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思考题
 
{返回 宗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3

《金刚经》思考题

宗性法师 

  第四学期思考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我们整个修学佛法的联系。

  提示:为什么出这么一个题目?这个题目非常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整个《金刚经》的核心,怎样把这句话跟我们修学佛法联系起来,我想这是我们毕生要去实践的。那么我留给大家一个题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我们修学佛道的关系。我想这句话应该贯穿我们整个修学的始终。从佛陀来讲,已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菩萨来讲,他已经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我们现在来讲,我们要努力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代表三个历程,在凡夫来讲,我们要努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菩萨来讲,正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佛来讲,已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出的这个题目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修学佛法的关系。那就要讲明这三个历程我们怎么来看待?怎么来把握?诸位把它记住了,凡夫要努力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正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陀已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三个阶段跟我们当前学佛怎么联系起来,唯有你把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那么你对《金刚经》的把握已经差不多了。


{返回 宗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代中国大陆佛教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佛教主体精神与世俗化倾向的调适
下一篇:《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十
 幸福的起点 四、信仰的内涵
 敦煌写本《观心论》校勘
 百丈怀海禅师所撰《古清规》称谓考辩
 人.家庭.社会
 痛念惟贤上人示寂
 遍老佛学思想管窥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7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8讲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读书会现场实录 第5讲
 幸福的起点 结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262、阿利多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一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Cast aside birth and death[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五百罗汉 060、金山觉意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我们把功德都回向涅槃,那假如只能上梵天呢?那功德是回向梵天界还是涅槃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漫说《杂阿含》(卷四)~B 第89经(优婆迦经)[栏目:界定法师]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七·禅定方便法——行五法[栏目:达照法师]
 佛学基础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三节 四劫[栏目:佛学基础]
 浮木入海喻:自然被阿弥陀佛的愿力所牵引[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弥勒菩萨在中国的传说(明旸法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