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续·我的佛教观 一 从印度到中国
 
{返回 池田大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4
一 从印度到中国
 
  我从少年时代就有一个梦想——能站立在万里长城之上。现在已经去世的毛泽东主席,也曾在他填的词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1974年6月5日,我从北京奔赴八达岭,终于站立在长城之上。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宏伟的情景。来到这炫耀着悠久的历史岁月的长城,我的心里再一次深有所感。——这长城本来是防御来自北方的武力入侵。但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没有国界的。现在应当是扩大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团结,在我们在胸中构筑起维护和平的堡垒。
  两天后的6月7日,我们飞往西安,亲眼目睹了人类文化交流的精华。今天的西安就是安运的长安,也是古代通往永远的都城罗马的丝绸之路的东端的起点。古都长安曾作为绚烂的大唐文化的中心地而繁荣昌盛,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国际都市。人们越过巍峨耸立的葱岭,度过流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都朝着长安奔赴而来。
  我在西安的堂塔伽蓝之间漫步,突然脑海里浮现出万里迢迢来到长安的胡僧们的身影。——他们把出生在印度的圣哲的教义传到异国,一定是感到心满意足吧。穿守广漠的中亚一条没有路的路,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精神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佛教史确实可以说是他们传来的精神遗产的结晶和升华。
  本书作为先前出版的《我的佛教观》的续编,是从1974年开始约两年期间,我和两位年轻的学者所试作的对话的记录。中国可以说是把大乘佛教传到我国的母国。我们对谈了这样一个母国的佛教史,重点特别放在弘传法华经的群像上。书的结构之所以以人物为中心,是因为我们的脑子里一直有着佛法这样的教导:“法不自弘人弘法,故人法俱尊。”
  书中所作的注释,和以前东洋哲学研究所出版的《佛法·西与东》一样,都是获得了山田和夫君的援助。我还要衷心地感谢年轻的佛学家野崎勋先生和松本和夫先生的极大的合作。在本书出版的时候,受到第三文明社的栗生社长和年轻的职员们的关照,一并表示感谢。
  池田大作
  1976年10月 

{返回 池田大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续·我的佛教观 二 佛典的汉译
下一篇:续·我的佛教观 序
 中观与空
 我们的“敌人”不是核武器本身
 以佛教的思维方式解析生命现象
 阿赖耶识—小宇宙第八感
 续·我的佛教观 五 求法的旅程
 续·我的佛教观 二 佛典的汉译
 现代社会应重新认识“文化力”
 续·我的佛教观 十 “三武一宗之难”与民众
 续·我的佛教观 八 玄奘的伟大长征
 续·我的佛教观 九 唐代佛教与妙乐湛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谢无常[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打妄想就是业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为人处事就是心灵的显现[栏目:万行法师]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请问师父,大乘经典上不会的生字,记在纸上,如何处理?[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如何实践佛法 第三篇 六度四摄[栏目:如何实践佛法]
 相应6经 梵天世界经[栏目:相应部 6.梵天相应]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D 第548经(摩偷罗经):本经叙述四姓平等,唯有业的差别。[栏目:界定法师]
 “苦修”不是痛苦地修行[栏目:达真堪布]
 应用礼仪篇[栏目:教规礼仪]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