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舍利崇拜,崇拜的是什么?
 
{返回 魏德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1

舍利崇拜,崇拜的是什么?

魏德东

2010年6月20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听到我国的一位着名佛教学者对当代中国佛教诸多问题,如临终关怀、往生、放生、佛寺功能、人间佛教、禅宗修行、佛教信仰市场等直言不讳,作狮子吼,其中,老先生有关舍利崇拜的论述尤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土佛舍利,一些地方政府、媒体和大众也很喜欢借机炒作,附会为盛世的象征。最近最为热闹的,是南京开棺佛顶骨舍利,由中央电视台直播。老先生首先从舍利的本意出发,指出“佛塔里面出现佛舍利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佛塔,梵文音译为窣堵波,用于安置和供养舍利、经文及各种法物。所谓舍利,是佛教独有的一种宗教物品,本意指佛或者佛教僧人火化后的遗骸。这些遗骸有的呈现出光滑的晶体状,甚为稀有,因而为佛教徒所赞叹,乃至崇拜,于是建塔供养。舍利崇拜,很可能为佛教所独有,在其他宗教中似乎没有听说过有类似的崇拜。最早的舍利产生于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佛典记载,佛陀火化后产生诸多舍利,由当地8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供奉,佛教建塔的传统由此流传下来。老先生指出,在我国古代,要建寺,必建塔,塔在寺院里象征着佛宝,里面所藏的有的是佛真身舍利,有的是法身舍利,也就是经书。我国很多佛塔都历经了上千年的侵蚀,现在进行修缮时从中发现佛舍利,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足为奇。

从佛教的视角看,舍利崇拜,实质上是对佛陀的敬仰与怀念。佛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佛教徒基于对佛陀的怀念,将佛陀的遗骸珍藏起来,具有亲近佛陀、佛陀在身边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遗骸逐渐被佛教徒视为圣物,成为供养和崇拜的对象。老先生指出,如果有崇拜,也应该是对佛的智慧和慈悲精神的敬仰,而不应当仅仅是对佛的象征物--佛舍利的崇拜。

自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现佛指舍利开始,很多地方都喜欢将佛舍利取出供大众瞻仰。对此,老先生认为,礼敬佛塔是最好的信仰表达,礼塔即是礼佛。我们要想真正地恭敬对待佛舍利,就应该把佛舍利安放在塔里,然后怀着恭敬之心礼塔、绕塔,而不是把佛的遗骨拿出来随便展览、礼拜。从历史上看,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在唐代是每30年拿出来瞻仰一次,结果是拿出来一次国运衰败一次,最终佛舍利被埋到法门寺地宫,不再往外拿了。

这位老先生的观点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发掘专家组成员汪海波先生不谋而合。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汪先生明确地说:“我个人是不赞同开启金棺,让佛顶骨舍利暴露出来的。作为佛教信仰和精神寄托的佛顶骨舍利,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一下人们的好奇心,让地方政府搭台炒作,提高城市人气,那么宗教界和学术界都会有反对的声音。”

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看,将佛教徒信仰的圣物拿到公共空间宣扬,不仅可能亵渎佛教徒的情感,还可能遭到非佛教徒的讥嫌。而某些公共媒体和大众对佛舍利的膜拜,则不仅体现了社会人心的浮躁与浅薄,也扭曲、违背了佛教的精神,无论于社会还是佛教,都不足取也。

谈到舍利崇拜,笔者不由得想起多年前与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的一段对话。2002年2月,法门寺佛指舍利被送到台湾瞻仰,笔者当时正在位于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学院兼课,看着报纸上大幅的宣传报道,笔者下意识地感觉不太舒服,就信口向传印长老请教:“佛指舍利掉到海里怎么办?”“掉到海里?因缘要他掉到海里,他就会在海里。”传老温和的声音不紧不慢地传来,电光石火间,笔者的脑海里浮现出“开悟”二字。这么多年过去了,传老的声音仍不时地回响在笔者的耳边。(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返回 魏德东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科学家到底如何看待宗教?
下一篇: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们--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博士、博士后选择出家?
 谈谈“佛教团契”
 弹着吉他讲经的洋和尚
 舍利崇拜,崇拜的是什么?
 刍论中国佛教的公益事业
 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雾霾源自心霾 善行创造净土
 从北大清华出家的和尚们--为什么北大清华的博士、博士后选择出家?..
 人本与理性
 佛度有钱人?
 佛教的婚姻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King Suddhodana desires to see the Buddha[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三、生起菩提心(一)因果七支法[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不可求神通及现身成佛[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保持悲心可以消业障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关于皈依、戒律、信心[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念诵大悲咒的感应—治癒身上异物[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究竟实相[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第一篇 理论 1.3.1.4.1适合不同人的念处所缘[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念佛方法 一念一接受[栏目:仁焕法师]
 七千美金买活佛的两小时[栏目:上师讲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