏施戒
  二、障持戒的也有七条:1、遮戒与声闻共不共戒;2、性戒与声闻共戒;3、味邪命法戒;4、掉动嬉戏戒;5、倒说菩萨法戒;6、不护雪讥谤戒;7、不行楚罚戒
  三、障忍辱的有四条:1、报复戒;2、怀忿不舍戒;3、不受忏戒;4、不行悔谢戒
  四、障精进的有三条:1、染心御众戒;2、非时睡眠戒;3、虚谈废时戒
  五、障禅定的有三条:1、惰慢不求禅法戒;2、未除五盖障宝戒;3、贪味静虑戒
  六、障般若的有八条,这可从人和法两方面来讲:
  (1)、从法的角度来有五条:1、不学小乘戒;2、弃大向小戒;3、舍内学外戒;4、专习异论戒;5、不信深法戒
  (2)、从人的角度讲有三条:1、爱恚赞毁戒;2、骄慢不听正法戒;3、轻慢法师戒

  障四摄即障碍饶益有情戒的有十一条:
  1、不为助伴戒;2、不往事病戒;3、不为宣说障爱语戒;4、有恩不报戒;5、患难不慰戒;6、希求不给戒 7、摄众不施戒;8、不随有情戒;9、不随喜赞叹戒;10、不随行威折戒;11、不随现神力折摄戒

  先说说障布施戒的七条,其中有六条属于作持,一条属于止持
  我们都知道,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而其中的财施又分为内施和外施。应该来衡量布施的行为呢?
  简单地总括,衡量布施行为的标准有两条:
  一、从自我“安乐”的角度来说:当别人向你行乞的时候,对于别人有安乐而无利益时,不能布施
  比如有的人要吸毒等这些行为不能布施,因为这对于众生的身心修养,及未来生命无益处,所以不能布施。对于别人来说能得到利益,而无安乐的,可以布施
  二、从对自他“利益”的角度来说:如果对于别人既没有利益,也没有安乐,就不能布施。如果对于别人既有利益,又有安乐的,就要行布施;对于别人有利益、有安乐,对自己没有的,作为菩萨也应该给予布施
  所以作为菩萨行布施时,也必须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的布施,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特别是,在布施中不能有虚妄心、分别心;而应该有广大心、平等心,也就是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
  因此,在行布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动机要纯正

  请先列出第一条“不供三宝戒”的戒文,以供大家参考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缆藏、摩?理迦;若于僧伽、
  这条戒是属于作持,就是当作的要积极的去作

  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布施范围广大,供养也是属于布施的范畴,所以如果不供养三宝,就会障碍布施行,而这条戒也是“正障财施”,特别重要所以列在第一条。

   时间也差不多了,有关此戒的一些重点,就等下周再作说明。
  对于前面所说的内容,只是作了一些重点提示性的说明,具体的内容和含义还是要靠大家自己多去学习了。
  下面是自由讨论时间,大家可以随意。
  如果有什么问题和心得体会,可以帖在我们的论坛上。


{返回 戒幢寺首届网络班·在家律讲课记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23日(则慧法师)
下一篇: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09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2年01月06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23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09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1月04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02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1月11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1月18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30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0月28日(则慧法师)
 在家律讲课记录·2001年12月16日(则慧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选择自己相应的道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做人的佛法 求人不如求己[栏目:做人的佛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1.行舍智[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佛学的真面目·7:哲学与佛学[栏目:妙泽居士]
 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六[栏目:龙树菩萨]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三课 信心铭(隋.僧璨)[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我在《释迦牟尼佛广传》中看到佛得道七天之后,佛母就往生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应如何看待《俱舍论》中说的器世界状态与现代科学证实的器世界?[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中阿含经》卷2[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这两者有没有区别?[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