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冈石窟记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72
云冈石窟记

——大四班:广秉

   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

   ——清·总督侍郎 佟养量题

  云冈石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由魏文帝(鲜卑族拓跋王朝)请沙门昙曜大师在武周山北崖主持开凿。最早、最大、最精美的五个石窟,所以最吸引人和令人驻足的也正是这五窟。因五窟为昙曜大师主持开凿的,所以后人称之为“昙曜五窟”。

  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年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州塞,凿山石壁,开凿五所,镌建佛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至,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遥想当时,何其壮哉;只因时不待人,景亦不再有。今观石窟佛像经过了一千五百多个岁月里的风吹雨打,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许多佛像及其周围的主体建筑严重损坏,因而云冈石窟失去了原有的“真容”、“壮景”。

  佛说过,一切事物皆有无常变化,因为无常所以才会随着时间、环境变化,哪怕它是“坚固”的石头,所以现在的云冈石窟有变也有化……。石壁上的无数小佛像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了,有些佛像头部被毁、被盗,几尊十几米高的大佛眼珠被盗走,故而“好景已不再”,我心为之痛惜。

  漫步在这绵延 一公里的石窟前,仰望着眼前的“残垣断壁,被损和风化的佛像。此时的我又将是绪万千……..

  今世的我处在一个“人心不古,沙门不兴“的时代、空间里,作为”沙门释子“的我,却无力匡扶圣教,颠覆“沙盘”安于现状之格局,因而心之极份,欲泣无泪,自感无以为报世尊之慈恩。

  唐诗有云:“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如今鲜卑拓跋氏当年开凿云冈石窟这获福的功绩虽还存在,可往日兴盛的拓跋王朝已不复存在,同时,佛教在失去国主及政权的保护下,也会随着这一期王朝的没落而被“淹没”。

  所以,东晋高僧道安法师对于佛教的传播曾感叹地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这是一个非常真实和现实的生存问题,放眼望去,历史上有国主、政治力量的拥护的佛教都是盛权一时的,例如:唐朝一代代君主提倡和致力投入,使得当时的佛教徒成为汉传佛教史上的“鼎盛时期”。

  一个宗教,一种思想,它总是有兴有衰的,佛教亦是如此。虽然佛法传来东土亦有两千多年,但属时间上的“长”,而并非是“常”。我不知道佛教的将来会怎样?何时兴,何时衰,兴有几时,衰有几时。

  但愿“龙天护佑”,国主护佑,沙门释子竭诚投入,为“渡众生”,也为“救自己”,致力兴教,莫乱教坏法。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无常
下一篇:忍辱是个宝
 印光大师的修行次第
 万缘放下,唯念弥陀
 请君常念弥陀号
 回归净土
 感悟生命真谛
 心是生命无尽的积累
 心地之见
 学佛心得
 一个小沙弥的真实告白
 由境界知功夫深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456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姚秦 鸠摩罗什译)[栏目:弥勒系经典]
 子产畜鱼[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掌握规律,圆满人生[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不因自己的往生决定而满足,每天做经咒超度佛事,以作为发菩提心、庄严自身的实际行动,可否?[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4 煮黑石蜜浆喻[栏目:佛经概说·白话文]
 养身与养心[栏目:修持]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五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2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一卷)[栏目:净空法师]
 相应28经 八支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