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二 三期佛教概说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1

二 三期佛教概说
  从凡夫立足处的无常出发,通过空无我的实践,踏入无生寂灭的圣境,这缘起三法印,是佛法一贯的坦道。佛法不能离却三法印,佛教的演变,不外适应众 [P77] 生的机感,给以某一法印的特深解释罢了!不同的深刻发挥,不免有侧重某一法印的倾向,这使佛教分流出三个不同体系。这三个体系,虽然彻始彻终都存在,但特别在印度三期佛教中成为次第代起的三期思潮的主流。就是说,适应思想发展的程序,从三藏教──小乘的无常中心时代,演进到共大乘教──大乘的性空中心时代,再演进到不共大乘──一乘的真常中心时代。这三期佛教的发展,虽难作严格的划分,但从三个不同思想体系的发扬成长而成为教海的主流上看,表现得非常明白,因此也可以相对的划分了。从释尊入灭(周敬王三十四年)到印度佛教衰歇(汴宋时),有一千六百多年,分为三期,是这样:

图片
      (一世纪──五世纪)(六世纪──九世纪)(十世纪──十六世纪)
  佛教┬─小乘盛………………………………………………………无常中心时代
      └───┬─────共大乘盛………………………………性空中心时代
              └───────────────不共大乘盛…真常中心时代

 

  佛陀的根本佛教,非常雄浑有力、质朴、切实、富有弹性。佛灭第一夏,迦 [P78] 叶等结集经律,这决定了初期佛教小行大隐的发展。二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因他的热信,扩大了佛教的教化区,像末阐地到罽宾,摩呬陀到锡兰,大天到摩酰沙漫陀罗等。佛教也就因环境及师承等不同,渐分为十八部。四世纪初,阿育王的王统被篡,建立了熏迦王朝。布修耶米多罗王是婆罗门教的信仰者,因此,中印度的正统佛教,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说一切有系──末阐地一派,得天独厚,它在罽宾、犍陀罗,没有受到摧残的厄运;承受三百年来弘扬的成果,在四五六世纪,达到最高潮。

  迦腻色迦王(七世纪初期),成为初二期佛教的分界线。性空中心的大乘教,经典的传出,该是非常的早。「行在六度,解在真空」,在『增一经序』中,已明确揭示出大乘佛教的纲领。『大事』已有十地的教义,胁尊者(六世纪)已见过般若。这大乘佛教的应时而兴,固然顺着理论发展自然趋势,从无常到空,在长期的辩论中,理会到非空不能成立无常;从生命本位的有情无我,扩展到宇宙论的一切无我。这一次的复兴,传说有弥勒下生。龙树(七世纪到八世纪初)、提婆(八世纪) [P79] 都从南印到中印;在他们的传记里,都提到外道跋扈与复兴的困难。这一系的思想,是摄南印的大众系与西北印的说一切有系,让它在中印分别说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当然是从其大体而言。中印的大乘佛教,经龙树提婆的唱道,脱离小乘而独立,但它始终在外道、小乘的包围下。提婆以后,又转向衰运。这一期的佛教,却经西印转到北方,在大月氏、斫句迦等地完成空前的发展,传到中国来,这不能不说是迦腻色迦王信仰佛教的结果。性空中心的经论,虽说以大乘为主,但是大小共行的。「通教三乘,但为菩萨」,是时代的特征。这大小共行的见解,就是承认小果的究竟;在这点上,龙树也说不能因『法华』的孤证而说二乘决定成佛。这大小共行,也贯彻在悟解的法性中,三乘同学般若,三乘同见法空,小乘的智断是菩萨的无生法忍。这与小乘学者的三乘同见无我而证一灭有关,灼然无疑。

  第二第三期佛教的区分,各方面的意见很不同,我的看法,十世纪起都属于后期佛教。这一期非常复杂,但真常无生是时代的主流。真常思想的存在,其来 [P80] 久矣!它与南印的大众系特别有关。七世纪中,印度教渐渐抬头,这时代思潮的演变,至少使它获得发展的有利条件。九世纪印度教大成,真常论者代替性空大乘,而成为时代的主流。一方面,它受了性空论者法法皆真、法法本净思想的启发;缘起性空的见地,不能适合时代(印度教复兴时代)的根机,于是乎展开了万有本真常净的实在论。佛性、如来藏、圆觉、常住真心、大般涅槃的思想,雄据了法界的最高峰。它是涅槃寂静的开显,真常论的发扬,达到一切众生成佛──一乘的结论。此外八、九世纪中,无着师资,唱道以说一切有系的思想为根本的大乘佛教。妄心生灭、三乘究竟、念佛是方便,这都与中期性空者相同。但它批判一切无自性,从经部的见地转上唯心论,有惊人的成就。但好景不常,十世纪以后,佛护清辨出世,性空论复活起来,空有的诤论尖锐化。空有的纷诤,两败俱伤,不过促成了真常论更高度的发展。秘密佛教与真常论缔结不解缘,在真常本净的理论上发达起来。他的渊源很古,在九世纪时(东晋),密典已在我国出现。十一世纪起,它就大露头角,发达到几乎与印度教浑然一体的地步。念佛(天)三昧 [P81] ,欲为方便,印度群神无不是佛菩萨的化身,第二期时代适应性的佛教,与悟无生忍以后的方便,在这一期中,成为究竟的大法。它们融摄了一切,龙树无着他们,都被指定为秘密教的祖师。不过圆融广大,并不能拯救印度佛教;十四世纪时,前弥曼萨派的鸠摩利罗,后弥曼萨派的商羯罗等,鼓吹吠檀多哲学,而佛教也就一蹶不振,日趋灭亡。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三 佛教的发展与判教
下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一 正法的本质及其体系
 青年的佛教
 佛在人间 八、佛法是救世之仁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章 如来藏与「真常唯心论」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六 契理而又适应世间的佛法..
 佛在人间 十一、佛教的战斗观
 佛在人间 二、人间佛教绪言
 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一章 序说
 佛法概论
 华雨集第四册 一一、佛学大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杨政河)[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一六二 亲交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念佛如同打电话 Reciting the Buddhas Name Is Like Making a..[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一 功德品[栏目: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第一篇 多情须讲理 - 用人的智慧与福报[栏目:是非要温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栏目:杂阿含经]
 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智悲双运[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重开生面[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