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缘起和人生观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8

缘起和人生观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原理。佛教说明了这个人生世界,不论宇宙之大,苍蝇之小,无不是因缘而生,因缘而成;同时亦是因缘而灭。“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是森罗万象,一切诸法逃脱不了的定律。例如眼前的一棵椰树,椰的种子,是它自己主力的因;土地,肥料,阳光,空气,以及人工的培植,是助成它生长的缘。这些因和缘的条件都具备了,就有一棵椰树出现;将来到这些因缘散坏的时候,这棵椰树也就消灭了。
  再就我们人类众生来说吧,人生的智愚美丑,贫富苦乐,种种不同的类型,也都是由于各人自己过去先天的思想行为所造成的业识之力为主因,现世父母结合的后天关系为助缘,遂形成我们这个身体。只有自己这个身体还不够,还要靠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种关系来帮忙,才能助成我们这一生的成就。所以佛教要说,人生世界什么东西都是因缘而起,这缘起的学说,就成了佛教的中心理论。
  世间的人,未明宇宙人生缘起的道理,终以为宇宙人生是由神创造的,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好比盲人摸象,难得真相。有些不信神的人,主张“无因论”,说人生的贫富智愚,世界染净苦乐,都是偶然而成的,没有什么原因不原因,我们只好任其自然,安于苦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这样就好了,不必去理那么多!于是对人生采取放任浪漫的态度,趋于颓废的乐观派。这种人的人生观是不正确的。因世界上不论那一种东西,都是有因而生,并不是偶然的。如椰树必生于椰种,决不会从硬石头上偶然爆出来的,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有些人,不解缘起的道理,又主张“定命论”,以为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可更变,纵使努力,也是徒然的。因此富乐的人,认为自己永远是富乐的。自满现实,不想再求进步,而贫苦的人呢?受了这种定命的思想,也认为自己的贫苦,是永远贫苦的,没有法子可以避免,只有趋于消极悲观的一途,希望自己早点死了了事。其实人生的真相,又岂是如此!据佛法说,现世个人的穷通苦乐,都由于各人自己过去所做的业因而造成的,但由于自己现在行为的努力,亦可以随时转变,并非命中注定不可更改的。例如一株芭蕉,它自己过去的种子好坏,固足以左右它的现状的荣憔,但由于现在人工栽培的殷勤和努力,亦可以使它转弱为强,去憔成荣。因此,佛教虽说因果,而着重在缘起的转变,是富有一种人生的活力,不是死板的注定,造成自己错误的人生观。
  从前佛的弟子舍利弗(Sariputra)没有信佛以前,是印度一个青年著名的宗教师。一天路遇马胜比丘,见到他庄严慈和的样子,肃然起敬,问他的师父是什么人?答说:是释迦牟尼佛。又问他的师父对他说些什么道理?他答自己根钝,只记得一偈:“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根利,一听就悟,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于缘起,于是就和好友目犍连(Maudgalyana),带领了五百个弟子,都皈依了这个真理。

摘自《初机佛学读本》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慧远及其因果报应说(周齐)
下一篇:毋欲达,欲速则不达(宣化)
 丁福保居士(安小悦)
 往生西方比来生得人身容易得多(刘永)
 佛教的九种食与食存五观(安小悦)
 了解生命的真实(达摩难陀)
 僧肇的“住真空”(欧阳镇)
 释迦悲愍的诞生(常惺)
 人间佛教的历史(文珠)
 寺院中佛像如何安放(何云)
 中国最伟大的禅师:马祖道一(素全法师)
 独乐与独醒(林清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戒是伦理道德的总纲[栏目:净慧禅语]
 《定解宝灯论》讲记(四)[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佛陀会生气吗?[栏目:永海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四节 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占察善恶业报经 6[栏目:梦参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心经》的要义[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修炼自心态 完善此人生[栏目:达真堪布]
 111 人生转折[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栏目:成峰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