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与恶(究如)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2

善与恶

究如

  闲来无事,与友人聊。聊着聊着,就聊到“善”与“恶”的话题上来了。友人问我,何谓善?何谓恶?我一时无言以对,不知如何作答。后来,想起了佛教《禅宗语录》里的一例公案,就以此作答。

  明朝有位高僧,谥号中峰国师。他禅定力深,智慧超卓,博通古今,辩才无碍。一日,有几位儒生特意上山拜访,作难国师。

  儒生难曰:“观世间行善积德之人,子孙不兴;作恶造罪之人,反而家门隆盛。按此,佛所说的因果道理便无法实证。请问国师作何解说?”

  国师答曰:“世俗之人,情见未曾洗涤,以致有认善为恶,认恶为善的过咎来。不但不责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却埋怨因果报应无稽。”

  几位儒生不解地又问道:“善恶迥异,怎么会看成是相反的呢?”于是,中峰国师便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说“打人骂人是恶”;或人说“敬人利人是善”……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各执异端,孰是孰非?难以分辨!中峰国师却说:“未必如此”!

  意思是说,你们对善恶的认识还不够透彻,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还未能认识到善恶的本来面目。所以,你们所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

  既如国师所说,那么善恶之别,又作何解说呢?

  中峰国师说:“善恶有真假之分;利人有公私之异。”

  又说:“凡是有益于人的都是善,只利于己的全是恶。有益于人,即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只利于己,那怕是敬人、利人全是恶。利人是公,公即是真;利己是私,私即是假。出自真心利人是真;表面假装行善是假。无所希求而行善利人的是真;有所希求而行善利人是假。到底是真是假?还须自己细心体察。”

  中峰国师的一番对话,说得几个儒生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不欢而散,不辞而别。

  友人听了这个故事后,却点头含笑,若有所悟,欢喜而去。

  我想,凡是听了这个故事的人,应该有所启发,应该明白善恶的真假,公私的利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应时时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意念究竟是公是私?发心到底是真是假?行为真正是善是恶?常使自己心存善念,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损公利私的坏事。争取做一个“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的好公民。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回归自性。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要执着痛苦(妙稹)
下一篇:忏悔净心灵(陆忠培)
 六根清净(满谦法师)
 唐寅诗词中的佛教思想(远尘)
 生活中的『三宝』
 怎么福慧双修呢?(究遵)
 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与和谐美好生活(清净)
 灭苦六度
 释来果禅师与高旻寺(邓来送)
 忏悔从前的坏种子(林清玄)
 除去嗔恨心(王坤)
 清净三业了脱生死(智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的心很乱啊?[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郭耀华谈科学与宗教[栏目:郭耀华博士]
 亥母荟供法会开示摘录[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李四龙)[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谁是中观派的代表人物?其基本教义是什么?[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信心是生命的泉源[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天真延续我们的寿年[栏目:心静自然禅]
 印光大师说故事 39、三宝冥加 遇难呈祥[栏目:灵岩故事]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代国家、朋友及动物受苦(十三)[栏目:阿康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