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正观察五阴(智铭)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2

佛说正观察五阴

智铭

佛陀教授行者,要正观察五阴,如何观察呢?一是灭有流,二是断五阴。

所谓“有流”,就是愚痴无闻凡夫,于五阴的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能如实知,因不如实知,所以于色爱乐、赞叹、摄取、染着。因爱乐于色,乃有所“取”,缘“取”乃有“有”,缘“有”乃有“生”,缘“生”乃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烩。因此,乃造成纯大苦聚集起。其他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此。有了大苦聚集起,乃流转于生死,故名之为“有流”。

是以,行者必须“有流灭”,方能出离,如何能使“有流灭”呢?就得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所谓“如实知”者,即是深知色是变易法,是无常、是苦、是无我亦无我所。如是知以后,方能于色不起爱乐、赞叹、摄受、染着,因其不爱乐、赞叹、摄受、染着,则色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均灭。·他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纯大苦聚集起都灭了以俊,即名之为“有流灭”,有流灭才能出离生死流转。

其次,佛教授行者须断知于五阴,因五阴是束缚行者的绳索,此绳索不断,即不能出缚。如何断此五阴的绳索束缚,就得觉知于五阴,也就是说,行者于色、受、想、行、识,不生爱乐、赞叹、摄取、染着。不生即是断,其所以能断,是知色、受、想、行、识为苦因,于色、受、想、行、识因于五根而起动之时,能郎知其为系缚,故而不爱乐、不赞叹、不摄受、不染着,使苦因不生,苦因不生,因爱乐、赞叹、摄受、染着所生之欲,乃能离、灭、寂、没。欲为苦集之源,若欲能离、灭、寂、没,则老、病、死、忧悲、恼苦即尽,如是知离、灭、寂、没,即是“断知”,能断知于五阴,则五阴于我无患了。

须知,五阴是有漏、障阂、热恼、忧悲、恚痴等等窒碍法(又称质碍法)是魔所作法,是死法,若于色、受、想、行、识爱着缠绵者,即是被缚众生,若于色、受、想、行、识能散坏、消灭,才能成为脱缚的行者。

行者对色、受、想、行、识散坏、消灭的心态,就如同小孩原以沙土做成城廓、舍宅,以为游戏。城廓、舍宅刚做成功,必心生欢喜,而爱乐着,对城廓、舍宅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守护执着,以为:此乃“我的城廓”、“我的舍宅”,如此,这些小孩就为此幻假的城廓、舍宅忧苦不已。若小孩玩腻了,知此城廓、舍宅是幻假的玩物,并不实在而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心生厌舍,一无恋着,乃手拨足蹴,令城廓、舍宅散坏、消灭,一无所存,城廓、舍宅散坏、消灭以后小其爱乃尽,爱尽则苦亦尽,既扬弃了原来乐护执着的苦恼心情,即行恢复原来本有纯真无染的童心。行者之于五阴,亦应如是生厌舍、散坏、消灭,五阴散坏消灭,才不为所窒碍障蔽。

身是五阴的集合体,因为五根于五阴的起劲乃成五受阴,爱乐贪着,乃有身集、若于五受阴使之断舍、吐尽、离欲,寂没无余,乃成有身灭,进而行八正道:所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乃成有身灭道迹。故行者有身当知,有身集当断,有身灭当证、有身灭道迹当知、当修。如此,则名断爱、离爱、转结、止慢无间,至此,究竟苦边而解脱自在。 

是以,行者于五受阴,应阴阴观察,观察断法、观察减法、观察弃舍法、观察无常法、观察苦法、观察空法、观察非我法、观察苦,空、非我法。观察病法、观察瘫法、观察刺法、观察杀法、观察杀根本法、观察病、瘫、黥、杀、杀根本法……,如是观察已,则知五受阴,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切皆断,色欲贪断、受、想、行、识欲贪断。

若不断五受阴而习于爱者,必随魔自在,入于魔手,随魔所欲,为魔所缚,不脱魔系,如是习近,其习着者,习味者、决定着者、止者、使者、往者、选择者、不舍者、不吐者,都随魔自在。若于五受阴不习近,郎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欲,非魔所缚,而解脱魔系。

众生因见五阴为有,故而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乃被无明所盖,爱系着其首,如缰绳之系马首,长道驰驱,生死轮回,生死流转。若于五阴见闻觉识、随觉、随观,而认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此非我、此非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有如此见慧,才是正慧,也才是正观察。

摘自《内明》第152期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不净观到息念观–安那般那法门初探(蔡文熙)
下一篇:论依法不依人(吕沛铭)
 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
 给初学佛法人士的一些提示(梁国雄)
 云何「菩萨供养如来(何鹄)
 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年僧侣个案研究(丁敏..
 缘分·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李向平)
 苦与乐的因缘―离苦得乐(王家轩)
 会泉大师及其门下在闽南和东南亚佛教界的地位和贡献(陈全忠)
 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屈大成)
 《心经》讲解(杜大威)
 清宫佛堂中的西方极乐世界道场(王子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勇敢的布教师[栏目:永海法师]
 佛转正*轮,必须劝请吗?[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二十一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Just Being There[栏目:Santikaro Bhikkhu]
 佛性[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虚空孕菩萨经[栏目:虚空藏菩萨·经典]
 破见之罪甚重[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量子佛学(3)[栏目:量子佛学]
 坐船过海之喻:全是佛力[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