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根清净和六根互用(润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3

六根清净和六根互用

润慈

  佛教著名的《心经》说到这么一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里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佛教把六尘称为六贼,因为六尘常趁无明黑暗劫掠众生中的善法,故称为贼。六尘依六根为媒介,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等,六根犹如恶奴,引贼入室,自劫家宝。为了防止六贼劫掠家宝,就必须守护六根,使其面对六尘时勿生贪欲: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得到了解脱,便是自由、清净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使六根对境时,不生攀援追逐的意识,只要剔除眼耳见闻的粘着性,纵然声色纷纭,也丝毫影响不了心性的澄明,所以“眼耳若通随处足,水声山色自悠悠。”只要六根不为境转,就能显发妙用,所谓“六根门头昼夜放大光明,照破山河大地。”

  这也是一种对诸法空相的认识,一般人没有修证是无法体验的。洞山禅师小的时候诵读《心经》,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地方,忽然以手扪面,问师父说:“我脸上明明有眼耳鼻舌,身体也好端端地坐在这儿,思想意识也有,为什么经文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师父不能回答,于是指示他参谒禅宗大德,终于究明本心。云门大师指出,只要对境无心,即可剔除六根对六尘的粘着性,从而六根清净,六尘不染,这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

  体证诸法空相,先要获得内空(六根空)、外空(六尘空),然后根尘相对,应物无心,达到这种甚深微妙的禅境,才能谈得上六根清净。所以慧觉禅师说:“内空故‘无眼耳鼻舌身意’,外空故无‘色声香味触法’”。

  有了清净自由的六根,彼此就可以互用而不分界限了。六根互用即六根互显,它是佛菩萨之六根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当六根离染污得清净的时候,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它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楞严经》卷四说到:“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侨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这是因为圣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已离染污得清净,故一一根有互具他根的作用。

  《法华经》和《涅槃经》中都说到,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观世音菩萨就具有六根互显的神力。世间种种音声相,一般人只能用耳朵去听,而不能用眼睛去看,观音菩萨却能够用眼看。观音菩萨在用慧眼观照时,由于他对所有境界都毫不粘滞,心地虚明洞彻,如同十方虚空,故能神力无边,眼可作耳用,耳可作鼻用,鼻可作舌用,舌可作身用。总之,菩萨的六根妙用无穷,当之无愧“观自在”的称号。

  六根互用并不是神乎其神的神话,六根的器官代偿功能,残疾人也有,他们可以“以手代目”,“以鼻代目”等等,听觉、嗅觉、触觉是盲人重要的近距离感觉,也相当人的六根互用。而且,六根中的意根也不是专指大脑,据记载,自1910年以来,有医疗档案记载的无脑人已发现了300多个。非但无大脑,而且无小脑。这种无脑人的头颅与常人无异,都有正常的思维能力,有些还有发明创造。当代科学家发现肠脏也有思维功能,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还能发现指甲、头发也有思维功能。所以意根究竟长在什么地方不是靠人的器官来判定的。按照佛学“六根互用”的理论,人体器官、细胞、包括人体之外的“场”,无一不具思维功能。当然,这只是类比推理判断而已,佛法的妙处只有当我们修证以后才能彻底了知。

  六根互用是菩萨的境界,凡夫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是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众生就是在眼色耳声,根尘一一相对的时候,眼随色转,耳逐声流,因此颠倒迷己逐物,难以进入绝对的空性中,体验六根的妙境。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常念师恩 知恩报恩——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演海)
下一篇:略说净土法门之殊胜——就最直捷、圆顿、简易、稳当说(隆如)
 父亲·僧人(释子甲)
 虔施多福(守成)
 与东华寺的缘份(释明意)
 杜甫与佛教(许美中)
 临济说法及其在思想史上意义(柳田圣山)
 心性解答(李炳南)
 工作与学佛
 《阿弥陀经》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王小明)
 “成功学”背后的社会焦虑(鹿翩翩)
 东方精神(川端康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第一品:大手印受教传承[栏目:密宗大成就者奇传]
 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十[栏目:妙量法师]
 The New Idea We Ought To Have[栏目: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十四[栏目:本源法师]
 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栏目:星云法师]
 佛法的真义[栏目:仁焕法师]
 《唐思鹏著作集》序[栏目:唐思鹏居士]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G 1170经:本经叙述何为“律仪”以及何为“不律仪”之法。[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