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噶仁波切心得
盛噶仁波切
冷水泡茶慢慢浓 -- 第四部份
(四)
茶与禅到底如何联接起来的呢?有人说是因为可以概括茶与禅的这几个字是相通的:苦、静、凡、放。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释迦牟尼佛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 「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佛祖说,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苦」,佛法就是要教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求佛法而脱离苦海,参禅而看破生死、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最终解脱。而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茶性虽苦,但茶又能苦后回甘,且苦中有甘。正因为茶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修习佛法之人在品茶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品茶之时品味人生,苦甘相伴,借此参破「苦谛」。
对于「静」,则是茶禅可以联袂的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喝茶之人总爱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修佛参禅也主静。无论是佛教中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还是「戒、定、慧」三学,这些都是以静为基础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
所谓「凡」,其实就是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参悟人生的大道理。即使再复杂再花哨的茶道,其本质也无非是「烧水沏茶」而已,这才为茶之本,茶道的本质也是要从那些琐碎的微不足道的平凡生活的小事里感悟到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亦如此。
关于「放」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当人们想要品茶时,总要放下一些事,放下手头的工作,放松自己的心情,静静地品尝茶的甘苦和清香,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而修习佛法则要学会放下。佛祖告诉我们,人类的苦恼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放不下」,放不下名放不下利放不下身外一切事,才因此有了诸多烦恼。如果学会 「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那么人自然会轻松无比,无烦无恼,再看世界时便如同多了慧眼,天蓝海碧、山清水秀、风和日丽了。
正因茶与禅的这种契合,有人写了这样一首诗: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
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看来要做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当是轻松和让人羡慕的了。
我国传统的吃茶法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经由最初的鲜叶生吃发展到后来的生叶煮饮,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煮茶法。不过那种原始的煮茶法至今已经看不到更具体的记载了,只是凭借《茶经》里的部分内容,猜测当时的煮茶法有这样3个关键的点: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讲究远近、茶色和时间长度,以保证饼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适度。在烘干饼茶冷却后,将其敲成小块,再倒入碾钵碾碎,用箩筛选出粗细适中的茶颗粒,这样煮出的茶汤清明,茶味醇正,不会生苦涩味。而第 3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要在煮茶时掌握好火候,协调好茶、水、盐3者用量的比例关系。虽然我看现代人喝茶时是绝不加盐的,但关于煮茶的古老记载中,的确是要在「一沸」时按一定比例加盐的;当水汽增加,「缘边如涌珠连泉」的「二沸」时,则需舀出一瓢沸水待用,并有节奏地向同一方向搅水,当中心出现漩涡时,按量放入茶叶;至茶水「腾波鼓浪」的「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止沸,随即端下煮茶锅,舀茶汤分成3至5碗。看来,茶道中的几个环节果然大有说道,碾茶时要轻拉慢推,煮茶时要「三沸水」,点茶时则要提壶三注,就连喝茶之前也要注意观色、闻香、品味,茶及茶道的内容果然包含了很多可以体会及领悟自然的真谛,而与之相关的佛性,则要看品茶之人自己的留心了。
虽然大多数人泡茶都用热水,讲究的茶道更须拿捏好水的软硬和温度,然而流传下来的茶谚里偏偏有一条叫「冷水泡茶慢慢浓」,也叫「冷水泡茶慢慢香」。这句茶谚对于南方江浙一带的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由南至北传递过来时,则让很多人产生了误解和分歧。我的一位弟子就曾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他说他真的用冷水泡过茶,但根本没有喝到平时所能体会到的茶香,就更别提领悟那「慢慢浓」和「慢慢香」的意境了。我倒觉得这样的茶谚不能只看字面的意思,而应该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虽然我们都用热水沏茶,但真正入口时,水必然已经凉了,这种凉并非冰冷,只是我们人体能够接受的一种温度,这温度相对于沏茶的水温当然是冷的。而且,在沸水沏茶之后,茶香四溢之时也是水温慢慢下降的过程。从这些来看,「冷水泡茶慢慢浓」并非谬传,只是个人的理解不同。我还听说有人专喜欢喝冷茶,或把茶温降至冷饮的温度,说是喝起来更能解渴,也更能深刻地体味茶香。
我不知道自己的这种理解与那茶谚的本意是否相合,但我觉得,无论是用冷水还是热水泡茶,慢慢浓和慢慢香的过程总是一定的,而这慢慢浓的过程大约也是要人慢慢地体会才感受得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