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中的佛教 后记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7

生活中的佛教

后记

在《前言》中,我已谈及因为我信佛的关系,“故常有朋友和我谈起佛教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们大都认为佛教创立在2500年前,当今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现在还信这古老的宗教,好像太落后于社会,有的甚至还把信佛与迷信、落后、不科学等同起来。”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则很难说清佛教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更不用说对佛学的弘扬了。

为此,几十年来我一直在这方面努力。早从1982年筹组“临海佛教研究组”(即后来的“临海市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开始,我就为佛教与现实社会相协调,现代的佛教徒应怎样学佛等方面而作努力。当时非但把“研究佛教文化,萃取适时菁佛,服务人类社会,圆满无上菩提”作为研究组的宗旨,更于1986年2月举力“新时期的佛教”学术研讨会。在当时除学术界之外,在教内还没有举办研讨会的,这些在《法音》上也作过报道。我到普陀山,在助编《山志》结束后,又受妙老的指示,筹办“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并到所里工作,虽然我研究的重点是净土,但我把“建设人间极乐”来“庄严西方净土”,作为佛学净土的资粮来做,读者们看了本书之后,一定会有所体会。为了回答朋友们给我提出的问题,我特在近年所写的论稿中,选编二十余篇编成此书,开始名为《与时俱进的佛教》,后改名曰《生活中的佛教》这样可能更切合实际些。

书成后,普陀山全山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戒忍大和尚认为此书很适合时代,出版此书对弘扬佛法大有好处,即题写了“与时俱进的佛教”等催学佛同人上进的墨宝。普陀山佛协副会长净旻法师,在阅读书稿之后,给作者以鼓励,并希望此书能早日出版。普陀山佛协咨议委员会主席道生法师,很乐意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上海闻妙老居士为本书题词。杭州师院黄公元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宗教文化出版社陈红星、戴晨京、张越宏等老师在审阅书稿、筹备出书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笔者特在此对以上几位法师、老师表示深切感谢!

林克智丙戌年观音成道日于普陀山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祥和洒脱之路 序
下一篇:生活中的佛教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祥和洒脱之路 基础篇
 生活中的佛教 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生活中的佛教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
 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祥和洒脱之路 名胜篇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
 正在被人们认识的佛教素食
 生活中的佛教 道济禅师与其独特的语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果的真相 第三章(四)诸佛成道的秘密:从不计较到自我的消融[栏目:因果的真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义证[栏目:周叔迦居士]
 《金刚经》系列开示 51[栏目:常福法师]
 略论藏传佛教的乐舞美学思想(觉嘎)[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八节 精神文化万世流芳——佛教的社会价值[栏目:宽见法师]
 学佛不是尝试,不能轻易放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第二个三年[栏目:妙境法师]
 佛陀的遗教是什么?What were the Buddha’s last instruction t..[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栏目:宽运法师]
 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三)[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