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雨集第四册 八、苦痛与知识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1

八、苦痛与知识
──二十八年在汉院佛学座谈会──

  厌苦求乐,是生物的特征,是文明进展的动力。人类不断地发出解除苦痛的要求,就不断推动知识的前进。不过,世间的现象太矛盾了,推进知识来解除痛苦,结果因知识的发达而加深了苦痛。拿战事来说:半开化的时代,不过是,「血流漂杵」,「灭此朝食」。现在的战事,却走上了全体性的战争,动员一切的人力物力,用之于苦痛的战争。知识愈发达,苦痛愈增加,文明的世界与苦痛的人间携手合作。

  有人主张发展知识,组织群众来解除苦痛。物质的苦痛,或许获得部分的解除,内心的隐痛,试问如何解放!有人走上了极端,主张绝圣弃智。不但违反了现实,即使做到块然无知的状态,也不过麻醉自己的心灵,好让他忍受苦痛的袭 [P268] 击。

  佛教的见解:苦痛的根源在无知(无明),在对宇宙人生缺少根本的认识,在不理解相依共存的缘起法则而固执个体独立的存在。虽然世间的知识,也有部分类似的思想,但既不懂得彻底的无性(没有真实不变的自体),自然在缘起变化的背后,潜藏着自我的活动。在个体独立的倒见控制之下,产生了仇恨敌对的思想,利用一切的知识文化,成为制造苦痛的工具。知识的发达,苦痛的增加,形成了正比例。

  佛法的特色,从悟解缘起无性(人我、法我)下手。获得体悟真理的知识,就是般若。假如通达缘起,就知道假我以一切的存在为根据,就能解除因自我妄执而生起不必要的苦痛,实现苦乐不入于胸次的自在。同时,在真空智的领导下,发动一切的知识和文化,促成慈悲共利大乐的实现。

  佛是一切智者!也就是常乐的具体表现者!(灵芳‧演培记) [P269]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九、道在平常日用中
下一篇:华雨集第四册 七、谈法相
 华雨集第四册 六、辨法相与唯识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九 人菩萨行的真实形象
 佛在人间 二、人间佛教绪言
 中国禅宗史 第七章 荷泽神会与南宗
 佛在人间 七、佛法与人类和平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六章 比丘尼‧附随‧毗尼..
 华雨集第五册 一二、访印顺老法师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六 放生
 华雨集第五册 三二、松山寺同戒录序
 印度之佛教 第十五章 真常唯心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摩登伽女证果[栏目:忏悔]
 佛教的出离心[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认识人生之一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二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成大乘论[栏目:太虚法师]
 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栏目:星云法师]
 助念答问(妙真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领取钓头意,莫认定盘星[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念佛四十八法 16) 尊贵持名 Practicing Buddha Recitation When ..[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人生的最后时刻[栏目: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