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万金川)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2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

万金川

“中”是无执着的立场,“中”必含摄着“观”。它是一种通观全体、富于批判精神的动态智慧,人在生活里不断地努力向上,而趋近完美、幸福,这就是所谓的“中道”。

〖阿含经里的中道思想〗

阿含经是佛法的根本。在汉地的佛教传统里,自来对阿含经的研究,一向都不太重视,总认为它们是小乘的经典,这是中国佛教很大的遗憾。其实,印度佛教的发展始终都是以阿含经为根本,不论是中观或唯识,都必须在佛陀金口之下的阿含经里,去阐发佛陀之教的义理。正如印顺法师所说的,龙树这一系的中观思想,乃是阿含经的通论,中观哲学正是要把阿含经的深意给发掘出来。

在阿含经里所说的“中道”,基本上可看出有两种类型:(一)伦理实践的中道;(二)如实智观的中道。

[伦理实践的中道]

依说法的先后顺序而言,佛陀是先宣说伦理实践的中道,然后才宣说如实智观的中道。所谓“伦理实践的中道”,其中最着名的是于《初转*轮经》中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后,犹豫着到底要不要说法,最后是在梵天的劝请之下才决定要说法的。然而,要先向谁宣说他所证悟的法呢?在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决定先向五个同修说法。这五个同修原是佛陀的父亲派来伺候他的,原先他们一起过着苦修的生活,后来佛陀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供养,五个同修认为他这样做破坏了苦行,便不再理会佛陀了。

在《初转*轮经》里,大体上可以看到三个重点:(一)实践的中道;(二)实践的中道之具体内容──八正道;(三)四圣谛。四谛之说当然是佛法的根本所在,但佛陀并未一开始就宣说四圣谛,而是先讲了着名的“中道宣言”。

◎持“中”而行的中道生活

“中道宣言”并非佛陀关在书房杜撰出来的东西,而是他一生的实际经历。首先,佛陀谈到世间有两种生活的方式:一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一切只为追求快乐,不计任何后果,极尽享乐之能事,这乃是凡夫愚人所采取的生活方式。二是但以自辛自苦为能事,完全的禁欲与苦行,这种生活方式并非贤圣之道,根本追求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目标。

对照佛陀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生活方式──佛陀前期的生活正是养尊处优、以快乐为导向的生活;而在他出家之后、悟道以前,则采行了印度传统修道人的生活方式,即自辛自苦的禁欲与苦行。

在印度的佛教美术里,出家之后,悟道之前的佛陀,其形象往往是一副骨瘦如柴的样子,这便是实行苦行主义者的写照。佛陀发现这样的禁欲生活,根本无法使自己的心灵平和,更无法觉悟到什么有意义的真理。在阿含经中所用的原文是“无义相应”,这里我们或许可把它解释为追求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目标。佛陀经历了世间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后,彻底体会到什么是生活上的“中道”,这在阿含经里,所使用的原文是“现等觉”,这就是着名的“中道宣言”。

在这宣言之中,佛陀并未从抽象的理论考察,而是很具体地在自家的生活上深切反省。生活原本就是非常具体而真实的,生活得好不好,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佛陀所描述的两种生活方式,他都亲身经历过,并且也发现它们都无法使内心获得平和,追求到所谓的“道”,于是他扬弃了这两种生活方式,由“中”而行。

◎中道的具体内容──八正道

《初转*轮经》的第二个重点是叙述中道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不论出家或在家,这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什么是“正确的”呢?张三认为正确的,李四不见得认为是正确的;李四认为不正确的,也许张三却认为是正确的。中道的学问就是展现在正确与不正确,或恰当与不恰当的拿捏上。

“觉今是而昨非”、“希望明天会更好”,这种一直努力向上的精神,一定要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掌握到什么是更好、更恰当的,这就是中道。中道并不是那么抽象的,它原来是非常具体,针对我们实际生活而发的。从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来看,它要求我们过一个更为恰当、更为适宜,或是说更为幸福的生活。至于幸福或不幸福,那是必须历经生活的洗礼之后,方能真切体会到的。

在《初转*轮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道的基本精神所在。那种生活好?那种生活不好?那种生活会产生烦恼?那种生活会导向寂静?在亲身经历了鲜活的现实生活之后,我们是无法欺骗自己的。觉得以前过的生活不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不会产生如过去一般的种种苦恼,但现在的生活是否就是最幸福、完美的呢?人总是期待着明天会更好,在生活里不断地努力向上,朝向于完美、幸福,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这是我们所谈的第一种中道,也是佛陀开始说法的“破题之作”,我们或可称之为是“伦理实践的中道”。

佛陀在宣说八正道的内容之后,接着又说“中道”可以让人开法眼,产生如实观的智慧,导向寂静,有助于趋入涅槃──幸福的境地。开了法眼之后,我们才能看到世间的真实样相,产生如实观的智慧而获得解脱,使内心处在不受烦恼干扰的状态。在印度传统里不论是佛教或非佛教,解脱的先决条件是“观见真实”,因此解脱一定和智慧有关。佛教是最讲求智慧的宗教,一切的教义与修行,就是要我们产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看到世间的如实样相,解脱才有可能。

[如实智观的中道]

“伦理实践的中道”是针对现实生活方式能否让人得到幸福、究竟解脱而说的;“如实智观的中道”则是就人对世间的看法而说的。第二种类型的中道也是散见在阿含经里,在龙树的《中论》里,全书几乎都看不到他引经据典,唯一例外的是在第十五品〈观有无品〉中,他明文引用了《迦旃延经》,所以,谈龙树思想几乎都会提到《迦旃延经》。在此且让我们举出一段《迦旃延经》里的着名经文,来看一看这第二种的中道。

在《迦旃延经》中,佛陀对迦旃延说,世间人多半执“有见”,要不然就执“无见”。“见”即理论、看法;“有”、“无”即是指“存在”与“不存在”,世间的一切现象只是存在或不存在。存在的永远存在,这就是“有见”;不存在的永远不存在,这就是“无见”。世间人多执这两种观点,如果认为花一旦开了就会永远开着;一旦谢了,就永远没有再开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有见”与“无见”。

◎如实智观不堕有、无二偏见

我们应持正确的智慧而如实观照世间事物的生灭,这是阿含经中非常强调的重点。人常常带着偏见看世界,所以所见到的往往并不是世界的原貌。人因着贪嗔痴等等的烦恼而形成偏见,终而障害慧眼,唯有去除烦恼,才能开法眼,智慧之眼一开,就可依事物的原样去看待事物。若用如实观的正智,仔细去洞察事物生灭的实际样貌,我们就不会有“有见”与“无见”之类的偏见。

譬如佛经里常见的例子,芽本来并不存在,但当种子、阳光、水等因缘具足之后,便由种而生芽;在种子逐渐消失的同时,芽也慢慢地长成。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待人间事物生起的现象,我们就会否定“无见”;东西并不是现在不存在就永不存在,当因缘具足时,事物就会出现。若用正智如实地观照世间事物的消失,我们就会否定所谓的“有见”;当因缘条件产生变化时,事物也跟着产生变化,当因缘条件消灭时,事物也跟着消灭。

“有见”──存在的永远存在;“无见”──不存在的永远不存在,佛陀认为世间的这两种看法,都是偏见,只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完全看不到。我们了解世间事物生起、消灭的原因,就不会站在极端的立场,抱持着「有见”及“无见”这两种偏见。

◎顺缘起如实观世间

接下来佛陀谈到为何世间人会有此类偏见。“有见”及“无见”的背后,其实是我执在作祟。例如秦始皇无所不用其极地希望其帝业常在,可永远伴随他和他的后人,这就是典型的“有见”。中国人本无轮回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有的,中国人的自我观念,乃是透过子孙万万年不断地延续下去而来的。

其实当因缘具足时,东西便属于你;因缘条件一变,东西就不属于你了。中国人也说:“人算不如天算,处心积虑有何用?”毕竟,会离开你的,终究会离开你,不是可以由人们的主观意识来加以控制的。世人多半为执着所束缚,喜欢的东西就希望永远属于我,不喜欢的就希望永远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若我们不执不取,不认为某个东西是“自我”,某个东西是属于“自我”所有,对于正在生的苦之发生,正在灭的苦之消灭,皆能如实观之而不疑,则便能不待其他因缘而能产生亲证的智慧,这就是正见、正观、如实智观。

认为“一切皆有”是一种极端的立场,认为“一切皆无”则是为另一种极端的立场,佛陀说如来舍离这两种极端的立场,持“中”而说法。此处的“中”即是阿含经里描述生命轮回与解脱的十二支缘起。顺着缘起来看这世间,才能看到世间如实生、如实灭的样子;顺“有见”与“无见”所看到的世界,并非世界的原样。

〖“中”的智慧与中观〗

[“中”必含摄着“观”]

不论在伦理实践或如实智观的中道上,“中”的获得,都预设了对全体的观察与把握。例如求学过程中,小学时期最好的读书方法持续至中学时,它是否仍然有效呢?中学的读书方法到了大学时,是否仍然有效?从小学而至大学,知识领域不断扩充,显然不是以不变应万变地只靠一套学习方式,便可奏效的,随时都要通观全体的变化,才能斟酌出较为恰当的学习方式。

全局不断地在变化,“中”也是不断地在变化,因此“中”一方面是预设了一种对全体的掌握与了解,一方面也表示了它本身的不可执着性。佛陀若非经历过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对生活形式有着通盘的了解与掌握,或许也无法开展出中道生活。

“中”是藉通观全体,而透显出来的一种智慧,“中”必含摄着“观”(观察全体)来说明,中道的“道”指方法途径、具体实践,故中道本身有着浓厚的实践意味。“中”也是一种藉着批判偏失而开展出来的智慧,如对苦行与纵欲两种不当生活的批判,而产生了八正道的生活。“觉今是而昨非”,不认为现况就是最好、最圆满的,人才会追求更好的,才会进步。在所有的社会中,其经济、政治若自满自足,不求进步,那么一切便停顿了下来,人便会开始腐败,这正是导向灾亡的开始。所以,“中”是动态的、非死寂的,它饱含着批判的智慧。

[“中”是通观全体的智慧]

“中”可成为一种立场吗?如果可以,条件是什么?如果不可以,原因又是什么呢?“中”是一种通观全体的智慧,同时“中”本身也离不开全体,离开了全体,就无所谓的“中”了。二十五公斤相对于五十公斤而言,可称之为“中”;一旦离开了五十公斤,二十五公斤还能称之为“中”吗?“中”一定是对应全局的,对全局的掌握愈宽广,便更能趋向于“中”。当下执持某物,而认为它是最好的,而不去看整个全局的变化,那不是“中”,而是执着。

因此,“中”是富于批判精神的动态智慧,“中”若是静态的,那不是佛教术语所说的“智”,而是“识”。“识”是什么?譬如你看到一只小猫,在脑海中有着猫的形象,这个在你脑海中猫的形象就是静止的,恒常而不变的;实际上,猫会由小猫变老猫,是会变化的、无常的。

“中”不可以执着成为一种立场。因为“中”并没有具体的内容,可被执持为一个基本的态度或观点。为什么“中”没有具体的内容呢?佛陀说“中”的具体内容是八正道,那八正道的具体内容为何?何谓“正确的生活、正当的职业(正命)”?

所谓“正当”即是对大多数人有益,若对自己的家庭有益,而对大多数人却有害,就显然不是正当的职业。因此,要随时衡量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对社会、对个人有益与否,来作正当的职业选择。例如杀人是否正当,往往要视情况而定。法官判决时一定会问杀人的动机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是预谋或突发的?种种这些情况都要经过仔细衡量,法官才能作出公正的判决,从而将正义彰显出来。

人面对的是流动的世界、流动的自己,那就是无常的世界、无常的自己,其中并没有所谓“固定正当”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一旦抓到了它就如同抓到护命符一般地永保平安。若说“中”是一种立场,那么这种立场所透显出来的应当是“无执着”的立场,是一种“没有立场”的立场,与其说它是追求“最好的”,不如说它是不断追求“更好的”。无论是“无我行”或“般若行”,基本上就是无执着的立场,随时去追求更好。

“中”是不断向上追求的活力,一种活动的智慧,是生命的源头水。因此,“中”是没有立场的立场,是无执着的,随时都可“觉今是而昨非”,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编者按:本期专辑为万金川老师八十五年于香光尼众佛学院“中观导读”课程的部分讲稿,文内标题为编者所加。)

万金川简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现任教于南华管理学院,并于中华、法光等佛学研究机构担任梵文与中观学的课程。语言专长为梵、汉、藏、巴等佛教经典语文。发表有《龙树的语言的概念》、〈藏地学者的龙树着作观〉、〈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  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等多篇论文与专著。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九品往生和净业三福(王永元)
下一篇:汉藏佛学研究之管窥(沈卫荣)
 夏日话清凉
 婚姻生活对修行的意义(李元松)
 我们应当向菩萨学习什么(空然)
 熟读《楞严经》(虚云)
 《百喻经》札记三则(李威霖)
 《金刚经》无所住心的修持方法
 一字禅(云涛)
 观照自己的苦(佛使)
 跨越生命的陷阱——《心经》片羽(成峰)
 北传大乘佛教的起点(赖鹏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化婚礼祈愿文[栏目:佛教·法会篇]
 本焕长老在印顺法师升首座 代方丈仪式上的开示[栏目:本焕法师]
 第六十九回 依法如实[栏目:自然的代价]
 加温[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佛门修福容易,造业也非常容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栏目:唯识学研究]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栏目:智敏上师]
 涅槃的高速公路[栏目:护法法师]
 罗汉/菩萨的定位[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唯说念佛 正讲 第四条「正杂得失」之文[栏目:净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