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禅
耀觉
编者按:寒山书院第三届八十一名学僧已经圆满毕业,有十多名学僧还考取到了中国佛学院和新加坡佛学院等国内外著名佛学院继续深造。常言道: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取得如此令人欣喜的成果,这其中,无疑凝聚了全体师僧共同勤苦修学的汗水。欣喜和感叹之佘,现从本届学僧的毕业论文中择优选刊部分佳作,并希望寒山书院的全体师僧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内容提要:本文由禅宗祖师的思想、特点和实践主张,阐述生活禅的起源形成,及生活禅的现实意义。目的在于引导学人正确认识、处理生活与禅的关系,落实人间佛教的理念,进而把佛教弘扬为大众佛教;把彼岸的佛教变为现实的佛教;把学问的佛教变成指导现实生活的佛教。
关键词:禅 生活生活禅
引言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梁代时菩提达磨祖师东渡,禅宗而渐有雏形,至唐慧能祖师时形成完整的禅学体系。慧能祖师认为“心无定相,心体无着”,真心佛性不过是心灵自由的本体。修行上主张无念,认为真如是无念之体,无念是真如之用。无念不是抑制心理活动,而是直觉能力的自然发挥,凭这种直觉能力就可以显现佛性。这种直觉的获得方法是放松心灵活动的拘束与控制,以便达到直觉与灵感的出现。净慧法师,吸取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继承并弘扬“平常心,本份事”的赵州禅风,于1991年提出“生活禅”的理念。
1.生活中无处不是禅
禅即是悟,悟其自心自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认识事物的能力,一种是我们所熟识的理智,另一种则不易为人把握的悟性。与理智相比较,悟性更接近生命的根源,也更能把握生命的本质。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禅意和禅机,所谓“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但由于大多数人自我封闭,意识不到本身具有体验禅的潜能。
晚唐有位龙潭和尚,师父是天皇道悟禅师,他在师父身边呆了很长时间,天天侍候师父,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他感觉师父并没有指示禅机心要。有一天,龙潭和尚请问师父:
“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师父却说: “汝自到来,吾未尝不指示心要。”“何处指示?”师父说:
“汝递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头:何处不是指示心要?”龙潭听了,低头久久不语,师父说:
“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龙潭在师父逼问的一瞬间,不容思量卜度,当下心开意解。
生活丰富多彩,禅的内容也同样是极为丰富圆满,禅与生活紧密不可分割。满天星斗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郁郁黄花是禅。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就不可能因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价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谜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云禅师也不可因见桃花而开悟。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金刚经》云“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释迦佛托钵乞食,还至本处,吃完收衣钵,洗足敷座而坐,佛有着相的意思吗?出入、往返、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在这平凡寻常的生活中都是任运自然,一点不着相,不着相则妄心自伏。
“饥来则食,困宋则眠”,放下吃饭时的百般思索,放下睡觉时的千般算计,则日日是好日,山河大地无处不是禅。
2.禅离不开实际生活
世尊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间,说法于鹿野苑,涅槃双林,均以人类为主要对象,所说佛法也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宗旨。佛陀常赞“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自从人间有了佛陀的教法,佛教就属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离开了现实生活,佛教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土壤。禅属于佛教文化的重要部分,那么也不能超越现实生活而得解脱,关键在“解和行”,
“行”也就是落实到具体生活, “解”是安顿身心过程当中不可少的一个阶段,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否则就无法得到佛法的受用,生命也就永远无法安顿。
所以祖师大德得出这样的结论“贵行解不贵知解”,禅宗不重视拜佛,亦不重看经。德山宣鉴说“十二分教是鬼神薄,是拭疮疣纸”,夹山善会说“大藏教是老僧坐具,祖师玄旨是破草鞋,不着更好”。因为见性是一种神秘的境界,必须亲自体验,神秘境界不在经典文字里,经典文字至多不过是神秘境界的摹拟,不是神秘境界的本身。譬如游灵山,佛祖都是游过灵山的,他们的经典好比灵山游记,无论游记写得如何真实,总不是灵山的真面目。赵州禅师有一首偈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至日末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所以禅宗教人不看游记,只教人亲自去灵山,也就是从实际生活中磨练自己、完善自己,修三学、断三毒、净三业、出三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人间开拓一片自由的空间。
3.生活禅对个人修行的启示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不朽的主旋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使自己的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的渴望和冲动。人格的完善不仅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有关,更是走完漫长而曲折人生路途的内在保证,.在个人修养方面,禅的睿智同样给我们许多现代的启示。
从内容上说,禅与我们现代生活已有了一定距离。但本质上看,禅所追求的对生命的开拓与超越,又是与个人修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在于发掘生命的价值与底蕴,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因此禅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示着我们。
3.1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应建立在个体对自我自信的基础上
禅者的“见性”功夫,本质上属于人性修养的范围,但禅有不同于佛家诸宗之处,这就是禅从不把自我超脱的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更不求助于任何外在的权威,而是立足于自我的生命事实。禅宗纲领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用浅显的话来说是强调我与佛的不二原则,获得生命自由的根基是了解自我,确立自我的权威意识。宋代赵州和尚有一则精彩的偈语: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所谓的佛性,所谓的大智慧,就在人类自身生命的根源处,不必在晨钟暮鼓中身似槁木地苦修,也不必在烟雾缭绕的佛像前默默地祈祷,只要将封闭的心灵打开,就可顿见本性,成就圆满无碍的人格。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自信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人生中常常遇到困难与挫折,自信便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支撑着我们超过重重艰难险阻,使我们能在命运奋斗的旅途中不断完善自我,现代人提出“超越自我”,其实首先应该着手的是确立自己的生命根基。
3.2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在每一天去发掘生命的意蕴
见性成佛是每个禅者所追求的目标,但他们从不好高鹜远,也不谈玄论虚,只在生命赋予的每一天、每一境去领略生命的奥秘与意义。平常心即是道,不必刻意追求生死轮回的超脱,更不必超升西天净土而穷首皓经,只要能直下承当生命的事实,
“担水劈柴,无非妙道;举手投足,皆是道场”,生命中的一言一行、一景一色皆有发人深省之处,都向人们展开进入禅悟境界的大门。禅师们常说“注意自家脚跟下一段大事”,意即在提示僧徒要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沩山和尚问弟子香严:
“父母未生之前的自己面目是什么?”香严无从作答,乞师赐教。沩山没有回答他,只是告诉他:
“我所说的一切都是由我悟的,都不是你的东西”。香严烦恼之极,对现世明心悟道感到很沮丧,于是去南阳守慧忠国师的墓,以求积德养性。有一天在山中割草,捡起一颗石子向外扔去,正巧碰在竹竿上,“泠泠”的回响,令他忽然之间开悟。
芸芸众生,拥有远大的理想,而又整天怨天忧人者不乏其人,他们一味羡慕别人的成功,不断为自己描绘一幅幅宏伟蓝图,而从未想到自己的立身之处只是空中楼阁,无根无底。其实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是一段过程。正是在乎凡的泪与笑、苦与乐、追求与苦闷、奋斗与彷徨的交织中,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生活中的每一道坎,每一次挫折,无不是对生命的考验;平凡中的每一件事,每一种情境,无不能唤起我们美好善良的天性。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天吧,正如云门大师说的那样“日日是好日”,每时每刻不可虚度,任何境遇中都应保持平常心,只有这样理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3.3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才得以彰显
只有将自我的生命溶入他人的生命中,将小我扩充为利己利他的大我,才是真正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这是禅向我们启示的另一个真理。从禅的角度看,达到了开悟的境界是可喜可贺的,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受到境的束缚,便是摧了禅、毁了悟,.只算达到禅界的半路,禅界好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带着觉悟的心到广大的世间普度众生,成为世人的帮手与力量,这种禅才是“活人禅”。保福和尚与师兄长庆在深山散步,保福用手指着远方:
“这里是妙峰顶”,长庆和尚听了以后,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妙峰顶好是好,只是还不完美”。妙峰顶是善财童子初访德云比丘时隐居的山,代指平等一如、真空无相的悟境,到了妙峰顶好是好,可是仅仅到此为止,便是“死人禅”。真空无相即真空妙用,得道之人必须普度众生,才能显示大乘慈悲胸怀,佛的真谛。净慧法师在这一方面孜孜不倦,他组织“生活禅夏令营”,以生活禅为主题,让广大在家信众体验丛林生活,亲近三宝,坚定正信,极具现代意义。法师常常开示生活禅与禅生活,就是要把染污的三业转为清净的三业,此转化的过程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对身语意的转化。修行就是彻底改变我们愚昧的生活,所以一切生活无不是禅,也无不是生活禅。
结语
修习生活禅,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生活,将佛法圆融于世界,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人类是群体性的存在,并非只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生存,彼此合作才能形成这个世界,所以都应该多一份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担负起应有的义务。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珍惜一切与自己有缘的人,用心去感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么极乐世界并不在遥远的他方。
(班级:3届2班指导法师:明空法师)
参考资料:
《中国佛教与生活禅》
《禅宗与禅学热》
《禅学论文集》
《御选语录》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
《金刚经》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