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20课
略论·7月14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二、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
文:"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故须转入修成佛之方便。然彼亦须一不错之方便。途径若错,任几许努力,果仍不生。如欲取乳而制其角也。又虽认为不错,若支分不全,亦费力无果。譬同种子水土等,若随一不具,苗即不生。此《修次第中编》所说也。若尔,何为全而不错之因缘耶?《大日经》云:'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此中悲者,如前已说。菩提心者,世俗胜义二菩提心。方便者,施等皆圆满也。此莲花戒所说。
有一类人于如是之道,起邪分别者曰:'凡是分别,不但恶分别,纵是善分别,亦是系缚生死,以其果报不出生死。如金索绳索咸成系缚,黑白二云同复虚空,白黑狗咬皆生痛苦也。以是之故,唯有无分别方是成佛之道。其施戒等者,是为未能修如是了义之庸愚而说。得了义已,而更入彼等行者,如同国王降为农民,得象已而寻象迹也。'作是说者,引《八十种赞叹无分别之经》以作根据而成立也。彼谓一切方便,非成佛之正道,成大诽谤。以遮佛所教示之心要,分别无我慧之观察,远舍胜义故。此莲花戒尊者虽以无垢教理善为破除,广建诸佛悦豫之善道。然至今犹有一类轻持戒等诸行者,于修道时,舍弃彼等,如前而作。 又有一类,除谤方便外,见解亦同彼,及诸余者,舍以分别慧求真实之见,而许彼之任何不思为善也明矣!彼等尚不成为修空性之品类。纵许是修空性,谓善能修习者惟修空性,不须修俗谛行品者,是则显然与一切佛语相违,而乖道理者也。
诸大乘人之所修,是无住涅槃。彼中不住世间者,是以通达真理之慧,依胜义道之次第,或甚深道,或智资粮,或慧之支分等而修。不住寂灭涅槃者,是以了知尽所有性之慧,依世俗道之次第,或广大道,或福资粮,或方便之支分等以修习故也。《秘密不可思义经》云:'智资粮者,是断一切烦恼也。以福资粮者,是长养一切有情也。世尊,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当于福资粮而精进也。'又说《无垢称经》亦云:'诸菩萨之系缚云何?解脱云何?答曰:无方便摄之慧者系缚也。方便摄之慧者解脱也。无慧摄之方便者系缚也,慧摄之方便者解脱也。'
又《象头山经》云:'诸菩萨之道者,总略为二。云何为二?所谓方便及慧也。'彼等诸义,《道炬》亦云:'离慧度加行,而障不能尽,故为断无余,烦恼所知障,慧度瑜伽师,常应修方便,由慧离方便,及方便离慧,故佛说云缚,以是二勿离。'又云:'具慧度行舍,施波罗密等,诸善资粮净,佛说为方便。诸修方便力,而复能修慧,彼速得菩提,非唯修无我。已曾通达蕴、处及界无生,了知自体空,遍释名为慧。'明显而说之。《宝髻经》云:'须具足施等一切方便,而修一切种最胜之空性。'又《集研核经》云:'诸菩萨为菩提故而修六度。诸愚痴人,谓但应学慧度,以余何须用,此破坏心也。'复云:'又诸愚人,谓唯以一法而证菩提,即空性是。彼等之行,皆不净也。'倘作是想,修学施等诸行者,是无坚固通达之空性,若有则足矣!设如是者,则已得初地等诸佛子,及特于无分别智获得自在之八地菩萨,当不须行。然此非应理。十地菩萨,虽各地以施等而为主要,然非于余等不行也。以《十地经》说故。谓于一一地,或行六度或行十度也。特别于八地中,一切烦恼皆以断尽,安住寂灭一切戏论胜义之时,复由佛劝云:'仅此通达空性不能成佛,以诸声闻独觉亦得此也。须观我等身相智慧刹土等诸皆无量,我之力等亦汝所无,故应发起精进。又应思惟种种烦恼侵扰未寂之有情,亦勿舍弃此忍门。'如是劝已,于菩萨行犹须修学故,余人须行则何待言哉?至于无上密部最高道时,虽有不同。然总于金刚乘及波罗密多乘,于发菩提心及学六度共同之道,大体相同,如前已说。
若复作是言,非说不须施等,谓于彼等任何亦不思惟则施等皆完全矣!以不耽著能施所施施物故,而无缘之施则全。如是余等亦全。经中亦说于一一度中摄六度故耳。倘仅以此即全者,则外道于心一境性之止中平等住时,亦无耽著故,当全一切波罗密多。又别如《十地经》说,虽声闻独觉,亦有于法性无分别智,于彼平等住时,当全一切菩萨之行,成大乘也。若因经说,一一度中便能摄六,即以为足。则献坛供亦说涂牛粪水之行施有六唯为彼而应理耶?是故以见摄行,及以方便摄慧者,譬有慈母,因爱子死,为忧所苦。与余谈说等时,任起何心,而忧恼之势力不灭,然悲一切心皆是忧心。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智势猛,则于布施、礼拜、旋绕等时,缘彼等心,虽非通达空性,然具彼之势力而转,亦无相违。初修之时若以猛利菩提心为前行,则虽住空性定时菩提心不现起,然以有彼力执持,亦无相违,慧与方便不相离之理,亦如是也。于说福德资粮之果,为世间身财长寿等,亦不应错误,若方便与慧相离,虽是世间,倘以慧摄持,则极可为解脱与种子之因也。如《宝鬘论》云:'大王,佛色身,从福资粮生。'教有无量也。复次,汝设作是说,虽趣恶趣之因,一切恶行烦恼,皆能转为成佛之因。或又说言,虽成善趣之因施戒诸善,亦是生死因,不成菩提之因,此当平心而论。
又于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著,是魔之业。《三蕴经》亦云:'由堕所缘而行布施,及执戒为胜守护戒等,彼等一切皆当忏悔。'又《梵问经》云:'尽其所有一切行之观察者,分别也,无分别者,菩提也。'如是等处,不应误解。初之义者,由于二我颠倒耽著,而发起行施等者,以不清净说为魔业,非谓施等即为魔业。若不尔者,说堕所缘而施,则不须堕于所缘,理应总说布施当忏悔,然不如是而说故耳!《修次第末编》中如是答复之理最为切要。若邪解此已,则将一切行品为执补特伽罗或法我之相,认为有相故也。苟念舍此物之舍心,及念防此恶行之防心,并如此一切善分别,皆是执三轮之法我执。则诸得法无我见者,当如瞋慢等而灭一切种为应理,不可为彼而依之矣!若将此为此想之一切分别皆属分别三轮之法我执。则于善知识功德、及思暇满大义等,并念死、思恶趣苦及皈依,从此业生此果,修慈悲菩提心,于行菩提心之学处等一切修学,皆是须想此者此也,从此生此,于此有此功德过失。如是思惟引生决定。于彼有几许大之决定,则法我执愈增长。又于法无我修几许大之决定,则彼等道之决定渐次微小。行与见之两方面,如寒热之相违,于此二种,无生猛利恒常决定了知之地位矣,是故如于果时所得之法身及色身二不相违,则于修道时,亦须于二我相执之寄托,须无微尘许之戏论,引起决定了知与从此生此及于此有此功德过患等,亦引起定解,二者不相违也。 彼亦于根本之见,决择二谛之理而得自在。以教理正之,于一切世出世法之本体中,决择无有尘许之自性成就,而安立胜义之量,与因果法,亦不爽毫厘,别别决定安立因果名言之量,二者彼此互助,岂成能损所损者哉!于此若得决定,则可称为通达二谛之义及得佛意者也。第三轻义,彼经尔时,是观察生住等时,说施等于真实不生,谓分别者唯是安立之意,非说不依彼等而当弃舍。此《修次末编》中说也。以一分道品而不足者,《集经论》亦云:'离善巧方便之菩萨,不应于甚深法性精进勤修。'明显说之。《秘密不可思义经》亦云:'善男子譬如烈火,从因而燃。因若无者,则当自灭。如是从所缘而心然,若无所缘,心则寂灭,善巧方便之菩萨,以清净般若波罗密多,了知寂灭所缘。于善根所缘,亦不寂灭。于烦恼所缘,亦不生起。于波罗密多所缘,亦为安住。于空性所缘,亦为分别。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于所缘亦观也。'谓于别别所说无缘有缘,须判别也。如是于烦恼及执相之缚须缓,学处之绳则须紧。于性遮二罪须坏,于诸善业则不须坏。故以学处拘束,与为执相之缚,二者不同。守戒而缓,及我执之缚而缓,二者亦不同。坏与解脱等义,亦应善为观察。莲花戒阿阇黎破不作意之理者,谓住于决择胜义理之见上,于余任何亦不作意,专注一趣而修者,非其所破。若非住于决择胜义理之见,而心不行动,任何亦不分别而住,为修空性者,是所破也。此是显密皆同。然显密二中,以分别慧观察已,于彼修习有如何共同与不同之理者,下文当说之。(卷四终)
解:这一大段,要说明的就是方便和智慧,只学其中的一部分不能成佛的道理。发菩提心希求成佛,还不能真正达到成就佛道的目的,所以应该进一步探究求成佛的方法。要转入正修,第一必须是方便不错,第二须具足因缘,否则如种子缺水土而不能生。方便,即指六度。所以,具足方便与智慧,如声缘具智慧而缺方便,即不圆满。此处菩提心则指世俗、胜义二种。世俗菩提心,依前文所说的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所生的种种相,为真实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系假名安立,是初地以上事。初地以上,一心专注空性,身心与空性如百川归海,成为一味,无见相二分,这种心相,假名为胜义菩提心。如不善解此,则往往误认修空性即是修菩提心。经中说的,大菩提果从大悲的根本而产生,从菩提心之因生起,由布施等方便而达到圆满。可见,要想成佛,大悲心、菩提心生起之后,必须修布施等方便。 关于这种成佛的方法,有很多邪见,有一类说:唯有无分别才是成佛之道。邪见者认为:凡是分别,不仅恶分别,纵使是善分别,也是系缚,因为它们的果报不出生死。如同金索绳索都成系缚一样,因此唯有无分别才是成佛之道,其它布施、持戒等是为那些还不能够修这种真实之理的愚人而说,懂得了这种真实徹底之理者再就不必修布施等了。这种见解,是对佛法的大诽谤。因为它否定了"如理分别"的心要,也否定了分别无我慧的观察,由此将远离和舍弃胜义。
另一类说:只要通达空性,修行成佛就足够了。这种见认为:修学布施等行的人,是因为没有坚固通达空性,如果通达了空性,那么修行成佛就足够了。大乘人修无住涅槃,不住世间,也不住寂灭。不住世间,以通达无自性的空慧资粮而修,不住涅槃,依诸法缘起事相的世俗道的福德资粮圆成佛道。依空慧可以断一切烦恼,以福德资粮可以长养一切有情。所以,菩萨对于福智二种资粮都应当精进。以方便力修慧,能速得菩提,圆满佛果。圆满菩提果为法色二身。修法身道为慧度,色身道为前五方便度。以因言,法身因为慧资粮,色身因为福资粮。无慧因,不能得法身,无福因,不能得相好光明报化二身。如专修慧已足,不必修福,即是破坏大乘道中心要。佛谓此为愚人,以其离闻思修而专言空慧,不但行不清净,见亦不清净。地上菩萨,各地都以修布施等其中的一度为主而兼行其它诸度为辅。八地菩萨烦恼断尽,遮止一切俗谛相状,安住于空性之中。诸佛于此时劝令观佛身、土、力等功德为其所无而勤精进。又劝令观诸众生为种种烦恼所逼一面,不舍此忍而修诸菩萨行。八地尚如此,何况其余。又八地尚须经佛劝者,以佛果为不住二边。不劝,则八地菩萨在空性定中极易堕入寂灭一边。无论显密,如波罗密乘,或金刚乘,于发菩提心、修六度,是相同的。举八地菩萨为例,以证明专修空性为不足,不能以专修空性即为已足。必得智慧与方便圆融,方便与智慧不能分离,才能快速圆满菩提道。单修空慧不知方便,不但不得色身,即法身亦不能得。 还有一类,不是说不要修布施等,而是布施时什么也不思惟,那么布施就圆满了,并因此其它诸度也全部具足。这种执见的根据是:佛法告诉我们,布施时不执著于能施、所施、施物的三轮就可以使布施度圆满,这种不执著就是不思惟。经中还说每一度可含摄六度,所以布施时就是六度齐修。执这种见的,以为经中有一一度皆摄六度之明文,足为佐证。如果是这样,则外道安住心一境性定中亦具足一切波罗密矣,以外道住定中亦不起分别。如是则外道、内道没有区别的过失。《十地经》亦许声缘已得无分别智,以其无分别智住平等空性定时,亦当具足一切菩萨行矣。如是则有认声缘为大乘的过失。所以,佛法中指示的修布施时不要执著于三轮,是告诉修行人在修布施的时候不要被三轮的事相所缠缚。所以无缘大慈的布施,不是对能施所施之物绝不作意,而是在布施时为从前修空观的力量所摄,一面在布施,一面不离通达自性空的力量,通达布施的无自性性,因此而使得布施度圆满。所以,不执著于三轮,并不是简单地不思惟。不过,有先后的分别。先修空,后修布施,则修空勇猛力势即能真实摄持布施。虽修空性而不勇猛,后行布施,仅能做到空性不离,不能谓真实摄持。真实摄持者,布施时,境虽是有,而由了空之慧达其非为实有,不过因缘和合假名安立之有。如是乃为真实以慧摄方便。反之,先修方便菩提心,后修空性亦然。又离空慧而修方便,则为生死身受用寿命等因。不离空慧而修方便,则为解脱成佛之因。所以,总以慧度摄持而修六度,是菩萨行。 菩萨为了成就福慧资粮必须六度齐修,修每一度时与其它诸度的精度并不相违背。比如说:布施的时候不坏自己的戒行和不损害有情,即是持戒;能忍布施难行之苦,即属忍辱;勇猛布施而不退转,就是精进;不夹杂其它妄念而一心行施,即为禅定;了知布施时三轮体空无自性性,就是智慧。因此经中说每一度中含摄六度,并不等于说修每一度就具足了其它诸度,修某一度就不须要修其它诸度,或用一度来代替六度。如施度以舍为主,戒度以防为主。于修施之先,固以空慧摄持,正修时须以舍心为主,而于戒度防心,进度进心等,如光如热,并摄不缺。而且,在修持的过程中,如果空性慧或者禅定等的势力非常强大,那么,在行布施持戒等度时,空性慧或者禅定力等会随顺而起,而且不相违背。六度互摄不相分离的道理,也是这样。只是,在正修时,有主次的分别。 经中说,对于布施等六度现行贪著,即属魔业。若对布施等,执著于所施、施物上,就是执著于人我。如果执著在舍物的舍心或者是防恶行的防心等一切善法的能分别上,就是法我执。如果有这样的执著,那么前面所修的善知识功德、暇满大义、念死无常、思惟恶趣苦、皈依、修慈悲菩提心、行菩提心等一切学处,都有法我执的过失在。所以,得法无我见的圣者,对这种能执著的破除就象破贪瞋痴等一样,这样做才是应理的。所以,于颠倒二我执著所起施等,未能清净,说为魔业,不是说布施等即是魔业。
经过深入的观察,一切法没有恒常、独立、真实的本体,破斥了人我法我,由此而建立胜义谛;但一切法缘起的事相、因果的法则,相似相续,丝毫不爽,各别决定,因而安立俗谛。二谛相互相成,不相损害。如果能通达二谛,实证二谛,就可以说是得佛的真意了。 另外,对于烦恼和执相的系缚要放缓,戒律等学处的绳索可以拉紧点。对于性罪、遮罪应当破坏,而各种善业不可毁。对各种应取应舍的法,以及坏和解脱等义,应该善巧地进行观察,分别。这在显密是相同的。
三、受菩萨戒(卷五始)
正文:虽调伏律与密宗戒二者,于未受各各律仪之前,不可听其诸学处,然此菩萨学处则不同焉!先知诸所应学而净修其因已,若能勇悍执持,乃传其律仪,以是先须知诸学处,以作意所缘境,于彼至诚修极欲学而得律仪者,则甚坚固。斯为善方便矣。
解:先种因再圆满它
2、学已受菩萨戒
正文:学已受菩萨戒者,《戒品释》中,曾将初如何受戒之规,次彼无间于根本堕罪及诸恶作,守护方法,并违犯还出之规律等,广决择已。于受戒之先,决须观览彼释而知之。
四、修六度之法
(一)、癸初依何学处
正文:菩萨所依学处,明晰分之,虽无边际,若以类摄,可于六度摄菩萨一切关要之大总聚也。
解:依六度来学
(二)、诸学摄于彼(六度)
1、正义数决定(六度数量决定)
正文:世尊略说六度之总聚,补处弥勒菩萨乃将如是所说之因相关要,如佛密意而为显释,令生决定智。是此诸数决定之理,若于此理获得夺意之定解,则于修习六度。自当认为殊胜之教授也。此中有六:第一、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欲得圆满菩提诸广大行,须经多生之相续。于彼道次第之进步,若无一体相圆满所依之身,如现世之身仅有一二支分任修何种亦难增长,故须一圆满一切支分之身。彼亦须具足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同受用之眷属,与能成办之事业,四种圆满也。虽有彼许之圆满,然多随烦恼缘而转,故亦须不随烦恼增上而转。然此亦未足,须于诸取舍处不颠倒行,善能分别于所缘境。若不尔者如竹苇、芭蕉之结实,及骡怀妊而反自害,即以彼圆满而成害故也。若具慧者,则知为昔善业之果,仍更于诸善因努力,渐成增长。若无此慧,先积之果,受用令尽,新者未增,后则从始感苦焉!故于余生,感六盛事,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修道时之资具等者,即为现时之增上生,身圆满等究竟之增上生者,唯佛地有也。如《庄严经论》云:"现上受用身,眷属勤圆满,烦恼常无力,所作不颠倒。
解:
"第二、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若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菩萨之事,唯二而已,谓修自他之利也。,于修利他,首须以财而作绕益。彼中若具损害有情之施,则任何亦无成就,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是大利他,故须戒也。于戒圆满,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或一或二而作报复,则戒不清净,故于他损,须不顾念之忍也。以不报复,能免他积多罪行,彼欢喜已,有善利行,故成大利他矣!自利者,是以慧力得解脱乐。然彼于散心不能成故,须以静虑,令心等住,于其所缘,方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焉!又于彼有懈怠亦不生,故须于一切昼夜,勤不疲厌之精进,此为彼等之根本也。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颂曰:"勤起舍不损,行忍利有情,住及解脱本,自利诸处行。"于此未说利他一切处也。言住及解脱者,谓心所住缘是静虑之迹,解脱生死是慧之迹,此二若各各分别,则于止不误为观也。第三、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先以财施除彼贫乏,次于有情不作损害。犹不仅此,且堪忍害他。为他助伴不厌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依慧善说,断其犹豫,令得解脱,故六度决定。颂曰:"不乏亦不损,忍害事无厌,令喜及善说,利他是自利。"第四、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谓于已得受用无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无所顾恋,如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持净戒,而复敬重。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随于何善所作加行,勇敢无厌,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以此六事,摄大乘一切所行,彼等亦以六度次第而成办,无须多故。颂曰:"不贪著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摄大乘一切。"第五、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或增上数决定。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是谓布施。以串修舍,于彼离贪故也。为求得未得境界,于彼功用散乱,作防护之方便者,是由安住于比丘律仪,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不舍有情之方便者,是谓忍辱,以作一切损害之苦,立思不舍离故也。增善方便者,是谓精进,由勤精进,善增长故也。净障方便者,是未二度,以静虑净烦恼障,以慧净所知障故也。是故于六度决定。颂曰:"于境不贪道,防得彼散乱,不舍有情增,余为净治障。"第六、观待于三学数决定。戒学之体,即是戒度。此须有不顾受用之施,方能受戒,故施为戒之资粮。受已,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修守护,则忍为戒之眷属。静虑是心学,慧是慧学也。精进,遍通于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颂曰:"三学作增上,佛正说六度,初三未二二,一者三分摄。"如是当以如何圆满之身,自他之利如何圆满,住于何乘,具足几种方便之相。修何学处,而能圆满自利大乘方便学等者,当知即为六度。是菩萨修持一切要道之总聚,乃至未得广大甚深定解以前当思惟之。
大家一起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菩提心妙宝 未生者当生 已生勿退失 辗转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