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印顺导师访问记
──普献‧宏印法师等访问──
问:静坐时,如何静下来止观? 答:修道的主体,不外乎止观,因止观而成就定慧。或依止而修观的,也有依观而成就止的。但一般来说,真正的观慧要成就止才能起修的。约达成静止来说,方法很多,但基本原则是不变的。第一、要在心理上抓住一事,如一开始就想什么都不想,那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这也就是说,先要修「念」。佛法中,如念佛、念法、念僧等是念,「数息观」是「安那般那念」,就是念出入息;不净观也是「念不净」。心要安在所念上,不让它跑掉,如念佛的,心不离于佛这一念。能系念不忘,其他的杂念事自然就没有了。 [P134]
第二原则是:如「念」一驰散,就要马上抓回来──「摄心」。初学习时,念是一定要驰散的,忽而想这,忽而想那,不可能安住在所念的。心念虽然散失了,不要心生厌、悔,只要立刻把它抓回来;否则徒增烦恼。念一跑就抓回来(只怕妄想驰散到别处,而不能警觉);慢慢的念稍一动,就能很快安住所念了,到最后,不再驰散,心便安静的住在那里了。「摄念」如照顾小孩子一样,不是一次两次的,要多次的教导,才会习惯下来,否则打他骂他,也是没有用的。这也就是孟子说的:「收其放心而已矣」!经上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说:「心好比小狗一样,是到处乱跑的,必须要用一根绳子把它拴在柱子上。起初,它还是乱转乱跳,但等到转无可转,跳无可跳,也就静静睡下来不动了」。修止要修念,修是「修习」,慢慢地习以成性。心就会静下来而安住不动了。到后来,只要一坐,心就静下来了。一直到「超作意位」,自然安住,才算是真正成就了。有此静止心,再修习观慧,不断的修习,不断地进步,最后到达「止观双运」,才能引发真般若。 [P135]
问:修行人是否每天静坐比较好? 答:修行人,能静坐是最好的,但修行要有善巧。年轻人,体力好,如果思想不太复杂,静坐是比较容易静定的。从前,出家人静坐的时间很多,在家人事业忙,每天也没有太多时间来静坐。最好,每天静坐,要有一定的时间,每天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起初时间不要长,而是慢慢地增加。否则,时间长了,坐不住而勉强,只是增加心烦意乱而已。无论学习什么,一定要有兴趣,静坐也是一样,不可勉强时间延长,如勉强而引起烦躁,一失去兴趣,就成障碍了。在一定的时间内静坐,渐渐延长时间,如果坐得好,如法善巧,比一天到晚静坐的人,不一定差到那里去。所以要有一定时间,只因养成习惯性,是很重要的。从前吃鸦片的人,有的每天在一定的时间里抽一次,结果六、七天就上瘾了;另有一种人,今天晚上抽一次,明天早上又抽一次,没有一定的时间,个把月下来还没有上瘾,这主要是时间不定,不容易成为习惯。因此,在一定时间内不间断的实行,充满兴趣而养成习惯,在修习上是相当重要的。 [P136]
修定的人,真正得定后,有一种余力,出定后也仍有轻安愉快的感觉。
问:修定时如何修缘起空观? 答:先要深切了解缘起无自性的道理,然后把它「归纳」起来,归纳成原则性的。比如观「四句」不可得,天台宗观「四生」不可得。如果不理解缘起性空的要义,那是观不起来的。从「止」再起「观」,慢慢的止与观两者才可以相称,到达「止观双运」。如果光是修观,或光是修定,那么没有定的观,便是「散心观」;而修定不修观,于佛法上也无多大用处。
问:如何以『中观』观法应用于生活?
答:「中观」的观法,与一般的思维是不同的,它是缘起观,是达到解脱证悟的法门。虽不一定要很深的定力,但散心分别,是不能成就观的。严格的说,中观的应用,必须在修观有成就,也就是对缘起有深切的体认,才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还没有能体悟以前,还只是一般的理解。知道什么是贪,什么样是瞋 [P137] ,什么样是顺于正理,什么样是根本颠倒,经常以缘起来观察一切,应用于日常生活,但这跟一般的修养是相近的,只是减少一些烦恼,增加内心的力量,解决些小困扰。如对快乐的来,知道它是不永久的,依因缘而有的,就可以不会「乐而忘形」,弄得「乐极生悲」。像这些,处理日常的小事是可以,遇到重大的,如老病死到来,却起不了什么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受用,必须在平常修习「止观」,对止观多下功夫。
问:请导师谈谈「断食」?
答:我个人并没有断食的经验,只是看了一些书。知道在断食期间,要多喝水,不要做出力的工作,内心要安静。这样,体内积存的废料,随身体的消耗而排泄出去。再渐渐的进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健康。但断食期间,不要太久,人是不能没有「食」而生存的。
问:请导师谈「隔阴之迷」?
答:中国净土行者所说罗汉有「隔阴之迷」,指死了以后转世,前世的事都 [P138] 忘了。依『阿含经』来说,证了初果的人,便是真正彻见了真理,那么便永不退失。这种「不退」,并非一天到晚都在前,而是像把东西放在自己衣袋里一样,永远存在于身上。在当时的印度,证初果的在家人不少,他们仍然拥有妻子、儿女,和事业田产,如普通人一样,只是他们不会执有实我;对重大的戒不会再犯了。有时仍不免要「失念」。他们死了以后,往生人间、天上,对前生的修证,忘记了,这是「隔阴之迷」。但隔阴之迷,怕什么呢!「七返生死」,在一定期间内,一定要解脱生死,不会永远的「迷」下去。所以证果的圣者,是终究不会退失的。
证初果的,已经彻见真理,他的烦恼已经去掉了大部份,很多的「迷」(烦恼)消失了。暂时的「迷」,对他没有什么关系。二果也是这样。至于三果,已经离欲不往来了,烦恼更要少些,不过有时仍会「失念」。四果阿罗汉,也不免「失念」,因为他仍留有业报身,还有那么一点点。但阿罗汉般涅槃,不会有「隔阴之迷」了。 [P139]
问:密宗的「双修法」真能当作修行方法吗?
答:说到佛法,我们必须从现实世间来探讨。佛法是怎样出现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当然是二千五六百年以前,从印度释迦牟尼佛而来的。释迦佛以前,讲修行,讲证悟,印度的外道,也是多的很。但就佛法而言,佛法有超越外道的不共处,这是从释迦佛而开始的。「修双身法才能成佛」,释迦佛无此说;「淫欲为道」,是大邪见。若说这是其他的佛,他方世界佛说的,那么说的是什么语言呢?不管怎么说,密宗还是用印度语文来记述的。历史到底是历史,虽然传说,记录上有些差异,但释迦佛在什么时候?佛怎么说?到了那里?有那几位国王、长者供养?又发生什么事?……等等,这是实际的,不是理想的。如说释迦佛说的是方便,不究竟,出现于千百年后的佛说,才是究竟,那就不好说了。如说到中国的儒家,总是推源到孔子,如果以孔子所说为方便不究竟,而大谈其他的才是真正儒家,那便是笑话奇谈了。
我们生在欲界,「欲」是生死的根源。古人往往把男女之欲(新生命由此而 [P140] 来)看得非常的神秘,我在『中国古代民族神话与文化之研究』一书中,便提到了这些。在印度,如遍行外道;在中国,如道家的一部分,都有以两性交合为修道的。他们大抵利用固有的文字,而作象征比喻的暗示,外人不容易了解他说的是什么。在「秘密大乘佛法」中,如金刚、莲华、入定等,都被利用以说明这一着。依释迦的「佛法」而言,这都是出发于世间心的生死事。佛教出家的僧团,是修持清净梵行的,远离男女之欲。但出家者多了,如不能正确的理解,内心的欲念不清净,慢慢的会引起性心理的变态。对一个修定者而言,如应用念息方便的,由于重视身体的异常经验,修脉、修明点,而演为双身法。在「大乘佛法」中,已有潜流,如译『大般涅槃经』的,宣说常乐我净的昙无谶,就是「善男女交接之术」的。不过大乘佛教的主流,还是反对这一类的。特别是由于这一类「幻法」,引起罽宾灭法的法难,为大乘佛教界所痛心疾首的。不过到了西元八、九世纪,后来居上,成为佛教末期的主流。
释迦佛的时代,印度的教派相当多,对于各式各样的神教,佛是重于启发感 [P141] 化,采取温和的革新,而不是强烈的、斗争的,即使是批评,也不是攻击性的。佛采取印度固有文化中,合于真理、道德,有用的部份,而引入不共世间一般的,佛陀自觉的佛法。世俗迷信,多数是不取的,小部分给以新的意义。一般人较少了解印度神教,如能多知道些,就会知道密宗的内容,大部分是从印度神教转化过来的。如「护摩」,就是火供养。原始的宗教莫不如此,当牛羊等被烧时,发出了气味,神便接受了。如印度的婆罗门教、犹太教,中国古代宗教,都是如此。但释迦佛说法,并不采取这种火供,而说有意义的三火──供养父母名根本火,供养妻儿眷属名居家火,供养沙门婆罗门名福田火。可是密宗又摄取了它。在密宗里,所供养的许多佛菩萨,其实都是夜叉像、龙王像。这到底是佛的神化呢?还是神的佛化呢?还是神佛不二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问:大乘讲世世修菩萨行,未证悟前应如何坚定菩提心?
答:大乘的世世修菩萨行,主要是从悲愿力说的。若从智慧来说,声闻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杂阿含经』说:「若有于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 [P142] 不堕地狱」。菩萨具智慧与悲愿二者,即使是堕了地狱,也是受罪轻微,一下子就出来了。不仅菩萨如此,声闻乘也有相同的意见。例如从前阿阇世王杀父,但听闻佛法以后,得了「无根信」,也就是不坏信。虽然定力不足,还是入了地狱,但很快就脱离了,所以比喻为「拍球地狱」,如拍球落地,立刻就弹起来了。菩萨虽未证悟,但具足正见,发愿生生世世生于有佛法之处,而得见闻佛法。这样的发愿,自然不会离开佛法,而能依法修行。若正见与愿力增上,即使生在无佛法处,也不会退失。若是已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自然更不用担心了。
问:如何鉴定是否「证果」?
答:说到「证果」,约声闻乘说,就是初果……四果等。证果就成为圣者,最低限度是对于苦、集、灭、道──四谛能「如实知」,再没有疑惑,也就是对佛法僧──三宝有净信心。这不是想象中的什么奥秘,而是从修行中达到的「如实知」。证果的人,对「法」已没有什么疑惑。
就「苦」而言,不单是当前「感受」的苦;如专从当前的感受来说,那就有 [P143] 苦有乐了,也就是有「苦受」、「乐受」。然从现实世间来观察,从个人以至世间一切事物,一切是无常的,也就是没有一法是永恒的,彻底的,无论怎样好的,也都要起变化。这世间,某些理论与制度,在当时确实有效,受到多数人的拥护;但事过境迁,失去原来的光辉,自身也可能产生问题,而需要改善。即使人死升天,但终究要堕落,还是不永恒的。能够彻底的、深刻的从「诸行无常」,而了解到「一切是苦」,这才是佛法所说的「苦」。然依佛法,并非说世间的一切,一无是处,而是承认有其相对价值的,所以有苦也有乐;但终究是不永久的,不彻底的。知道是苦,要了解苦的原因──「集」,然后从正「道」的修习中,袪除苦的根源,实现苦的彻底解脱──灭。也就是彻底的解决人生问题,能达成究竟的理想。
所以,佛法要在「道」的实践。了解「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就是「道」的先导──「正见」、「正思惟」能如实知,便可消除生死根本的烦恼。所以,真能彻悟真理,证入圣果的,我见等烦恼便断而不起了。证真理而成圣果,是「 [P144] 自觉自知」的;没有修证的凡夫,是不能鉴定他是否证果的。惟有更高的证入者,才能鉴定他,如释迦佛能知弟子们是否已经证果了。(记录者:陈正蛰) [P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