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辜负人好(常静)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8

莫辜负人好

常静

  玄沙师备禅师是唐代法眼宗著名高僧。禅师俗姓谢,福州人。幼年时喜好垂钓,经常泛小舟于南台江,与钓鱼者嬉戏。唐代咸通初年,禅师年三十岁,萌生出尘志向,乃放弃垂钓之业,投芙蓉训禅师出家,往豫章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布纳芒鞋,常终日宴坐。经常与雪峰禅师谈论禅机,深有所悟。玄沙师备禅师在自身习禅修道之余,常以禅语接引学徒,在他门下求法的学子络绎不绝。

  玄沙师备禅师一次上堂,针对一些弟子接受信徒供养,不能用功修道,耗费信施的过患,作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他说:

  “仁者,莫把瞌睡见解便当却去,未解盖覆得毛头许。汝还知么?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且汝未是得安乐底人,只大作群队干他人世,这边那边飞走,野鹿相似,但求衣食。若恁么争行他王道?知么?国王大臣不拘执汝,父母放汝出家,十方施主供汝衣食,土地龙神荷(呵)护汝,也须具惭愧知恩始得。莫孤(辜)负人好!长连床上排行着地销将去,道是安乐未在,皆是粥饭将养得汝,烂冬瓜相似变将去,土里埋将去。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沙门因甚么到恁么地?只如大地上蠢蠢者,我唤作地狱劫住。如今若不了,明朝后日入驴胎马肚里,牵犁拽耙,御铁负鞍,碓捣磨磨,水火里烧煮去,大不容易受,大须恐惧。好是汝自累。知么?若是了去,直下永劫,不曾教汝有这个消息。若不了此,烦恼恶业因缘,不是一劫两劫得休,直与汝金刚齐寿。知么?”

  在这段法语中,玄沙师备禅师训斥那些每天贪睡的弟子,要生起惭愧心和忏悔心。应当了知三界犹如火宅,充满了痛苦和不安。他要求弟子要认识到娑婆世界的痛苦,不能仅仅贪图眼前的享受和衣食的供养。禅师告诉弟子要珍惜出家修道的殊胜因缘,莫辜负父母、施主等人对自己的期望。禅师认为,一个人能够出家也是多种殊胜因缘的聚合。首先,不会有官府中的各种事务牵缠着你;其次,父母能够放手让你出家;再者,十方施主供养你的衣食之需,使你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这诸种因缘,都是值得一个出家人好好地感恩。

  禅师告诫那些不知用功的人,

  “莫辜负人好”。对那些不思修道,贪图安逸享乐的弟子,禅师更作了严厉的批评。禅师认为许多学徒只知道在长连床上贪睡,还嫌不够安乐,信徒供养衣食将他们养得像个烂冬瓜似的,将来无常现前,还要被埋在土里。虽然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生,但所造作的恶业不会消亡,地狱的主人会找他们算帐。这些人将来不仅要做牛变马偿还信徒的供养,而且还要遭受地狱之中牵犁拽耙,御铁负鞍,碓捣磨磨等各种痛苦。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玄沙师备禅师苦口婆心地告诉弟子们“莫辜负人好。”

  其实,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被身边的人寄予了各种不同的期望。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学时成绩优异,考取’—个好的学校,以光宗耀祖;孩子工作后,父母又希望他们能够事业有成,不断干出骄人的业绩;待到孩子成家立业之后,父母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孝敬父母、家庭和睦。而为人子女的,则希望在自己年幼时能够得到父母充分的呵护,让他们感受到童年的欢乐:上学时则希望父母能理解他们学习的不易,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在他们工作之后,则希望父母体谅他们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不要因没经常探望父母而指责他们。总之不管是哪一个人,也不管你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你都将承载着他人对你的期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期望下生活,为了让别人不为我们感到失望,我们就应当“莫辜负人好”。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和团体同样也是这样。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L带着国家和民族的厚望,在奥运赛场上不畏强手,沉着应战,顽强拼搏,勇夺桂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他们走上赛场前都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他们都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绝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正是抱着不辜负人好的信念,他们在赛场上心无旁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竞技水平得到超常发挥,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记录,赢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竞技水平的双丰收。

  在这些奥运健儿中,有许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奥运会开幕前,国家领导人曾到各训练场馆看望正在辛勤备战的体育健儿们,代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给他们鼓劲加油。

  能够不辜负人的期望固然好,但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人所愿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我们不能对这些辜负人好的事情无端指责,而应该对此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常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世间不可能事事都完美无缺,如果没有一点失意的事情发生,这个世界就太平淡无奇了。

  总之,在我们的人生中,每个人都应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己所能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同时也不要为自己留有遗憾。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足常乐(东篱下)
下一篇:灭却心头火自凉(陈荃)
 烦恼即菩提(尚国衡)
 菩提心为入大乘的不二法门(演培)
 认识佛学(郑石岩)
 心灵的净化(释显如)
 龙王和他的女儿(达摩难陀)
 广钦老和尚--打佛七不是“打佛吃(宗昂法师)
 如何对待杂念(陈音如)
 “平常”的道理(石心桥)
 无常(贤一)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李卫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祖故事 64、中华出版增广本,圆净选编嘉言录[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生命的真义[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百喻经 81 为熊所啮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神光法师 赤足追祖 Barefoot, Dharma Master Shen Guang Races..[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四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九不看病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36.制怒[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中阿含经》卷24[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