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默照禅:静坐守寂
 
{返回 华方田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8

默照禅:静坐守寂

华方田

禅僧曾以记颂公案、评唱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全然忘记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身心解脱,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语言的完美。

参禅首先要明确参禅的目的,不能为参禅而参禅。“参禅一段事,其实要脱生死,若脱生死不得,唤什么作禅?”

文字禅虽然为参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随着它的盛行,其流弊也日益凸显。部分禅僧以记颂公案、评唱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全然忘记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身心解脱,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语言的完美。面对这种倾向,两宋之际出现了纠正文字禅流弊的两种新参禅主张:看话禅和默照禅。

“默照禅”是提倡于默然静坐中作内心观照的禅法。默照禅的倡导者是曹洞宗的中兴者弘智正觉(1091—1157)。正觉早年入曹洞宗门下,曾参过注重坐禅、有“枯木法成”之称的香山法成,其师丹霞子淳也时时教导众僧“向枯木堂冷坐去”,这些都对正觉提出“默照禅”、强调静坐修行和观照本心的思想形成了重要影响。正觉认为,参禅首先要明确参禅的目的,不能为参禅而参禅。“参禅一段事,其实要脱生死,若脱生死不得,唤什么作禅?”生死轮回是人生的现实、痛苦的展示。人要参禅就是为了解除痛苦,超越生死,因而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义理辨析、文字考证都无助于解脱,反而会使人沉沦于苦海中,不得解脱。正觉指出:“不要作道理,咬言句,胡棒乱喝,尽是业识流转。”

正确的修禅方法是什么呢?弘智正觉认为静坐守寂的默照禅是唯一的正途。他在《默照铭》中指出:“默照之道,离微之根。” “离微”,《宗镜录》卷九十二解释为:“离微者,万法之体用,离者即体,微者即用。”“离”之体即是法性、真如,“微”之用即是般若智慧。正觉认为通过“默照”的方法,即能体认法性,证得般若智慧。具体而言,默照又分为两层:(一)“默”强调禅定过程中语言文字自然的消解,“默默忘言,昭昭显前。”正觉以一种老庄式的语言指出只有在禅定状态中,才能对治外在的语言文字对人的内心的侵扰,呈现心的空灵状态。正觉的默的方法更接近于传统佛教宗派的禅定方法,而和禅宗南宗“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的泛禅化主张不相一致。(二)“照”是指般若智慧的观照作用。其实质是空灵之心的自我观照,这种观照“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也就是说,般若智慧不直接指向外部对象,不以外部条件为产生的前提,是纯粹的内心观照,是内证的过程。正觉认为默照虽分为二,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作两截,因为“照中失默,便成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默照理圆,莲花梦觉。”

正觉不仅是“默照禅”思想的提出者,也是身体力行者。据说他参禅时正襟危坐,彻夜不眠,“结屋安禅,会学去来,常以千数。”在他主持的天童寺,僧众数千,个个默坐禅床,鸦雀无声,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默照禅在正觉的弘扬下对禅宗界影响很大,并且也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欢迎,特别是成为理学家们借鉴的一种修行方式。曹洞宗也因为正觉提倡默照禅而重新兴盛起来,成为仅次于临济宗的一个禅宗派别。正觉因而被誉为“起曹洞于欲坠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的关键人物。

出自: 《竞争力 》 2010年2期


{返回 华方田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人生
下一篇:阿育王
 说律宗
 关于新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几点思考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
 东晋十六国佛教
 澳门佛教的现状与展望
 五戒与十善
 岭南佛教是澳门佛教的源头活水
 般若与禅定
 无得正观与佛教伦理
 禅与禅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栏目:王骧陆居士]
 每天学会感恩[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佛法与生活(邹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五十六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世间法与佛法[栏目:仁焕法师]
 老人饭后喝葡萄酒等加强血液循环是否犯了酒戒?[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抱病致哀[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走应走的路,做应做的事[栏目: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穿一双“牛皮”鞋[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