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详与快乐(心宗)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8

安详与快乐

心宗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普遍认为快乐是存在于外在物质上的,从而引发盲目冲动地去贪恋、去执着追求。不过,追求外在物质所产生的快乐并不可靠。一切外在的物质,都是虚假的世俗法,它们往往欺骗着我们从眼识(以及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乃至到意识间的感官。那些未证悟的人们,会经常跟着外在物质的假相跑,变得迷惑彷徨……

  我们所处的这个花花世界极具诱惑力,而人们的心也是飘摇不定毫无主见,导致心识被外境物质所控制,极不稳定,变化很大。举个例子来说,回忆自己从童年到现在的经历,思想认识的更替变化是如此频繁。过去判断为千真万确的事情,现在很多都成了错误的;过去认为是真理的,而现在有许多变成了谬误;过去认为是谬误的,但现在有许多变成了真理……由于看到如此变化的现像,不禁使人感到,过去和现在的想法的确是不同的,去年和今年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不光如此,昨天和今天的想法,甚至早上与晚上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由此可见,我们已经被心欺骗了多少次呀!诚如佛经中说,“眼耳鼻及舌身意,此等功用非正量,如若感官皆正量,圣者之道有何用?!”

  从无始乃至于今天,外境欺骗了感官,感官欺骗了我们……因此,不牢靠的基础——感官,依虚假世界所产生的身心感受,是非常不可靠的。

  下面我们先从身识:身体的感觉说起。例如,当感到寒冷而难受时,就希望得到热的温暖,稍微享受了一下温暖,就感到舒服。但是,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十分烦热,进而身体就难以忍受了,由此可见,从热的温暖所产生的安乐也不是绝对的。再比如,坐久了会感到烦躁,就想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由此会觉得舒服。然而,走的时间长了,舒服感会消失,又想回去坐坐……所以,依靠外在形式所得来的安乐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假如从热的感觉中得到的舒服是绝对的快乐,那么,即使处在燥热的环境中,也应该感到安乐,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快乐的产生又需要在某种条件:冷气的加入下才能重新获得。从行走中得到舒服感,就必须以长时间久坐为前提条件……否则,安乐怎有可能产生呢?

  如果存在绝对的安乐感,就不应该需要其它条件。因为,其本身自可产生快乐。但是,实际情形不是这样。这种世间的快乐,在龙树菩萨所著的《宝鬘论》和圣天菩萨著的《中观四百颂》中都取名为“改变痛苦形式的快乐”。它意思是讲,某种痛苦仅仅是改变了形式,即成为所谓的快乐,其实,它本身并非是真正的快乐。

  同样,意识的感觉也是十分不可靠的。例如,从感情方面说,有些年轻人遇到了称心如意的朋友,最初时,对方的每个言谈举止都是那么的可爱且百看不厌,仿佛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了她(他)的身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要是没有了对方,就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脸上也失去了笑容。和对方在一起的情意绵绵欢乐幸福,好象用世间所有美妙言辞都无法表达,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但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还需要面临许多考验……一般人的内心世界根本不自在,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无法和谐统一的。事实往往是这样,当炽热的感情稍为冷却,而理智战胜感情时,也许你就会发现对方发生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以前的人怎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此时,一看到对方,就心厌情忿。以前依靠对方所产生的快乐,现在则完全被痛苦所取代。最终事情到底是否如此,只要问一问那些离了婚的人士就明白了……

  的确,我们一般人的心理感受都是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这种变化也是非常迅疾的。所以,凡夫之人不论何时何地,永恒的安详是难以获得的。如此看来,我们的心理感觉并不是可靠不变的,如果真正的快乐存在于外境当中,那么,用游戏和歌舞的欢乐,对于那些因失去儿女而感到痛苦不堪的父母们来讲,也应该使他们心生欢喜。但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的。如果给他们这样做,必然会加剧他们的痛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假使欲令他们快乐,那所必需的首要条件就是先要他们心情开朗,得首先要把心锁打开……由此看出,所有的外在事物,仅仅是生起快乐的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人们因为愚昧的缘故,自以为一切快乐都能从外境获得,这种习气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往往极力追求外在物质的欢乐,这有巨大的危险性。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本不自在,即便获得了少许快乐,也极易被外境所转,而最终成为痛苦。他们追求外在快乐的行为,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内在欢乐尚未得,外在快乐皆苦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物质方面的进步,与精神方面的发展是十分不平衡的,由此造成了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竞争局面与日俱增。为了追逐名利,有人不择手段,争前恐后。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可否认,有的人采用各种的手段,的确获得了些许成功。这些人的富有生活,对于弱小贫穷者来说,都是梦所不及的。有的人对他们羡慕不已,会不由自主地蜂拥而上,迎合奉承……实际上,那些权利与金钱,正如借来之物一样,你仅可以暂时享用,但并不能永远属于你,对于这个道理又有谁能够知晓呢?

  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仍没有满足之时,这是凡夫之人共有的特性。有些已有很高名利地位的人,他们欲望膨胀,对外在物质的贪婪达到了极限,而这种贪欲却永无休止……在此情况之下,若失去了地位,耗散了财富,那些灾难又接踵而至……这时,以前所有的欢乐幸福都变成了记忆中的痕迹,是再也回不来了,除了能增加自己的痛苦之外,是毫无益处的。亲朋好友会远离,而围聚在自己身边的人却是相互讥讽责怪,喋喋不休……此时此刻,这个人内心中熊熊燃烧着悔恨之火,所有希望都变得十分渺茫,最后连活下去的勇气也丧失了。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暂时没有丧失名利地位,但是,他们的心思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考虑着利害得失,一直都被焦虑所困扰,从而在精神上不断地遭受痛苦的折磨,他们不仅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在前进过程中愈加感到惶恐不安。他们的内心总觉得如履薄冰,心惊胆颤。虽然尽可以得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物质享受,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很难再出现真正的安详与恬静。因此,外在物质的快乐并不可靠,它是不健康的快乐。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想,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期间,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是不太现实的,对此我并未加以否定。我想强调的是,要想获得健康的快乐,必须依靠内心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质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对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认识上出错,这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我们以内心为主要目标去追求,由此获得自在的话,那么,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与刺激,也不会产生痛苦,而且,自然而然,就会在人生之路上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又有人会想,追求内心快乐是否妨碍到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认为,这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是有助益的。假若我们的内心没有安详自在,那么,不管外在东西多么美丽漂亮,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假若我们的内心已然悠闲自得,那么,对于外在物质品味,自然会感到快乐。

  我们上面所阐明的情况,是针对一般尚未达到高水平的修行者而言,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完全脱离外在物质的快乐。但是,对于高层次的修行者就不同了,他们是不被外在物质所支配的,完全依靠内心的力量来达到自在洒脱,对于一切都感到纯粹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安乐三昧。在《父母相会经》中说:“有一种禅定名叫安乐三摩地,若获得了此种三摩地的大菩萨,他们所感受到的万法皆是快乐的。”这句话在一般人看来,肯定会有些神秘色彩,但是,我们却不应该排除其中真理的存在。有人会觉得这个道理太过于理想化,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认为,美好的理想不能代替现实的快乐,现实的快乐也不一定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只有失望。所以,过于的乐观与过于的悲观都是错误的。对于我们一般人,要想获得佛与菩萨所具有的快乐,也许还要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内心的快乐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承受,而不应该是消极地遗弃。

  内心的安详与自在,是真正宗教徒的生活。所有依靠外在欲求的快乐,都是不堪与之相比的。心里的欢乐和外在的欢乐二者的区别用一句比喻来说就是,通过外在的欲求所得到的欢乐,就如同搔痒而出现的欢乐一样,从内心中获得的欢乐,就如同摆脱瘙痒(皮肤病)之苦的欢乐一样。搔痒从开始到把患处抓伤,尽管觉得很舒服,可是越抓越难受。与此同理,依赖对世间的欲求所得到的快乐,从开始享受到结束,自以为是快乐,但是实质上并未超越坏苦的范畴。越是享用它,痛苦的感觉就会越大。反过来讲,摆脱了瘙痒之苦的欢乐,虽然没有瞬间短暂的变化所产生的快感,但是它的本质却是真正的快乐,无论怎样去享受它,都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样,内心的安乐,虽然不是世俗人有染污的零星所现的快乐,然而,它的性质是一种本质的欢乐。无论怎样享用它,都没有丝毫的变化。这就是它的特点。

  针对这些情况,龙树菩萨阐述道:“搔痒所出之快乐,摆脱瘙痒更快乐。享受欲求之快乐,摆脱欲求更快乐。”对于世间欲求的快乐(外在的快乐)和内在的安乐两者之间的差异,无著菩萨进一步讲道:“享用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法的生活,那些只靠吃喝、女人和歌舞等所得到的欢乐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为什么呢?依靠吃喝玩乐等得到的欢乐:是不能遍及全身;这种快乐是依靠外界某种条件产生的,因此,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具有很大局限性;这种快乐在享受中被享受所结束;这种快乐是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基础。反之,享用佛法生活所得到的快乐:是遍及全身;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的;这种快乐在享受中恒久不被享受所结束;它不会产生任何烦恼和痛苦。”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种快乐的确是有很大区别的。

  获得内心真正安乐的人们,无论怎样做,对他们来说都是欢乐的。即便他们缺吃少穿,没有可亲可爱的亲友,也许甚至饱受饥渴与寒风刺骨的折磨,但他们内心仍然是喜洋洋乐融融的。此时,是真正达到了“乐中最殊胜,内心即安详”的境界。

  内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不会受其挟制和役使,无论是什么样的痛苦和伤害,都无所畏惧。在这种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内心永远是安乐的。他们实现了永久的理想,而对于世间任何快乐都无所羡慕,从而,达到了最高境界。

  欲想心情舒畅者,即可修习“心情愉快法”:双目专注于虚空,无执无着自放松,心胸廓然无边际,于此之中坦然住。

  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

  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

  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

  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

  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

  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

  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了悟自性光明大圆满!

  人生之路安乐得解脱!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茶与禅(赵红彩)
下一篇:云在青天水在瓶(肖瑶)
 亦僧 亦诗 亦菩萨——记唐代著名高僧寒山(智海)
 法鼓全集导读---课后报告(颜美惠)
 也谈素食(郑颂英)
 拾取自家宝藏
 投子义青(心印)
 禅修开智的唯识心理(黄祖相)
 增强出离心 坚固信愿行(念西)
 顺其自然即是“修德”
 浅谈生活禅(耀觉)
 面对现世世界的思考(惟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 卷二十五[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辨中边论颂讲记(七)[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不停处停,念处无念[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佛教禅修: 如何与为何[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栏目:大安法师]
 缘起与实相(下)[栏目:吕澄居士]
 相应227经 外处无我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小孩买油[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七日禅开示之一[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