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祥和洒脱之路 碑记篇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0

碑记篇

天宁古刹迁址修复碑记

巾子山位居临城东南,后枕北固,前濒灵江。双峰屹立,两塔差肩。寺观罗列,林幽木美。前人誉为“一郡游观之胜”,良有以也。

斯山之胜,莫过于天宁景区。古天宁禅寺址在西麓,初创于唐开元间。鉴真驻锡,宗泐住持,为台州名刹。寺侧有多宝塔,上有千佛存焉!岁月流逝,寺宇摧朽,僧徒渐离,流芳暂歇,不其惜乎?

今国运亨泰,故而选胜南山,迁修天宁,奈因资金短少其事难成。我寺僧人檀护,广发弘愿共结佛缘,事在必成!所赖者,唯人民政府之关切,诸方大德之至诚,十方三宝垂慈护被,当可复此千年道场,重作娑婆之慈航耳。承蒙善信人士同发菩提大心,成此千秋之举。现大殿重修工程告成,所有功德必超先亡咸生安养,亦庇现眷各获福庆。故立碑石刻乐助者姓名,既用以徵信,又愿施主永叨法益。共祈

国家昌盛,人民安乐,世界和平,*轮常转,法界有情,同圆种智。望垂察焉,是为纪!

临海天宁寺住持妙梵 都监式愿立

邑人林克智撰文 天台齐 鸣书

佛历二五三一年岁次丁卯 吉旦

公元一九八七年七月 日

复建后岭观音阁并新建弥陀院碑记

临海城北后岭嘉应庙,旧有观音堂,复建于清光绪初年(1880),百余年来木朽梁折、圣像荡然、教内善信人等失朝礼所。嘉应主殿原为纪念鲍瑶所建,瑶字润玉,山东济宁人,梁承圣间(552—555)官刑部侍郎,避地至台,精于易卦之学,尝应邑人之请,为祈祷大雨浃旬,卒后立祠于此,祠之对面山上,其墓存焉。庙内为世人求福之所,□身忝佛子之列,理当领众自行化他、广利有情,善信年迈者更当力修念佛三昧,以求生西方乐土为期,□有鉴于此,遂在修整殿宇之次,再发恢复观音阁、新建弥陀院之愿,奈需款十余万之巨,怎能成办?幸蒙护法有应,承临海善信严华、蔡森法、姚庆荣、吴老八、周小妹、陈仁德、毛如堂、凌恩赐、王菊妹、俞招凤、杨桂香、王春芳、马花女、朱阿莲等大力协同集资鸠工,斯得今日梵宇恢宏、金像灿然,特将诸护法善信芳名泐石于后,以垂久远! 并祈

 佛日增辉,*轮常转,国家昌盛、人民安乐、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后岭弘法寺监院释灵舜立石

优婆塞 觉智林克智 撰文

 佛历二五三五年 释迦牟尼佛吉祥日 吉旦

(功德芳名分列左右各碑,略)

后岭弘法寺启建地藏殿碑记

临海后岭弘法寺,为弘正法,正人心,拟建地藏殿,良有以也。地藏菩萨誓愿弘深,大士虽久已证穷法性,而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大慈悲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度脱有情、而常居幽冥救拔地狱极苦众生。良以众生心性本与佛同,由迷昧故,于真常中妄生迷惑。起贪瞋痴,造杀盗淫,以致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生人天时少,堕三途时多,菩萨特垂慈愍多方救济,使其返妄归真,以复其本具之真如佛性而后已。慕敬礼拜地藏菩萨有十大好处:一土地丰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超升,四现在益寿,五所求遂愿,六无水火灾,七虚耗辟除,八杜绝恶梦,九出入神护,十多遇圣因。慕敬、供养、称念洪名得大怙恃,得出五浊,生彼九莲。上求下化以菩萨之心为心,以菩萨之事为事,庶可不孤佛化,不负已灵也已。建殿之议既出,合寺护法皆应。承吴全钗、王跃法、周小妹、陈兴法、严华、姚庆荣、杨秀满及后山广大村民等鼎力赞助、劝募,并承毛连璋先生规划设计、监工督造,使工程质量得以保证。诸施资者各捐净钱,即以财施而成法施,事一举而两得,矣其为功德何能名焉。檀信功德另碑详录,此不备述。普为发起捐资随喜者回向,祈

佛天云护,吉庆骈臻,*轮常转,国泰民安,家门清泰,福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后裔纳伊训之百祥,是为记。

后岭弘法寺管理委员会、主持释灵舜 立石

菩萨戒优婆塞邑人林克智 撰文

佛元二五四三年岁次己卯 观音菩萨诞日 吉旦

龙潭岙延庆桥功德碑

临海西郊龙潭岙村,有古刹名曰延庆,乃梁代古寺。其他依山旁水,风光秀绝。山有飞瀑直泻于潭,潭水清冽,深不可测,传为藏龙之所,故名龙潭。春天山花烂漫,秋日怪石嶙峋,游人络绎於途。怎奈龙潭侧旁溪流经道,雨季水涨,过涧矴步难行,路断径绝。为便村民过往之便兼利游人,有善信王素云者,首倡建桥之议。一唱百和,旋即桥成。此为佛子继传统造福社会之善举,众议以寺名桥,遂为名延庆。为嘉解囊相资与助工者之善,特立碑记其始末云尔。

邑人 林克智撰文

公元一九九五年岁次乙亥年仲秋 吉旦

(乐助芳名列后,略)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祥和洒脱之路 序跋篇
下一篇:祥和洒脱之路 教史篇
 祥和洒脱之路 高贤篇
 生活中的佛教 学佛修行万善同归——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
 通向极乐之路 中国净宗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生活中的佛教 地藏菩萨是我们的榜样
 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祥和洒脱之路 基础篇
 生活中的佛教 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向极乐之路 高德行证 净土宗师 学人楷模
 生活中的佛教 圆瑛大师的“三求”与契时契机
 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满难得(二)[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投身饲虎[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佛在经中用了很多比喻说明了暇满的人身一旦失去就再也得不到,同样佛也曾在经中说过很多人是在辗转轮回的恶..[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三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佛法修学概要 二[栏目:佛法修学概要·净界法师]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初探(卢云峰)[栏目:佛教与环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