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握自心(道学)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3

把握自心

道学

  偶尔看到这样的故事: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上次我向他借锯,他就没借给我!今天肯定也不会借给我的——我又何必自讨没趣呢……,待至邻家,就对着正开门的邻居大声喊道:“你的斧头留着自己用吧!”之后便怒气冲冲地转身回自家了。

  此即所谓的“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例证!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曾像那个借斧头的人,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过于认真,过于多心,患得患失——得之则心花怒放或喜不自禁,如疯如狂;失之则满腔愤怒或痛不欲生,如丧考妣。世间之人与世间之事,大多如此。(自心作崇而不知不觉!)

  修行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探索出世正道而出外参学,原本无可厚非,可那一颗求法的心随着愈走愈远的身影,却越来越乱:人云参禅好,便随之去打坐;人云修密好,又会去求灌顶;人说念佛好,就赶快去找念珠……忙来忙去,一事无成。岁月流逝,悔之莫及。

  当然,世上也不乏异常之辈:或是经过大喜大悲之后看破世事、识透人心,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淡然;或是宦海浮沉,戎马一生,又能知止常止,功成身退,归隐田园,自去体会“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安然;还有那种“坐看云起处,满溪流水香”的悠然与“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超然。

  修行的人,如果能通身放下,善用其心,自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则必能获得心灵的安详与宁静!这才是莫大的财富、微妙的禅那、真正的功夫。

  修行的人,之所以洒脱,就是因为明白此理---善识其心,善用其心。那怡然自得的心,如一颗璀璨明珠,虽长陷于淤泥之中,却纤尘不染。这样的心,若把握得住,身心无烦恼!无论是处于幽寂的深山,还是繁华的闹市,皆是清悠闲静的。于山则“孤峰顶上一茅蓬,老僧半间云半间”,于市则“十字街头好参禅”。

  如是可知,心的力量,实在不可思议。“佛门难开,心诚则灵。”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微笑,淡淡的
下一篇:读《济公活佛圣训》有感(陆忠培)
 随业(林清玄)
 经忏佛事的利与弊(常静)
 圆融之难(星云)
 漫谈以动物做譬喻的佛教成语(圆成)
 白居易的佛教信仰(陈荃)
 修行与戒律(钱志鹏)
 汉藏佛学研究之管窥(沈卫荣)
 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济群法师)
 略谈“神通”(延德)
 虚云法师眼中的弘一法师(慈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问答(第三辑)[栏目:如本法师]
 尊者与菩萨渡生方法的比较[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喝茶的规矩 The Rules of the Tea Break[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卷上[栏目:经文]
 印光大师说故事 75、菩萨加被 瘫子病愈[栏目:灵岩故事]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一三)[栏目:杂阿含经]
 第一部 心是主要的因素[栏目:西藏医心术]
 温暖之家 第二章 培育品性善良的孩子[栏目:温暖之家]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九十三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