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陆忠培)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26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陆忠培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这两句话听似平淡,其实则是大智大哲的佛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讲的就是因果关系,你种下去的瓜种和豆种是因,所结出的瓜和豆就是果。这就是比喻你行善、作恶是因,所得的善报和恶报就是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整个佛法理论体系,都是以因果为基础。世界上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谈因果。这就充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你作什么因,必然受什么果,因果报应则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可是人们由于缺乏般若智慧,对因果总是不能正确认识,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所以对人生中的因果现象执着迷离,甚至怨天尤人。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听到或看到好人遭厄,坏人得意;好人夭折,坏人获寿;好人贫困,坏人富贵等现象,总是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这时,有的人就认为,好人常吃亏,好人做不得;有人认为,“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穷富寿夭都是命运之神主宰其间的;有的人怨自己投胎不准,没有投个富有的爸爸、妈妈;甚至遇到烦恼时,怨天怨地。更多的人盼望好果而忽视善因,只希望自己有财运、有官运、有美好的家庭,有健康的身体等好果,可就不重在修善因上下功夫。他不知道财运、官运、美好家庭、健康的身体从何而得,各种烦恼又从何而生,说穿了,还是对人生因果定律扑朔迷离。

  如何正确地把握人生,正确认识人们在生活中的因果现象,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佛家因果人生观才能说明问题,佛教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在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说你如果种下去的是瓜,绝对不会收到豆;你种下去的是豆,那就决不会收到瓜。《杂阿含经》说:“你所播下的种子,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做善的人收到善的,做恶的人收到恶的;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你便尝道什么果子。”《楞严经》第八卷就这样说过:“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因果报应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于善与恶,一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统统都报;二是业报轮回,三世因果,今世穷通贵贱,由前世所种的善因恶因决定的,今世所种的善因恶因,又影响来世的穷通富贵。请你记住这首偈: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生作者是。

  《瑜伽师地论》第30卷曾经这样说过:“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说明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所谓“一念之差,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所种下去的因,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过来,如果不去造作一定的因,那么也就无所谓相应的结果了。

  何谓因果呢?因是因缘,果是果报。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的重要理论。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就象种的瓜、豆需要土壤、阳光、空气、雨水一样,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十分重要。

  果报的果,可以分成现果、来果、后果三种。在现生成熟招果的,叫现果;在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果报先后,其原因有两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瓜的种子和桃的种子同时种下,瓜籽当年就可以结成瓜果,而桃核出生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力量的强弱,如土壤不良、阳光不足、空气缺乏、水分不均,那么种下的瓜和桃的成熟自然就要延迟。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怀疑因果的可靠性和必然性。有的人说,摸彩票,一下子就中了大奖,这与因果有什么关系,还是纯属偶然?按照因缘果报定理,绝对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中奖人命中就有这份福报,所以才会中奖,如果命中没有这份福报,那是不可能中奖的。摸彩中奖,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也就是说,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佛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因果的支配下而发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偶然的。还有的人认为,因果倘是可靠,何以眼见世界许多作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到苦报?而那些作恶的人,反而晨夕享受,过着富裕的生活?历史上岳飞被秦桧所害就是个例子。要说清众多问题和道理,只能用三世因果的眼光看,就是很简单的了,即好人今受苦报,是因为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作好事,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作恶反得好报,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他前生种的善因已经成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业,因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他的苦报不管怎样都逃不了的。“因果到头总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句话我们去深思吧。

  因果定律还有两个特点。

  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作因,如作了,不论是好还是恶,种了永留识中。我们人有八种识,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当一个人行善作恶后,第七识就把你作的善恶分别送入第八识,第八识就好象一个“仓库”,善缘恶缘成熟一个报应一个,一个也不会漏。所以说,你如作了坏事,你能瞒天瞒地,但就瞒不过自己的第八识,善业恶业不会毁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

  二是善恶不相抵消,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再作点好事就想把已作的罪抵消掉,不过多作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转受”,这是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办法。人生在世,多作善事还是极为重要的。

  明白了因果道理,就会知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去羡慕他人,自己的命运完全要靠自己来改造。我们还要懂得人生是无常的,今天贪得无厌,也可能明天就轮为囚犯,今天的横财富翁,明天也可能成为乞丐…….世间的许多荣耀都如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反之,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终有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明白因果的道理、无常的道理,就会懂得如何设计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人生。总结一句话,人生不会脱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道。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你快乐吗(王伟)
下一篇:读明旸法师《佛法概要》有感——兼怀明旸法师生西两周年纪念(俞朝卿)
 手心朝上(组诗)
 世味淡 道味甘(程媛)
 悼念恩师惟贤老和尚(正澄)
 如何减少压力(圣严法师)
 普劝戒杀放生(莲池大师)
 我在哪里?(梦参老和尚开示)
 净与秽之分别
 佛弟子应如何对待疾病(覃江)
 小河里的流水
 如何回向效果好?(济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闻思修行 深入经藏[栏目:索达吉堪布]
 人的光明和黑暗[栏目:仁焕法师]
 论古代敦煌环保意识基础及其与现代大西北可持续发展之关系[栏目:佛教与环保]
 131.定上座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附录四:遥呼上师‧速引三身无别上师加持之悲歌[栏目:掌中解脱]
 如何学习,才能提高成绩?[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往生有分 第二集 修道须开般若慧[栏目:妙莲法师]
 影尘回忆录 下册[栏目:倓虚法师]
 退步原来是向前[栏目:包容的智慧]
 慈爱的礼物[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