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怎样做一名寒山书院学僧(妙航)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6

我怎样做一名寒山书院学僧

妙航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难忘的2008年已随风而去,我们已经翻开了2009的新篇章。来到寒山书院修学己一学期了,对于“如何做一名寒山书院的学僧”这一问题在我刚来此学习时就略已简单地用心回答了。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在我心里已经对这个问题又有了重新规划。

  (一)定位自己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种种复杂因素无时不在影响我们这代青少年的身心。我们平日的时间在究竟用宋做什么?经过调查,有百分之三十的在校学生在上网游戏,百分之二十的中老年人在打牌赌博,乃至还不止这个数据。多么可怕啊!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很少有信仰,没有办法给自己好好定位。

  而现在,我们出家人是多么幸运,因为我们有了信仰。而我们更要好好给自己定位,想想我们当初为何出家。我还深深记得《栖霞寺》这部电影,栖霞寺当家寂然法师的一句话还深深记在我的心里,

  “寂然我等皈依了佛门,就要诚心释教,不可再生欲念”,是的,身为佛子的我们都有同一个目的:了生脱死,断除烦恼。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依照佛的遗教行事,持戒谨严,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出家僧人,是佛法僧三宝中的僧宝,我们的行为和形象时时刻刻都映现在世人的眼里。太虚大师曾说过“既为佛子,当行佛事”,因此我们要好好认清自己,定位自己,不要给我们伟大的佛陀抹黑,真正做到人天师表。

  (二)学修并重

  身为出家人道心是有了,但光有道心有什么用,我们还要注重学习和修行,简而为之就是要学修并进。

  在世人眼中我们出家人的学问很了不起。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之所为,非王侯将相之所能及。但现在看看社会上有些小和尚的知识真的少得可怜,就更别谈修行了。因此我们要学习佛法知识,其更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不通内学(佛法三学),荒废闻思,于己或盲修瞎练,或落于暗证起增上慢:于人开口漏逗,不涉典章。时间一长,信心疲劳,道心难保。世法不通,尽管对于自己修习暂无大妨害,但却不能随机施化为人。由此可知学修的重要性。我们要用佛法来充实自己,再与世法融会贯通。让众人真正佩服我们,相信我们,皈依我们。

  (三)弘法利生

  我们伟大的佛陀创立我教的目的就是引导芸芸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而且佛法都是源于世间的,所以我们要服务于世间,这就是弘法利生。

  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要担当起如来家业,令未信者信,令信者增长,使佛法传遍整个世界,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追求所谓的“佛教学术”或“佛教文化”,只为自己求安乐,求解脱,这就违背了僧人的本怀,背离了佛陀化度众生的悲心。我们要将自己所学的,所理解的去引导众生,因为芸芸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被无明执着障蔽了心性。而我们就是要将那些被障蔽的心性重新挖掘出来,远离贪瞠痴慢疑等恶见,勤修戒定慧三学,真正了生脱死,到达极乐的彼岸。

  前面的道路依然坎坷,依然困难重重,但我坚信在寒山书院的两年学习生涯中,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定位好自己,把握好当下,努力学好佛教知识和世间知识,注重学修一体化,用所学的服务社会,服务众生,再难的槛我们也能过得去。加油吧!我愿和我的同参道友们一起努力,做一名成功的寒山书院第四届学僧,做一名有作为的佛门僧人。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珍惜生活(恒顺)
下一篇:包容是一轮明月(姚展雄)
 印光大师的传略
 鬼不能害(肖识剑)
 浅谈“烦恼即菩提”(能教)
 回家,和妈妈一起念佛(续丰)
 学禅随感(袁泽)
 佛与象的前世今生(姚展雄)
 光明与黑暗(释达照)
 天王殿里的弥勒佛(安小悦)
 万物皆有默契
 全面地认识汉传佛教(甘芳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佛学(4)[栏目:量子佛学]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八一)[栏目:杂阿含经]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九、别解二种生死[栏目:韩镜清教授]
 七宝池里的莲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栏目:陈兵教授]
 《坛经》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见(玄畅)[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课 戒杀放生文 明莲池大师作[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十三章 神会与五更转[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栏目:杨曾文教授]
 受持大明咒 疔毒中风愈[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